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菜(七)風味點心 蚵蛋光餅 & 什錦炖湯 莫跳牆

白亞仕

人氣 41

風味點心 蚵蛋光餅


(放圖片03)蚵蛋光餅:光餅嚼起來鬆軟有質感、Q度十足,它是用低筋麵粉手工搓揉而成,但「蚵蛋」不等於台灣小吃「蚵仔煎」,拿光餅夾配「蚵蛋」,是福州著名的點心。(攝影:白亞仕/大紀元)

蚵蛋光餅作法:首先將鮮蚵燙熟備用,碗裡將雞蛋、麵粉、香油、蔥花、鹽、酒等打勻後,加入燙好熟蚵煎成「蚵蛋」。

什錦炖湯 莫跳牆


什錦炖湯「x x牆」:這道聞名中外的「x x牆」,是一百多年前清末福州「聚春園」所創,這道煨製的菜是用二十幾種高檔材料–魚翅 干貝 金錢鮑 火腿 鴿蛋 母雞 鴨 鴨肫 刺參 豬肚 魷魚 蝦米 魚唇 羊肘 淡菜冬菇 蹄筋 紅棗 黑棗 海蚌 豬蹄 蓮子 魚肚 芋頭 粟子…等,不同材料各自處理後入罈甕,加入陳年紹興酒,以荷葉封蓋罈口,用炭火經長時間隔水清炖而成。(攝影:白亞仕/大紀元) (編者註:「x跳牆」之稱是對佛最大的不敬)

炖好的湯頭當打開罈蓋—哇! 葷香四溢、滑潤醇厚,真有”味中有味、食而不膩”的魅力 ,但正宗而傳統的吃法今天並不流行,已為人所遺忘、十分可惜!

傳統的吃法其實別有風格也十分美味,就是在上菜時,將罈甕中的材料倒入一個大盤碗,把鴿蛋放在上面、配以蘿蔔乾一碟,火腿拌豆芽一碟、冬菇炒豆苗一碟、油辣芥一碟,搭配銀絲捲、芝麻燒餅佐食,有了這樣的搭配,實際等於吃一桌筵席,百味盡收、葷而不膩,無論那項單味菜都無法和它相較量,難怪百年來還如此令人回味。

一百多年前,清末民初的福州和廈門是對外貿易的重要地區,當時因市場異常繁榮,曾涌現了一批地方特色的名店和真才實藝的名廚,為了滿足官僚士紳、上流社會應酬的需要,福州地區先後出現了”聚春園”、”另有天”…等,廈門出現了”南軒”、”樂瓊林”…等多家菜館,這些菜館或以官場菜見長,或以滿漢席著稱,或以地方風味享有盛譽而各有擅長,而著名的什錦炖湯–「x x牆」,當時是「聚春園菜館」的首創,有一位文人就寫下「壇啟葷香飄四鄰,x聞棄禪跳牆來」的句子。

早在20年前素食名廚余昭德先生,曾以什錦素菜用料仿製這道「葷香四溢」的名菜,當年余昭德即自動改名為「招財進寶」,為什麼余先生知道要改呢?因為吃素的人多少翻閱過佛典,深知「如來佛」為人世間的大覺者,是帶著如意真理而來到人間教化與啟迪眾生的,是無比神聖莊嚴的事跡,而神佛根本不碰也不吃人間的食物,況且天上的食物與人間美食根本不能相比擬。

再說出家人或道士打坐,修行人進入了禪定是不可能被美食香味牽引而突然跳起來,為什麼? 因為那時候入定呼吸是極細微,甚而是停止呼吸,身心通透與大宇宙合而為一,根本聞不到任何香味。

説句笑話,如果現在有人將菜名叫作:「乞丐跳牆」或「x人跳牆」,對x人或乞丐都存在著不敬與毀謗,在現代社會裡很可能會被告誣謗!愛好美食與飲食文化的朋友們,一百多年來文人以此菜名,對「佛」發出了莫大的誣謗與不敬時,從今天起是否高聲制止這樣的稱呼? 讓「x x牆」不祥之名永遠消失!@*


芋泥:蒸好的塊狀芋頭,經手工拍打成片泥狀,用豬油、砂糖不斷拌炒而成芋泥,因泥中尚帶有細顆粒的芋砂,而產生咀嚼有料的特別口感!(攝影:白亞仕/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百湯百味 糟香襲人的福州菜(一)
百湯百味 糟香襲人的福州菜(二)
糟香襲人的福州菜(三)軟滑膏潤 煎糟鰻魚
糟香襲人的福州菜(四)瓜燒白菜  淡雅雋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