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的聰慧

沃道夫(Waldorf)教育方法,從幼年起教孩子們學會生活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蘭波特(Beth Lambert)報導,安琪編譯)每天,幼兒園的孩子進了教室後開始玩耍。他們在教室裏逛來逛去時,也許沒有意識到,亦不關心,已經開始上課了,因為他們在專心玩耍。

有的玩房子,有的教其他小朋友做手工編織,或幫老師揉麵團,烘烤新鮮的麵包。他們通過實踐來學習。

課間時,他們走著,跳著,或快跑著到操場(注意,老師從來不說「不要跑,」因為這是多餘的,孩子們早已知道該怎麼做),他們在那兒有自己的世界,一直到再回教室。

那兒,老師給他們準備了一天中最精彩的部份—-她會給他們講一個故事。

這是著從一本書上讀故事,是嗎?

不是的。她不需要書。故事都在老師心裏。畢竟當今任何文化中人們都知道在學寫字前口頭文學是識字的基礎。

她也不用道具,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會想像,一年又一年,他們邊聽邊在腦子裡生動地描繪出來。

起源

沃道夫學校由斯坦納(Rudolph Steiner)首創於19世紀後期,他是一位德國哲學家,根據人智說理論開發出一種獨特的教育理論,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他考慮到兒童通過玩耍來學習的需要—-就像早先提及的幼稚園環境 。他的理論擴展到高中及以上,許多成人發現從多方面研究沃道夫教育方法非常有益。

自從斯坦納提出他的理論以來,沃道夫學校已遍佈世界,現在是世界上最悠久的私立學校之一。

儘管因為沃道夫學校有時需要做一些家庭教育而顯得複雜化,但學生家長感到讓他們的孩子在一個比公立學校或常規私立學校更滋養受益的環境中是值得的,。

另一種方法

斯坦納的沃道夫哲學明顯地與公立學校的常規教育哲學不同,在任何一所沃道夫學校度過一天以後,大多數人都會注意到在氣氛上—-甚至在態度上的區別。 一個主要的區別是,孩子們在沃道夫學校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學習藝術。

他們通常在一年級就從五音的長笛開始學起,或許以後還會學小提琴或其它樂器。學生們繪圖,畫畫;男孩和女孩都在一年級時學習編織,四年級時學習用鉤針編織。

學生們從一年級開始學外語,遠早於公立學校提供外語教育的時間。 當公立學校的學生開始學外語的時候,大約是在十二歲,可這已經過了孩子們特別容易學會語言的關鍵時刻,因而他們熟練或流利掌握外語的機會大大減少了。

沃道夫幼年教育的第三個獨特之處是用動作代表聲音(Eurythmy),換句話說,用表情來表達用口頭表達的意思,沃道夫學校認為它很有助於孩子的發展。

早開始?

沃道夫學校發現,父母常常擔心孩子在那裏學的課程能否達到與公立學校學生同等的程度。

在公立幼稚園,孩子已經學習字母了,到了年底,或至少在一年級就能聽寫了。數學的標準也挺高。

在沃道夫學校,孩子們直到一年級才正式學字母,一般到二年級才會閱讀。沃道夫的老師說,他們觀察到由於沒有太早受到大量的壓力,當學生有能力學習閱讀時就能閱讀,一般幾年內就能趕上來。

宗教學校?

許多父母提出的另一個問題是,「沃道夫是宗教學校嗎?」

按照威廉.瓦得(William Ward)解釋的斯坦納人智說的見解,「沃道夫學校追求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價值,如慈善心、生命的尊嚴、尊敬、合作、熱愛自然、對世界的興趣和社會公道, 開發認知、藝術和實用技能。孩子的靈魂生活得到支持和培育,為健康、活躍的思維打下了基礎。」 因而許多人感覺沃道夫學校就像宗教一樣,特別是像基督教。

在斯坦納的人智說哲學和教育理論中,他認可人類的精神核心;然而沃道夫學校儘量不推行任何一種宗教,包括基督教,因此吸引了許多不同精神背景的學生。

雖然沃道夫學校儘量不推行宗教,他們的教育理論中強烈的精神核心也許是最將沃道夫學校同其它私立學校, 更不用說同公立學校系統區分的原因。

多數沃道夫學校的老師說,甚至在那兒只呆過一兩年的學生也會在他們的一生都帶有沃道夫學校的體驗,並且總能獲益。

英文原文網址:http://www.theepochtimes.com/news/6-1-26/37404.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建議教育部每年都舉辦一次全國性的會考,考試題目務求簡單,其目的只是看看全國各級學校的各個年級學生中,有多少人根本沒有達到最低標準。
  • 我希望我們大家暫時不要再叫「教育改革」,而多提「教育改善」,我們不該打倒明星學校,而應該監督政府,使每一所學校都辦得相當不錯,到這個時候,我們國中生的升學壓力就會減輕許多了。
  • 從一份國中考卷,看到老師、教科書商、補習班的市場機制,學子何辜?
  • 為我有一個堅強的信念,認為我們應該關懷國家中程度不好的孩子,將他們的程度提高,是我們從事教育者的責任。
  • 最可憐的是老師們,你們的學生如果犯了錯,政客和媒體會反過來怪罪你們。
  • 到目前為止,政府還沒有勇氣公佈學力測驗結果的城鄉差距。我常常看到政府派人到歐美去考察教育,他們為什麼不派人去看看鄉下孩子的程度呢?
  • 我們需要好的戲劇方面的學者,精通希臘悲劇,莎士比亞和我國的各種戲劇,但我們也需要好的電影技術人員,精通各種拍攝電影的技巧。所以我們需要好的大學,更需要好的技術學院。
  • 自參加樂天隊春訓後,昨天首度在球隊紅、白分組對抗賽中登板,先發三局,被敲出五支安打,包括外野手礒部公一的全壘打,丟了兩分,嚐到日本職棒震撼教育。
  • 歷經7年籌設規畫的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昨天舉行熱鬧的開館儀式,台北市長馬英九應邀剪綵,讚美「剝皮寮」是教育活化老街的示範,即日起開放全國學生參觀,讓鄉土教育能往下扎根。
  • 《細語人生》主持人宇欣在臺灣一所公立學校採訪了郁青老師。郁青老師在其班級裡採用的品德教育方式效果明顯,受到學生、家長、學校其他老師的讚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