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英雄:查马克传唱排湾VuVu古调

font print 人气: 6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11日电)屏东的泰武国小全校44人,却有一支19人的排湾古调传唱队,用歌唱唤起部落的文化觉醒。播下这种子的查马克却是一位“连简谱都看不太懂”的人。

他说,没有古调歌谣,就失去历史,他采集排湾族的古调歌谣“是做自己该做的事”。

今年6月泰武国小的排湾儿童古调歌谣传唱队到欧洲演出8天,唱的是部落中VuVu(老人家)才会唱的歌,获得了满堂彩;而这些歌,即使是这些儿童的父母大多也不会唱。

泰武国小位于屏东县泰武乡,校区位在海拔750 公尺的山上,紧邻排湾族的圣山北大武山及林边溪源头的瓦鲁斯溪。由于地形阻隔、交通不便等因素,学童全数来自排湾泰武部落(kulajuc)与佳兴部落(puljeti)。

泰武部落座落北大武山咽喉,居民自古就以北大武山的守护者自居,民风勇武,以打猎、务农为主;佳兴部落则以传统木雕享有盛名。虽然学童的父母都致力传承排湾文化,传唱古调却是从查马克到泰武国小任教才开始。

查马克.法拉屋乐(camake valaule)来自屏东县来义乡丹林部落,是年仅30岁的排湾族青年。虽然年轻,却已着手收集泰武、佳兴部落排湾古调长达7年,已经收集古调40多首。

“其实,早在我就读台东师范学院(现已并入台东大学),也就是78年到91年参加学校的原住民歌舞社团‘杵音文化艺术团’时,我已经接触到大量的原住民歌舞,那时我就兴起收集排湾古调的念头,只是还不知如何开始”。刚开始时,他不知如何开始,但有心做事,排湾族祖灵仍指了一条路给他。

查马克说,92年他被分发到泰武国小任教。校长要求他指导拥有美妙歌声的4年级学生lumasan歌唱技巧,参加当年度全国传统歌谣独唱组比赛,结果lumasan 一鸣惊人,获得第一名,同年还获得屏东县慕尼杯排湾族歌谣比赛第一名,各界开始将眼光投注到泰武国小。

查马克说,“美中不足,lumasan并不是唱排湾族的歌而得奖”。因为有这层遗憾,查马克重新拾起大学时代的想法,“我想要让小朋友唱我们自己的歌”。

他开始到部落收集、学唱VuVu才会的古调,再教给班上5位学生,组成传唱队的前身,多次获邀到各地演出,94年还参与屏东县政府录制发行的“祖灵天韵”专辑,95年录制亚洲唱片“唱一首好听的歌”专辑,入围第18届金曲奖,慢慢打开知名度。

2006年在泰武国小校长简炎辉支持下,古谣传唱队正式成立,只要对唱歌有兴趣的小朋友都能参加,结果来了19名小朋友,成为泰武国小最具特色的团队。

对查马克来说,古谣传唱队引起各界注意是意外,不是初衷;采集更多的排湾族古调并加以记录留存,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他指出,对排湾族来说,每一首歌谣都与部落、家族历史、阶级息息相关,就算是情歌、祭典歌的传唱,也有一定的规矩。如佳兴部落古调“bulaqa”,是部落头目嫁女儿时,出嫁女儿向父母告别时唱的歌,歌词除了感谢父母,还要向宾客说明头目家族历史功勋、伟大事迹,让宾客了解自己是名门闺秀。

“男子炫耀歌”则是部落男子出征、打猎后返回部落时,向部落说明自己有多英勇,当中还要说明自己的祖先是谁,有过哪些事迹。

查马克指出,排湾族没有文字,但古谣内容又多与家族历史相关,“了解歌词内涵是最困难的事”,加上他来自丹林部落,想要确切了解佳兴、泰武部落的古谣涵义更加困难。所幸查马克的奶奶出身佳兴部落,让他在采集佳兴部落古谣时,没有像在泰武部落那么困难。

“大部分(佳兴、泰武)部落里的耆老都非常乐意教唱,并逐句解释歌词涵义,但还是有些身份较尊贵的家族,不愿意家族专属的古谣被非贵族阶级的族人传唱,甚至外流到部落以外的地方”。查马克说,虽然已经多方努力,但他还未获得泰武部落头目家族首肯,同意采集属于头目家族的传唱古谣。

