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雄:查馬克傳唱排灣VuVu古調

font print 人氣: 6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11日電)屏東的泰武國小全校44人,卻有一支19人的排灣古調傳唱隊,用歌唱喚起部落的文化覺醒。播下這種子的查馬克卻是一位「連簡譜都看不太懂」的人。

他說,沒有古調歌謠,就失去歷史,他採集排灣族的古調歌謠「是做自己該做的事」。

今年6月泰武國小的排灣兒童古調歌謠傳唱隊到歐洲演出8天,唱的是部落中VuVu(老人家)才會唱的歌,獲得了滿堂彩;而這些歌,即使是這些兒童的父母大多也不會唱。

泰武國小位於屏東縣泰武鄉,校區位在海拔750 公尺的山上,緊鄰排灣族的聖山北大武山及林邊溪源頭的瓦魯斯溪。由於地形阻隔、交通不便等因素,學童全數來自排灣泰武部落(kulajuc)與佳興部落(puljeti)。

泰武部落座落北大武山咽喉,居民自古就以北大武山的守護者自居,民風勇武,以打獵、務農為主;佳興部落則以傳統木雕享有盛名。雖然學童的父母都致力傳承排灣文化,傳唱古調卻是從查馬克到泰武國小任教才開始。

查馬克.法拉屋樂(camake valaule)來自屏東縣來義鄉丹林部落,是年僅30歲的排灣族青年。雖然年輕,卻已著手收集泰武、佳興部落排灣古調長達7年,已經收集古調40多首。

「其實,早在我就讀台東師範學院(現已併入台東大學),也就是78年到91年參加學校的原住民歌舞社團『杵音文化藝術團』時,我已經接觸到大量的原住民歌舞,那時我就興起收集排灣古調的念頭,只是還不知如何開始」。剛開始時,他不知如何開始,但有心做事,排灣族祖靈仍指了一條路給他。

查馬克說,92年他被分發到泰武國小任教。校長要求他指導擁有美妙歌聲的4年級學生lumasan歌唱技巧,參加當年度全國傳統歌謠獨唱組比賽,結果lumasan 一鳴驚人,獲得第一名,同年還獲得屏東縣慕尼盃排灣族歌謠比賽第一名,各界開始將眼光投注到泰武國小。

查馬克說,「美中不足,lumasan並不是唱排灣族的歌而得獎」。因為有這層遺憾,查馬克重新拾起大學時代的想法,「我想要讓小朋友唱我們自己的歌」。

他開始到部落收集、學唱VuVu才會的古調,再教給班上5位學生,組成傳唱隊的前身,多次獲邀到各地演出,94年還參與屏東縣政府錄製發行的「祖靈天韻」專輯,95年錄製亞洲唱片「唱一首好聽的歌」專輯,入圍第18屆金曲獎,慢慢打開知名度。

2006年在泰武國小校長簡炎輝支持下,古謠傳唱隊正式成立,只要對唱歌有興趣的小朋友都能參加,結果來了19名小朋友,成為泰武國小最具特色的團隊。

對查馬克來說,古謠傳唱隊引起各界注意是意外,不是初衷;採集更多的排灣族古調並加以記錄留存,才是最重要的任務。

他指出,對排灣族來說,每一首歌謠都與部落、家族歷史、階級息息相關,就算是情歌、祭典歌的傳唱,也有一定的規矩。如佳興部落古調「bulaqa」,是部落頭目嫁女兒時,出嫁女兒向父母告別時唱的歌,歌詞除了感謝父母,還要向賓客說明頭目家族歷史功勳、偉大事蹟,讓賓客了解自己是名門閨秀。

「男子炫耀歌」則是部落男子出征、打獵後返回部落時,向部落說明自己有多英勇,當中還要說明自己的祖先是誰,有過哪些事蹟。

查馬克指出,排灣族沒有文字,但古謠內容又多與家族歷史相關,「了解歌詞內涵是最困難的事」,加上他來自丹林部落,想要確切了解佳興、泰武部落的古謠涵義更加困難。所幸查馬克的奶奶出身佳興部落,讓他在採集佳興部落古謠時,沒有像在泰武部落那麼困難。

「大部分(佳興、泰武)部落裡的耆老都非常樂意教唱,並逐句解釋歌詞涵義,但還是有些身分較尊貴的家族,不願意家族專屬的古謠被非貴族階級的族人傳唱,甚至外流到部落以外的地方」。查馬克說,雖然已經多方努力,但他還未獲得泰武部落頭目家族首肯,同意採集屬於頭目家族的傳唱古謠。

