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經濟全球化之下的中國政治走向

鄭永年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5日訊】經濟全球化會導致中國政治的民主化嗎?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中國的自由派大都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對西方自由派來說,吸收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僅是為了開拓龐大的中國市場,而且也是為了催生一個民主的中國。因為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也就是西方民主自由价值觀的傳播過程, 至少在發達的西方,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始終是關聯在一起的。全球化也意味著咨詢的自由,而這种咨詢的自由會消弱中國原有的基于壟斷信息基礎之上的高壓控制。總而言之,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很多新因素和外在的壓力會大大超越原有體制的控制能力,因而中國經濟和世界的一體化會不可避免地導向一個民主的中國。

不過,從現狀來看,這些原初的想法在中國既定的政治體制下,似乎都需要加以重新考量。人們一般認為,共產主義政權會反對經濟全球化。但實際上則不然。對經濟全球化,中國政府較之世界上任何一個政府都積極。政府不僅大力推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且在加入后踏踏實實地落實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要求。在中國入世一段時間以后,人們發現,中國在落實世貿要求方面做得非常好,超出了西方世界原來的預期。中國政府加大力度修正法律體系和條文,使之符合世貿規定,而各級地方政府竟然沒有反對聲音。這在美國和西方是不可想像的,任何一個法律條文的修正沒有三年五載恐怕是不可能的。中國之所以能夠這樣做,完全是因為政府的能力超越于大多數國家之上。

無疑,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法制建設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體的一員,法制也要和世界接軌,不僅要修改國家層面的法律條規,更重要的是要消除法律方面的地方保護主義。因此,一些人認為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政治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促使中國走向法治化,最終變成一個法治國家。更有知名學者稱,中國所要建設的不是民主,而是法治。這里討論法治和民主的關系過于复雜,可是可以确定的是,盡管法治是民主的重要部分,但不是民主的全部。法治也可以是有效專制的一部分。

所以,這里引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到底經濟全球化會給中國帶來的是民主政治還是更為有效的專制政治?在可見的將來,答案可能是后者。在經濟全球化方面,中國的老百姓一直不能表達任何聲音,整個過程始終是由高層少數人主導的。除了早些時候傳出的中央有些政府部門對入世的一些條款有些雜音外,工人沒有反對聲音,農民也沒有反對聲音。這不是因為入世能夠為他們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利益,而是因為他們并沒有任何利益表達和利益聚合的机制,在中央部門也沒有人來代表他們的利益。入世后政策實施方面也有類似的情況,地方即使有意見,也不能加以表達。這和在很多國家掀起的大規模反經濟全球化浪潮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全球化更有可能導致更為有效的專制,這是因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本身就包含著一些趨向專制的動力因素。

首先,法治過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有利于中央集權制度。這不僅是因為中央要依靠強有力的政治和行政力量自上而下地推行法制或者法治,而且也因為健全的法制和法治在本質上說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統治。實際上,早就有人認為中央政府努力加入世貿的其中一個很大的動力在于中央集權,深化國家的經濟體制的改革。當內部缺乏經濟改革的動力的時候,領導人的目標自然轉向了外在的力量。這在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其次,經濟全球化的動力來自國際大資本和政府之間的合作。很顯然,最近這一波的經濟全球化的主角是國際大資本和當地政府。一句話,沒有這兩者的推動就不會有經濟的全球化。從歷史上說也是這樣。而民主的產生和發展是不能依靠這兩者的,因為資本唯一的政治要求就是政治穩定。資本在西方的民主化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國就不會。在中國這樣的情況下,資本用不著象西方早期資本家那樣來和專制君主分享政治權力。中國政府需要資本的努力來發展經濟,進行現代化。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會自動和資本分享權力。一場中產階級的民主革命在中國几乎沒有什么可能性。資本所需要的是一個有能力提供和保證政治穩定的有效政府,而非一個民主的不能保證穩定的弱政府。

所以,對中國來說,經濟全球化的結果可能是一個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應付全球化引起的社會經濟問題的政府,一個善于解決問題的有效政府,而不是一個向社會各階級開放政治過程的民主的政府。市場經濟對民主政治有千絲万縷的聯系,但是前者不能替代后者。民主是一個政治問題,民主的實現還得依靠政治方法。那种簡單地認為市場經濟會最終導致民主政治的觀點可能就是目前中國自由派的天真想法。

原載《信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濫用公務車已成財政負擔腐敗溫床
中國知識分子與伊拉克危機
陳水扁高度肯定全美祈禱早餐會代表團表現
天安門血腥鎮壓至今十四年仍有十二人失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