查马克遇到的难题还包括“每个部落的传唱方式、旋律不同,而我一直到现在,连简谱都看不太懂”。

对音乐不在行的查马克,为了将排湾族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拿着录音笔、笔记本,将老人家唱的古谣一首首录下来,在笔记本逐句记下歌词的意思,回到家后再跟着录音笔录下的音调,反复练习,以土法炼钢的方式学会40多首情歌、工作歌、儿歌等古调歌谣。

采集古谣的过程虽辛苦,但也有令人振奋时刻。当泰武国小传唱队会唱的古谣多了以后,唱出连父母都不会唱的古谣,“部落里的人开始省思,如果连自己的歌都不会唱,要如何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他觉得这正是采集古谣的初衷─将文化传承给下一代,而现在则已看到一点成果。

为了确保采集成果,查马克并已开始着手整理资料,请懂得乐理的朋友将古调以简谱形式誊写,歌词内容也一并重新整理。他预备将来让传唱队逐一演唱、录音,以免因为无人传唱而散失。

对查马克来说,已采集到的40多首排湾古调只是一个起点,下一步将着重采集祭典歌谣及部落灵媒与祖灵沟通时的古谣,他也准备持续向泰武部落头目家族沟通,让他们了解“采集古谣的目的不是要拿走,而是要留下”。

“今天的台湾英雄”专栏部落格网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晨6时半,天仍蒙蒙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隐世小岛上,人称蒲台岛“岛主”的岛民罗金树(树哥)已经开始驾着小艇出海捕鱼,除了炎热和恶劣天气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树哥是土生土长的岛民,一生都不愿离开蒲台岛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岁的他,身体依然健朗。
  • 笔者曾于国家图书馆查找抗日战史资料,发现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国陆军作战各大战役实录》珍贵史料,然而此书在各大书局中却未发现贩售,因此只得联络作者,想购买此书。2009年,笔者与友人一同拜访作者杨濬彦先生,因此发掘了这位已高龄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精彩故事 ,他的一生仿佛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 中国第一贪江泽民家族敛财万亿;嫡孙江志成躲猫猫起家坐拥5千亿资产;江志成借毒生财,涉核酸收割;江泽民死失靠山,江志成荣登杀猪榜头号追踪目标。
  • 与西方基督教相关的圣诞老人(Santa Claus)和东方的寿星老人一样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传说人物。不同于只留在传说中的东方老寿星,每年圣诞期间,世界各地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圣诞老人同时出现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与大家共庆圣诞。
  • 战争中的的神迹,一人俘虏132人怎么做到的?为神服务与向国家效忠,在战场上如何两全?悬崖上的军医,硝烟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伤员?
  • 出生于俄罗斯的亚历山大‧格拉博维茨基(Alexander A. Grabovetskiy)很早就发觉木雕十分迷人。大约五岁,他就对当地的礼品店中那些手工制作的木雕玩具——雕刻的熊及其它小动物,深深着迷。他还记得他不停地问自己:“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当时,小小年纪的他一点也不知道木雕会成为他的世界,而一把简单的木刻刀会是他在苏联与美国的救星。
  • 方形脸上戴着方形眼镜永远挂着和蔼笑容,奉献台南艺术文化教育一甲子,获颁“台南文化奖”、“教育奉献奖”等,教育家兼艺术家潘元石是台南许多人敬爱的潘老师,也是奇美博物馆亲切的潘馆长。
  • 中国人权活动家、新公民运动成员之一的张宝成在2013年那次被抓之前,曾经对当时的未婚妻刘珏帆说过一句话。他说:“中共这堵墙看着很高、很坚固,可是如果我们每个人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自己能承受的压力范围内做公民维权这些事的话,哪怕你转贴、围观、哪怕拿牙签去抠墙缝呢,每个人都对着这堵墙使劲,那么这个独裁专制制度结束的日子就不远了。” 刘珏帆回答说:“我没有你张宝成的勇气去坐牢,那我就做一根牙签吧,去抠墙缝,让这堵墙早一点倒塌。”
  • 卡拉OK问世已有半个世纪的时间,它是现今风靡全球的大众休闲娱乐方式之一。如果当年发明卡拉OK的日本人井上大佑(Daisuke Inoue)申请专利的话,他光是去年一年就能赚到1亿美元的权利金。那他为什么不申请专利呢?
  • 生长在乌克兰的基辅,Olena Balakina现在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室内设计师。尽管在这个行业中打拼的时间还不算长,Olena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她曾设计过基辅一处名为San Pietro的大型艺术和文化中心,并用其源于文艺复兴的古典美学理念征服了许多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