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宣弼/台北報導〕受到景氣復甦房價上漲影響,具備高土地持分與低公設的公寓產品,受到購屋人的喜愛。在台北市中心一樣都是公寓產品,四層樓公寓不僅沒有受到屋齡老舊的影響,反而因為土地持分較高及都更題材,平均成交單價比五層樓公寓高3.7萬元,價差高達9%。
*都更題材 越老身價越高*
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指出,一般說來房子屋齡愈新價格愈高,不過台北市中心的公寓產品,卻呈現年輕不見得吃香的情況,四層樓公寓平均屋齡大約36年,比起五層樓公寓產品高出九年;不過以房屋30坪左右的公寓產品來說,前者土地持分約為9~11坪,後者土地持分則約為7~9坪,四層樓公寓土地持分多出將近兩坪,加上屋齡較為老舊,比起「年輕」的五層樓公寓具備都更的急迫性,造成四層公寓產品具備改建效益,身價比五層樓公寓高出一截。
在96年第二季以前,四、五層樓公寓每坪單價價差約5~6%,但之後都更題材發酵,建商頻頻釋出都更整合開發議題,讓一般民眾也開始注意到老舊公寓的「內涵」,也就是持分土地背後潛在的開發價值,如今四層樓公寓平均價格為每坪44.4萬元,比起五層樓公寓的每坪40.7萬元,高出3.7萬元,價差約有9%。
但此種現象跨出北市的市中心就不適用,其他行政區的四層樓與五層樓公寓產品,房價價差就不明顯,決定房價水準的因素,還是在於交通、生活機能等基本住宅條件。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建議,雖然公寓產品因為都更而成為大熱門,不過都更所需時間很長,民眾還是應考量到自住方便性。
北市高總價宅發燒 北縣低價宅漸熱
〔自由時報記者黃宣弼/台北報導〕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在資金行情的帶動下,北市的高總價、大坪數產品持續發燒,3,000萬元以上物件第三季成交量,比第一季大增10.7%;而北縣則反其道而行,豪宅產品退燒,但500萬元以下物件第三季成交量,比第二季增加4.2%,顯示北縣市的購屋行為漸漸走向區隔。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與今年第一季相比,台北市40坪以上的物件,在成交比例上,從第一季的26.3%,成長至31%,其中50坪以上的物件,更從14.1%成長至17.5%,成長幅度達3.4%,是過去少有的現象。而3,000萬元以上的物件,更從第一季的10.8%大躍進至第三季的21.5%,漲幅驚人。
至於北縣,與第一季相比,高總價由於原本成交就少,因此變動不大;但第三季的後半段由於購屋優惠貸款額度告罄,讓台北縣20坪以下住宅成交從第二季的13.3%增加到21.8%,500萬元以下成交物件從第二季的42.9%,拉抬到47.1%。
徐佳馨說明,過去台灣房地產市場以內需為主要導向,但近期房市在熱錢的帶動下,讓較具投資價值的台北市房市展現出相當的活力,但為了降低風險,進入門檻高的稀有性產品更獲青睞;但也因此使得北市房價高不可攀,在越來越多自住者願意以時間成本取代購屋成本的情勢下,北縣低總價,並以自住為主將會更夯,而前一陣子市場上大推特推北縣豪宅,反而由於總價與公設的雙高問題,讓自住者在購屋時卻步,使得交易量逐漸下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