查馬克遇到的難題還包括「每個部落的傳唱方式、旋律不同,而我一直到現在,連簡譜都看不太懂」。

對音樂不在行的查馬克,為了將排灣族歷史、文化傳承下去,拿著錄音筆、筆記本,將老人家唱的古謠一首首錄下來,在筆記本逐句記下歌詞的意思,回到家後再跟著錄音筆錄下的音調,反覆練習,以土法煉鋼的方式學會40多首情歌、工作歌、兒歌等古調歌謠。

採集古謠的過程雖辛苦,但也有令人振奮時刻。當泰武國小傳唱隊會唱的古謠多了以後,唱出連父母都不會唱的古謠,「部落裡的人開始省思,如果連自己的歌都不會唱,要如何將自己的文化傳承下去」。他覺得這正是採集古謠的初衷─將文化傳承給下一代,而現在則已看到一點成果。

為了確保採集成果,查馬克並已開始著手整理資料,請懂得樂理的朋友將古調以簡譜形式謄寫,歌詞內容也一併重新整理。他預備將來讓傳唱隊逐一演唱、錄音,以免因為無人傳唱而散失。

對查馬克來說,已採集到的40多首排灣古調只是一個起點,下一步將著重採集祭典歌謠及部落靈媒與祖靈溝通時的古謠,他也準備持續向泰武部落頭目家族溝通,讓他們了解「採集古謠的目的不是要拿走,而是要留下」。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晨6時半,天仍矇矇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隱世小島上,人稱蒲台島「島主」的島民羅金樹(樹哥)已經開始駕著小艇出海捕魚,除了炎熱和惡劣天氣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樹哥是土生土長的島民,一生都不願離開蒲台島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歲的他,身體依然健朗。
  • 筆者曾於國家圖書館查找抗日戰史資料,發現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國陸軍作戰各大戰役實錄》珍貴史料,然而此書在各大書局中卻未發現販售,因此只得聯絡作者,想購買此書。2009年,筆者與友人一同拜訪作者楊濬彥先生,因此發掘了這位已高齡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精采故事 ,他的一生彷彿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 中國第一貪江澤民家族斂財萬億;嫡孫江志成躲貓貓起家坐擁5千億資產;江志成借毒生財,涉核酸收割;江澤民死失靠山,江志成榮登殺豬榜頭號追蹤目標。
  • 與西方基督教相關的聖誕老人(Santa Claus)和東方的壽星老人一樣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傳說人物。不同於只留在傳說中的東方老壽星,每年聖誕期間,世界各地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聖誕老人同時出現在我們的真實生活中與大家共慶聖誕。
  • 戰爭中的的神蹟,一人俘虜132人怎麼做到的?為神服務與向國家效忠,在戰場上如何兩全?懸崖上的軍醫,硝煙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傷員?
  • 出生於俄羅斯的亞歷山大‧格拉博維茨基(Alexander A. Grabovetskiy)很早就發覺木雕十分迷人。大約五歲,他就對當地的禮品店中那些手工製作的木雕玩具——雕刻的熊及其它小動物,深深著迷。他還記得他不停地問自己:「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呢?」當時,小小年紀的他一點也不知道木雕會成為他的世界,而一把簡單的木刻刀會是他在蘇聯與美國的救星。
  • 方形臉上戴著方形眼鏡永遠掛著和藹笑容,奉獻台南藝術文化教育一甲子,獲頒「台南文化獎」、「教育奉獻獎」等,教育家兼藝術家潘元石是台南許多人敬愛的潘老師,也是奇美博物館親切的潘館長。
  • 中國人權活動家、新公民運動成員之一的張寶成在2013年那次被抓之前,曾經對當時的未婚妻劉珏帆說過一句話。他說:「中共這堵牆看著很高、很堅固,可是如果我們每個人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在自己能承受的壓力範圍內做公民維權這些事的話,哪怕你轉貼、圍觀、哪怕拿牙籤去摳牆縫呢,每個人都對著這堵牆使勁,那麼這個獨裁專制制度結束的日子就不遠了。」 劉珏帆回答說:「我沒有你張寶成的勇氣去坐牢,那我就做一根牙籤吧,去摳牆縫,讓這堵牆早一點倒塌。」
  • 卡拉OK問世已有半個世紀的時間,它是現今風靡全球的大眾休閒娛樂方式之一。如果當年發明卡拉OK的日本人井上大佑(Daisuke Inoue)申請專利的話,他光是去年一年就能賺到1億美元的權利金。那他為什麼不申請專利呢?
  • 生長在烏克蘭的基輔,Olena Balakina現在是當地一位頗有名氣的室內設計師。儘管在這個行業中打拼的時間還不算長,Olena卻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她曾設計過基輔一處名為San Pietro的大型藝術和文化中心,並用其源於文藝復興的古典美學理念征服了許多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