【掌藝傳薪】專家:傳統劇曲需要更多「橋梁」

人氣 116

【大紀元2023年07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台灣台北報導)「台灣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也想不通⋯」2018年,紀錄片《紅盒子》的主角、自小跟著父親李天祿演出布袋戲的演師陳錫煌,看著傳統掌中戲從光復初期的興盛到現在淡出廟口、戲院,延請戲班的從酬神的善男信女變成了政府機關,不禁發出感嘆。

近六、七十年來,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成工商社會,而北管戲、歌仔戲、布袋戲、京劇等傳統戲曲,幾乎都成為時代潮流下的犧牲品。

以北管戲(早年稱為「亂彈」,是一種發源於中國,主要以官話唱說的劇種)為例,日治時期全台職業的「亂彈班」達三十團以上,業餘的北管子弟團更高達上千團;但到了1980年代,職業亂彈班只剩下一個。子弟團雖然與民間廟會、喪祭等需要結合,仍然維持相當的數量,但大多數只能演奏器樂曲,而較少學演戲,且後繼乏人。

北管戲曲在日治時期風靡全台,職業及業餘團體高達上千個。圖為2023年5月27,北管軒社「新莊新樂園」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演出。(黃捷瑄/大紀元)

據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系主任簡秀珍對宜蘭的北管子弟團「羅東福蘭社」的研究,在農業社會,神明生日都剛好是農閒,人們的作息可以參與那樣的活動;1970年代台灣從農業社會變成工商社會,很多人去工廠或公司上班,休息的時間變成一週的禮拜天或輪班,就產生了很大的問題,大家都要去工作或到了外地,所以供子弟練習的曲館變得門可羅雀。

北管的主要樂器為武場的鼓、鑼與鈔(鈸)及嗩吶(吹);文場以提絃與吊鬼子領奏。不像古琴、琵琶或西洋樂器可以獨奏,北管的特殊性在於需要多人合奏,因此當子弟無法一起練習,音樂也隨之沉寂。

北管可以說是早期的搖滾樂,節奏強烈,熱鬧非凡。不過現代人可能覺得北管很吵。簡秀珍對《大紀元時報》說,平常一般人比較難聽到好的北管樂,有兩個原因:一、廟會本身是個熱鬧的環境,不是很好的聽音樂場合;二、現在很多「出陣」(遊行表演)講求場面,所以會要求人數,而不要求品質,造成了濫竽充數,聽不到好聲音的問題。

教育西化 切斷傳統臍帶

除了生活型態之外,傳統戲曲與現代人脫節的原因,還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的西式教育與其造成的價值觀影響。

簡秀珍在研究日本時代的兒童戲劇時發現,日本時代實施「新式教育」,即西式教育的時候,學生接觸的大多已經是西方音樂了,當越多人進學校,學生就越少有時間在外面接觸到婚喪喜慶用的音樂,或是參加曲館,除非長輩鼓勵;北管又是合奏,「不僅要老師教,還需要很多人跟你一起玩」。換句話說,學北管的環境漸漸被破壞掉了。

與此同時,教育活動及各種新式的觀念在潛移默化中醞釀,讓人們忽視傳統音樂。

「學校教的東西會被認為是主流。所以當我們從小受西樂教育,很多人會覺得『西樂是比較高尚的』,潛意識裡面已經被種下了這樣的概念。」簡秀珍說,「相反的,對那些在地產生的音樂,我們就會覺得『喔,這太普通』,而不會注意到其實它在我們的社會流傳了這麼久,流傳這麼久一定有原因。」

北管大約是在清代初期,乾隆嘉慶年間經福建、廣東傳至台灣,其用途幾乎都與酬神、拜拜有關,才一直延續下來。「曾經有段時間,人們被教育拜拜是迷信的,初一十五要節約拜拜,各種觀念合在一起,就會讓人覺得『這東西是不好的』。」簡秀珍說。

傳統音樂的理論基礎是零

由於發現民間曲館已無法進行承傳的工作,北藝大傳統音樂學系在1995年成立,希望將部分傳承的機制轉移到學校。這個工作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臺灣傳統音樂的理論在哪裡?

「這不是說技術上從零開始,技術在民間有很深厚的基礎,而是指『理論基礎是零』」,簡秀珍解釋,「傳統藝術之所以會形成,一定有其理論,可是我們還沒有把它整理出來。就像西洋音樂有原理、原則,考試還可以去補習。所以傳音系成立之後,學校除了把技術教好,也要把理論整理出來,讓人家來學比較快一點,或者瞭解說:哦!這也是有學問的。」

在教學場域的另一個問題是,現在的學生學得很快,考完試又很快就忘了,但傳統音樂的「韻味」需要時間的累積。

簡秀珍說,在傳統的曲館,可能半年學一首南管曲子,進度很慢,就是把一個東西學很久很久,然後就「著根」,就是記住了,「這種東西需要時間,不只是把音樂演奏出來,要有那個韻味,這要時間」,因此這條路最重要的是「持續去學習」。

全球化下 傳統更有競爭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資訊、商品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動著,越在地的東西越顯得特殊,這或許是傳統戲曲再度復興的契機。但先決條件是用另一個思維來看傳統戲曲,拋棄累積在腦海裡一百多年,「西洋音樂比較棒,傳統音樂根本就不想聽」的成見。

簡秀珍說,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社會,「很殘酷的是,這是一個競爭的世界:你要怎麼展現你的文化?去國外演奏莫札持、巴哈當然可以,但是你的特色是什麼?面對文化競爭,你不研究自己的東西,誰要幫你做?而且我們來做可能會占有一點先天的優勢。」

留學法國的簡秀珍體悟到,法國的藝術當然很棒,大家隨口就可以說出莫內、梵谷……這些藝術大師,然而,這些所謂的「大師」能夠廣為人知,是因為有非常多人在幫他們寫詮釋、寫介紹,人們才知道怎麼去欣賞,知道他們好在哪裡。

「台灣的南管音樂不棒嗎?北管不棒嗎?也很棒,但是傳統音樂缺乏人們去幫它做詮釋。」因此簡秀珍鼓勵學生,「我們需要的是這個橋梁。除了要演奏得好,還要做這個橋梁,要告訴人們怎麼看、怎麼欣賞傳統音樂,讓人們發現『哦!原來是這樣子!』進而認識傳統音樂。」

「我一直覺得自己就是在作橋梁的工作」,研究戲劇,本身並不是音樂專業的簡秀珍說:「因為以前做研究時遇到一些很好的長輩,各種機緣巧合,讓我覺得應該做這樣的事情,也希望更多人加入這個工作。」◇

責任編輯:施暮羽

▶▶更多【掌藝傳薪】專題文章
https://www.epochtimes.com/b5/tag/%e6%8e%8c%e8%97%9d%e5%82%b3%e8%96%aa.html

相關新聞
【掌藝傳薪】掌藝無窮盡 國寶藝師談創新
【掌藝傳薪】閒聊扮仙-人間福主慶長生
【掌藝傳薪】傳藝偶像 不看偶像劇
【掌藝傳薪】劇場效益有限 山宛然黃武山:珍惜做推廣的機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