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堪慮 冷凍食品再受青睞

標籤:

【大紀元6月21日訊】(大紀元紐約綜合編譯報導)消費者面對著美國經濟的一片混沌,他們也快速改變了消費習慣以適應環境,從交通到健康,消費者們都會做些省錢的選擇,以應付大幅上漲的汽油和食品價格。

有些專家認為,消費者習慣的改變,到經濟危機解除之後,將還會一直延續下去。

零售與投資諮詢公司 Davidowitz & Associates董事長 Howard Davidowitz便說,「突然間,消費者已不再購買他們想要的,而是購買他們需要的東西。他們在未來20年會面對生活水準的下降,因此這個改變是長久性的。」

油電混合車業績上揚

比如汽車業,卡車與休旅車的銷售正在快速下滑,但油電混合車與省油車款的銷售則在上升。此外,以相同汽油消耗量,卻可多跑一倍路程的輕型機車,也因汽油價格上漲而大受歡迎。

由於輕型機車 1加侖汽油約可行駛60英哩,據說有些較輕的車型甚至可跑95英哩,不少消費者選擇輕型機車作為短程代步工具,銷售量也大幅增加。與約 1年半前相較,輕型機車銷售已成長 3倍。如 Vespa, 5月銷售成長105%,與去年同期相較也達 40%的成長。

百貨公司與專賣店的銷售已經疲弱數個月,但藥房與許多折扣商店的銷售則暴增,因為許多人們選擇到離家近和較便宜的地點購物。從布料店與手工藝店的生意興隆可以發現,美國人正在回歸到較簡單的生活,花更多時間待在家裡。

調查研究公司 BIGresearch老闆 Phil Rist研究消費者行為已經多年,他表示,在 BIGresearch對家庭的調查中,問及今年是否有減少外出用餐情況, 36.2%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家庭都表示「有」,這比去年增加了 13%。而今年 1-3月餐館的不景氣,絕大部份也是因這些家庭而導致。

美國食品行銷學院(Food Marketing Institute)近來資料中顯示,全國有 83%消費者每週至少 3天在家用餐。該學院也發現,較富有的家庭更傾向於在家做飯,而較低收入的家庭則傾向於到快餐店吃頓便宜的漢堡與薯條。

最新 Principal Financial的生活水準指數(Well-Being Index)中發現,許多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更加精打細算。 4月起,有 56%的在職者與 55%的退休人士表示,由於經濟的憂慮,他們也節省了支出。但僅在 6個月前,只有 38%的在職人士與 32%的退休人士表示會撙節支出。

在這兩群人中,都有超過 2/3的人表示,與去年相較,現今在日用雜貨方面每週要多付出 100美元,也有超過半數的人表示較少在外用餐。有 1/3的人放棄了較便利或較精緻的用品,而以便宜的類似商品替代。另外則有 1/3人在購物時會先比價,以尋找最便宜的商品。

購買習慣發生變革

雖然經濟學家表示,退稅支票送到消費者手中後,確實刺激了消費支出,但他們都買些什麼呢?據市調公司 Information Resources對11萬個美國家庭的消費行為調查顯示,家庭會購買冷凍食品替代新鮮食品。這並非指調理好只需加熱的冷凍食品,而是冷凍的蔬菜、水果、肉類等食材。由於便宜,Spam壓縮碎肉罐頭在經濟蕭條時代很受歡迎,目前銷量亦大幅增加 10%,而且是其母公司 Hormel Foods (HRL-US)第2季營收的成長主力。

除了食品外,當人們感到不適時,也以上藥房購買止痛藥和感冒藥為主,而非到診所就診。比如體溫計的銷售,在2007年上升了8.3%。

IRI Consulting and Innovating 總裁Thom Blischok 表示,以家庭收入來看,收入愈低的家庭愈會對生活中的核心需求斤斤計較,收入較高的家庭則選擇妥協,購買較普通的商品來替代奢華的高檔貨。

消費大趨勢已經轉向為「可負擔得起的享受」,比如買冰淇淋時選擇較小的容量,或買豆子自己在家煮咖啡。在 IRI最近的調查中,有 55%的受訪者表示購買喜歡的物品時會選擇較少量,而有 66%的受訪者表示,已經決定不買非必需的雜物。

而當 5月消費者信心來到16年新低,通膨預期則創下新高時,消費者購買新電視的行動卻相當踴躍,這意味著人們待在家的時間將更多,因此也更需要家庭娛樂。

Merrill Lynch (MER-US)北美首席分析師 David Rosenberg指出,待在家中已成為一個新趨勢。「因為油價太貴,加滿油可能得要75美元,與其開車到戲院,耗費 5美元油錢,還要再付11美元以上的電影票,美國家庭現在似乎傾向於待在家裡看電視。


雖然電影院受到油價波及﹐紐約客仍可享不需開車的露天電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紐約州預算達成協議 住房政策將進行大規模改革
屋霸非租客 紐約州參議會住房委員會主席:會立法釐清
屢犯鋰電池規定 紐約華人電單車業者遭消防局上銬逮補
假冒國土安全部特工詐騙黃金 紐約兩華男康州被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