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中國背負歷史負擔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3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天光編譯報導) 中國或許希望數十年後趕上美國或歐洲,但其在作為世界先進國家標准的科學研究方面落後到幾近可笑的地步。

許多專家認為,地球上這一人口最多的新興經濟大國如不解除促使其優秀人才外流的眾多束縛,便會長期停留在物理學、化學、醫學和其他學科的邊緣地位。

法新社報導說﹐加州大學分子生物學家兼上海神經系統學學院院長Mu-Ming Poo指出:“中國雖然在某些領域進步很快,但距離成為被公認的科技大國仍路途遙遠。”這些有進步的領域包括生物醫學,特別是人類基因組、幹細胞和基因治療等法律規定較寬松的領域。

中國的大學每年有成千上萬經嚴格培訓的﹐聰明的自然科學學生畢業。

2001年,中國在科研發展方面撥款125億美元。對于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已屬巨額,雖然以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計算﹐同西方國家和亞洲競爭夥伴日本和南韓相比仍不及其一半。

但Poo在<<自然>>近日發表的評論中指出,盡管如此,中國的自然科學大大受制於屈服權威、尊崇師長和全盤接受規範等儒家傳統。

他說:“應該鼓勵學生尋求知識和需要培養提出問題的習慣。 應該鼓勵和認真對待對已存根據、假定和學說提出質疑,不怕不成熟。 ”

一位歐洲醫學研究人員告訴法新社,中國科學家在交流想法和實驗室結果等重要論壇、國際會議和研討會上﹐表現謹小慎微甚至神神秘秘已經出了名了。

她表示,主要原因似乎是中國人歷來害怕因承認錯誤而丟面子,另外政治或來自上面的壓力也可能是因素之一。

她說:“很難瞭解中國的科技發展情況。那裏的科學數據好像是通過新聞媒體傳播,而非正常的科學渠道。”

“這很可悲,因為科學進程是累積性的,我們從我們自己和他人的經驗中學習。

“科學領域的內容不會跳躍性發展。必須經過同行審查過程,必須開展公開對話,這樣才能看到實驗細節裏的不同之處。”

缺乏辯論和學術性挑戰的氛圍﹐極大地阻礙著了成千上萬付出代價在國外受培訓的中國科學家返國。

這些海外精英沉浸在資金雄厚的美國實驗室內,享受著探索的自由,已經在他們各自的領域做出巨大貢獻。例如: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Daniel Tsui、數學獲獎者Shing-Tung Yao和超導電性研究員Paul Chu等。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文化大革命的後遺症:政府插手科研方向、否定憑成績晉升和斷絕海外關系等。

紐約康奈爾大學教授Ray Wu說,中國太多的研究經費是短期性的,僅鼓勵快速表面結果。

許多經費提議是靠關系而獲批准的,而非客觀判斷其是否合理。

Wu說﹐雖然中國和美國的生物學家人數大致相等,但中國只有500名屬有效益的,而美國有40,000名,其中3000名是美籍華人。他的衡量方法是國際雜志中廣泛引用的研究。

政府對科技的幹預和官僚機構的繁文縟節去年令中國震驚後而猛醒。

確定緊急嚴重呼吸道綜合症(薩斯)原因的工作延誤了數周,只因政府蓄意隱瞞樣品,甚至某些科學工作人員亦堅稱該疾病是細菌衣原體所致,而非後經證實的病毒所致。

那場災難從某些方面來講導致了後來更為迅速的反應。(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封殺網絡言論 官方新華網也反彈
曹長青高市開講罰50萬  聽眾解囊贊助罰金
中國最大紅油走私案主犯鄭洪鈞被判死刑
組圖﹕神秘病菌暴發 湖南大批生豬死亡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