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孩子的慈悲心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在行天宮旁擲錢進入老太婆的大碗裡的那位小孩,讓我看到孩子內心世界中的一顆「慈悲心」!

  這樣的小孩,與我以前鄉下一塊長大的玩伴大不相同,那個時候的小孩子喜歡將自己釣到,或補來的魚,分成「愛」與「不愛」兩種,愛的魚帶回家,不愛的魚──如大肚娘、螃蟹,會被孩子蹂踏而死,或者讓它曝曬在太陽光下,成為烈日的祭品,那段歲月,我們與「殘酷」為伍。

  不一樣的孩子,其實有著不一樣的教育方法!

  你的孩子當然也可以變得很慈悲,但必須:
  以身作則:兒童心理學家克蘭茲勒曾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光開支票是不夠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惻隱之心,最好的一帖妙方是:以身作則。
 
  你可以成為一位動物園的動物義工;也可以是行道樹的認養者;或者慈善機構的會員,讓你的愛心在家庭中生根。

  給孩子得到適時的鼓勵:根據心理學家的實驗指出,孩子的慈悲心是與生俱來的,但它需要父母的鼓勵,才能「塑造」成型,不用擔心孩子的慧根,你心中的魔棒可以決定,他們該是天使或是魔鬼。

  你的孩子絕對有過同樣的經驗,曾經捐錢給慈善機構,他們曾幫助過乞丐,或者多帶一些食物,幫助同學,對於孩子的善心,不知你如何處理。

  如果孩子們想將自己存錢筒中的錢提出來救濟水災的受難戶,而你卻堅決反對,那麼孩子學到的將是:人與人之間是不必相互幫忙的,在你的孩子將自己的午飯讓給同學吃食的時候,得到若是責罵,那麼他只會相信,幫助別人可能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這樣的小孩子,其實需要父母真心的讚美。

  分享孩子的慈悲心:對於孩子來說,幫助別人是一種滿不錯的經驗,這樣的經驗,當然很希望能和父母一起分享,你何妨扮演這個角色,讓孩子有機會將他為善之後的快樂,變成一種有趣的生活點滴。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德蘭中心的孩子是有福的,因為他們不知道貪婪的真正意義。
  • 木村教授是位名人,對他好奇的人多得不得了。大家都想知道的:為什麼木村教授這樣害怕小孩子?
  • 防治禽流感引起學生家長重視,但也有家長矯枉過正。今天台北縣有一所學校發現屋簷有燕子窩,引起家長恐慌,不准孩子上學,「以免被傳染」。縣府教育局表示,提高警覺嚴加防範是必要的措施,並且做好監控體溫健康自主管理,但是,無須過度渲染緊張,搞得草木皆兵。
  • 接五年級導師也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這一個月來,孩子也慢慢的褪下了防衛的面具和羞澀的神情,慢慢的回復童真純樸的開朗笑容,隨之而來的,卻是更繽紛多彩的班級經營。
  • 家住桃園縣新屋鄉的建國中學高一學生游瑋國上週尋短,桃園縣聖保祿醫院精神科主任王維蒂表示,孩子從國中進入高中時,都會面對適應不良問題,家長應協助生活適應,同時鼓勵孩子多參加志工等課外的生活體驗。
  • 〔自由時報編譯張其賢╱綜合報導〕英國一位不孕婦女思子心切,結果她的孿生妹妹慷慨提供卵子,她的姊姊自告奮勇擔任孕母。在姊妹情深通力合作下,整個過程出奇地順利,九個月後一名健康的男嬰誕生。
  • 自由時報文╱秦瑋如林太太(化名)是一名四十多歲的家庭主婦,除了整理家務外,孩子更是她的生活重心,但是她一直有腹脹、肛門裂開等症狀,剛開始她以為是痔瘡,因為難以啟齒,因此自行擦藥並未就醫,但情況卻未見好轉,看過醫生也吃藥,仍是每隔一段時間不適症狀便出現,如此反反覆覆,她也搞不清究竟為什麼。
  • 大紀元記者蘇方編譯報導/在維吉尼亞州Loudoun County,組建了一個小組,幫助家長提供正面積極的措施,對待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簡稱CHADD)的孩子。這個小組每月開會一次,每次在第二個星期二晚上7:15-8:30。下兩次的時間是﹕11月15日和12月13日。地點﹕SuccessLab Learning Center at 20660 Ashburn Road, Ashburn. 欲知詳情,請洽CHADD Loudoun County coordinator Kirk Martin,電話703-508-7908,電子郵件kirk1martin@aol.com.
  • 不知道是不是受近來生孩子的明星新聞越來越多的影響,37歲的加拿大歌手席琳·迪翁也想再生一個孩子。近日,在接受一個法國雜誌採訪的時候,席琳·迪翁透露等她到2007年與凱撒皇家劇院的演出合同到期,她就會去醫院進行人工授精手術,爭取再要一個孩子。
  • 每年秋冬季節交替,過敏氣喘患者就開始掛病號,掛急診的病患也增多,醫師表示,其實氣喘兒有一半都被當成感冒治療,家長因此忽略了孩子是過敏兒,提醒家長多注意。(許佳惠報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