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西方攝影記者眼中的另一個上海

標籤: , ,

【大紀元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清怡編譯報導)愛德華•弗朗茨(Howard W. French)現任紐約時報駐上海記者站負責人。他在走入當今上海之大街小巷深處時,目睹了令他驚訝的一幕幕,他用照相機攝下了繁花似錦的大上海背後令人心碎的另一面——中國貧苦市民的困境。他的許多照片可以在www.howardwfrench.net上找到。紐約時報6月10日發表了他撰寫的標題為“外來者的相機提供了一張進入神秘世界的門票”(An Outsider’s Camera Provides a Ticket Into a Secret World)的文章,記述了那段探秘似的經歷:

我仍然清晰的記得那些令我難忘的鏡頭,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這座城市的特殊的美似乎都清晰的展現給我。那是我來到這座城市的第一年,我的時間相當充裕。

我看到這樣一幕:一口黑乎乎的鍋,新鮮厚厚的河魚片在油鍋裏翻騰,吸引著飢餓而熱鬧的人群,大家都忙於手頭自己的事情,無暇顧及一個手裏拿著老式相機忙著拍照的老外。

我還看到這樣的一幕:一個又矮又胖的男孩靠著路邊的一個街桿慢悠悠的吃著一個諾大的棉花糖,一會兒又繞著桿子轉,自得其樂。他非常警覺地看著我,可能是因為從來沒有看過我手裏拿的那個祿來福來反光照相機(Rolleiflex),眼睛瞪得溜圓,但是很快他就把我忘了,因為他手裏的棉花糖足以使他轉移對我的注意,我也因此得以拍下這個鏡頭,這個鏡頭至今仍然讓我感覺到是一個秘密世界的入場券。

我還看到這樣的一幕:一個頭髮灰白的男子,頭戴一頂毛料的帽子,身穿大衣,非常安靜,一隻腳踏在自行車上,車上裝滿了蘑菇。他把車子停在了路的中央,似乎是在捍衛自己原有的生活,抵禦一種不受歡迎的新的生活方式:周圍新建立起來的生活環境以及汽車喇叭聲和超級市場的霓虹燈。

這三個鏡頭是在一個非常不起眼的街頭拍攝下來的,甚至是出租車司機都要查好路線才能找到的地方。不是因為這一帶離市中心遠,其實這一帶並不偏遠,就是在蘇州河的北邊的山西路,在這座城市拚命的再開發過程中,那些拆遷人員們不小心剩下的一塊地方,成了被忽視的地段,反倒使這塊地顯的非常特殊。這樣的地段在中國已經越來越少了。

其實上海就是在這樣的周邊地區的基礎上建設起來的,而這些周邊地區的歷史可以追述到3700多年前,但是,這樣的環境幾乎很少見到了。

中國其它的大城市過去其實就是一些大村莊,比如北京就是一個皇家村莊,但是上海作為一個現代化進程中產生的早期都市,由於一百多年前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銀行家和工業家蜂擁而至,使得這座城市比較新潮和不同。像山西路這樣的小路兩旁都是些密密麻麻的小型格局的建築——受歐式風格影響的二層無電梯小樓、房子裏邊的院落、還有長長的巷子,這些建築參雜於新式生活都市中,是那些受工廠支付工資的吸引而來的早期移民們建造的。

出於對山西路的喜愛,我逐漸的又找到了其它的新發現,過去的三年裏,我一直想要在日益興起的高樓大廈閒找到一些沒有被破壞過的往日建築,我經常是手握著相機找上幾個小時。

我一開始闖入的地方都不是那些真正隱蔽的社區,而是那些特別安靜的地方,離鬧市其實只有一兩個街區,這些地方不起眼是因為它們周圍是一個繁華的都市、高大的建築和高速公路。沿著巷子我漫步到了淮海路,這個上海當今最現代的購物街。依稀可見的中國傳統黑磚瓦吸引著沿著一條 狹窄而蜿蜒的小路走下去,只過了一小段距離,我看到了一個更寬的街道,在這裡我所目睹的一切著實令我瞠目結舌。

這條街的街名叫方濱路,顯得很破舊,它成了我後來兩年攝影生涯裏的焦點之一,吸引著一次又一次的回到這裡。有一天傍晚,我隨著下班往家趕的穿流的人群又來到了這條街。在山西路,每一座樓的一層都有小店對街開張,而這裡比山西路還要忙碌,從一些場景上可見一斑:魚販切著魚,家禽販把雞浸在滾燙的水中,為一位顧客購買的雞剝去羽毛,還有蔬菜水果商販不停的叫賣聲。我費了好一陣子才跟上這裡的節奏。

最後我還是學會了在熙熙攘攘的鬧市裏忙裏偷閒,時不時的感受一下他們些許的寧靜。其中我遇到最令人愉悅的鏡頭是在秋天裏一個無聊的下午看到的一個沒穿襯衫的男孩,他坐在腳踏車前方的車沿邊,車裏空空的,不知道是車裏的東西都已售光還是運送完,男孩子的臉上呈現出一副極度疲憊的神情。

另一天,同樣的季節,同樣的街道,我遇到一家人在街上吃晚飯,他們把椅子和桌子擺在街邊。待我輕輕的走過去時,這家的母親正在責備男孩子,因為孩子沒有吃完飯。我單膝著地,彷彿在最秘密舉行的儀式上受到特殊禮遇的貴賓,默默的攝下了這一鏡頭,

走入這些街道的過程中,發現了中國人口統計的不均衡印象,到處都是老人,他們形成了這一地區不可否認的特點,飽經風霜的臉上訴說著中國現代史上所有的無法形容的艱辛。隨著我所重點追蹤的這些地方很快的都被推土機推平,我看到那些年邁的老人經常想要將他們內心深處的疑惑、甚至焦慮表達出來,因為他們所習慣了的街坊鄰居將要被拆散,他們將要搬到郊外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艱難的新生活。

我一次次的看到這些現象,不禁提出了一個問題:上海人對於正在快速展開的城市再開發進程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其實,對於大部份人來說,從來沒有人問過他們,當然政府也從來沒有問過他們,而這一切都是在政府的命令下所實施的重大計劃。

其實問題的答案也不是一個簡單的答案。上海很多老區快速消失,但是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狹窄的居住環境和取暖供水的不足。

對於很多有能力支付新建樓房的人來說,他們願意支付,但是對於那些沒有能力支付的人來說,他們會表現出垂頭喪氣。

在我拍攝這些照片的過程中,很多生活在那裏的人多次問我:為什麼要拍那裏的生活照?他們還問我是不是想要展現中國不好的一面?是要取笑窮人嗎?

我沒有必要回答這些問題,但是我還是回答了,因為我的回答很誠懇,我說:「我在這附近拍照因為你們的生活方式中有很美的一面。」「東西也許沒有那麼完美,但是你們生活的社區有很特別的一面,因為像你們這樣的地方很快就再也見不到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白博士生態攝影(七)
組圖:日本珍珠島海女採珠母貝
上海排名全球商業中心城市第三十二位
傳浙江嵊州警民爆發大規模流血衝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