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去哪裡尋找失落的「尊嚴」

——奧斯卡獲獎影片《生死朗讀》

夏威夷

標籤: ,

【大紀元3月14日訊】《黑暗騎士》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影片,影片最令人震撼的就是邪惡方的猖狂和社會的黑暗,影片贏得了巨大的票房,但從評論方面看對該影片的挖掘總覺得還不夠深入。這一方面也是面對如此四處縱橫的邪惡人們頗有些感覺不知該如何應對。小丑是一個為惡癲狂者,說他更純粹,身上人性的一面缺乏,並不是指這個人物塑造的不成功,相反他塑造的很成功,因為他帶有更深的寓意特徵,所以也能引發更廣泛的震撼。影片最大的問題是人們沒有塑造出一個為了正義而痴狂的人來相對應。沒有讓正義一方在人物塑造上壓倒邪惡一方。影片往往是現實的折射,近年來堅守正義的人越來越少了,即便美國,近幾十年來對公義、真理的敬虔也在或多或少的流失,他們好像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逐漸放棄對真理的信仰,雖然一些人們並不願意面對這一點,對真理的「柔性解釋」越來越偏向對邪惡的遷就、理解和寬恕,體現出更多的功利主義色彩,反應到文化、影片中,就表現為人們對邪惡的想像力更為豐富、細膩,而對正義的想像力則趨於羸弱、貧瘠……

《黑暗騎士》就是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的投影。慶幸的是,隨著奧巴馬總統的上台,美國的思想進一步開放,原先一些思想領域的「禁區」或「誤區」開始被人更深刻的認知和討論,同時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越來越多按捺不下良知的驛動的學者開始加入了重新反思的陣營,一股新的更正性的思潮正在湧動著,觸及更深層次的激烈論爭的春雷已經悄然炸響,美國在沉睡多年之後終於再度甦醒,也發起了「自由文化運動」,掀開了時代變革的帷幕……

《黑暗騎士》雖在正義一方人物塑造上略有不足,與我國影片不同的是,更多的好萊塢影片還是以對公義的敬虔態度拍攝的,而我國影片則更多的處於混沌狀態,假如說好萊塢影片也不完美,屬於「白璧微瑕」的話,那麼我國的影片尤其是大陸影片整體上與之相比更多則屬於「白瑕微璧」了,基本上是以瑕疵為主,雖然也偶爾含一點玉璧的成分。

《黑暗騎士》中的小丑是一個為惡癲狂的人,《生死朗讀》中的米歇爾伯格則是一個因愛迷狂者。

1, 內容簡介

《生死朗讀》根據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目前這本作品不但已經被翻譯成39種語言在全球賣了上百萬本,而且還是第一本登上《紐約時代》暢銷書排行榜冠軍的德國小說。曾在2002年獲得了奧斯卡9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終助妮可‧基德曼奪得后冠)的《時時刻刻》大導演的斯蒂芬‧戴德利改編成同名影片,在剛閉幕不久的第81屆奧斯卡上,著名演員凱特‧溫絲萊特因扮演片中漢娜一角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大獎。

影片中開頭部分有大量的裸露鏡頭,令人敬佩的是,溫絲萊特的表演很好的控制了這一點,使人意識到這不是一部情色影片,而是有著更深厚的內涵。她的眼神真的很值得稱道,非常精準的折射出漢娜這個人的內心世界,既是冰封的又是迷茫的……

「二戰後的柏林,滿目瘡痍。某天,當年方15歲的少年米歇爾‧伯格(大衛‧克勞斯飾)從學校回家時,突然生病倒地,這時一名叫漢娜(凱特‧溫絲萊特飾)的陌生女人幫助了他。 當米歇爾由黃疸病康復,他找到了漢娜答謝她,不料兩人卻很快捲入了一段激情而秘密的關係,雖然漢娜的年齡比米歇爾大20歲左右。米歇爾發現漢娜很喜歡聽他讀書,而他朗讀的力量讓他們的關係更為親密。《奧德賽》、《陰謀與愛情》、《無用之人》、《帶小狗的女人》……一本本讀過來,漢娜深深著迷。然而有一天,漢娜卻突然不辭而別,留下米歇爾暗自神傷。8年後,米歇爾雖然已經淡忘了漢娜,但是那段關係一直是他內心最深處的回憶。已經是法律學校實習生的他在畢業之前參加了一次對納粹戰犯審判的旁聽。就在這時,米歇爾與漢娜又相遇了,但是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會與漢娜這樣見面──她憔悴地坐在被告席上,作為一名納粹戰犯!審判開始了,原來漢娜曾做過納粹集中營的女看守,為了給牢房騰地方,把新來的猶太犯人關進來,她常常隨機的選出一些年輕的知識女性處死。另外,為了避免引起幾百名猶太人的秩序混亂,她和其他看守無動於衷的面對大火活活燒死眾人而沒有打開牢門施救,面對各項指控,漢娜承認是自己向監獄長寫的報告,為這一切負責,她承認了全部指控。審判進行得很順利,漢娜面臨的將是終生監禁……然而此時米歇爾卻發現了漢娜的一個秘密,一個導致了這比懺悔更令人心碎的悲劇的秘密……」

她要保守的秘密是什麼?什麼樣的秘密值得她寧可終生坐牢也不願意洩露?

2,蔑視與仇恨

漢娜想要保守的秘密其實很簡單,就是她根本不識字,向監獄長的報告也不是她寫的。也就是說在針對猶太人的犯罪中,她和其他看守犯得是同樣的罪(其他看守是被判幾年而不是終生監禁),她不是主犯。她之所以喜歡聽米歇爾為她朗讀而從來不看書,也是因為她根本不識字,她是個文盲。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漢娜的看守同行揭發漢娜選人的方式和別人不一樣,她常常選一些年幼虛弱生病會識字的女孩去為她朗讀,她給她們吃的,給她們找地休息,看起來像在保護她們,實際上她卻是送她們回奧斯維辛集中營去死。

這個細節折射了漢娜可能從小是個弱小者,她從來沒有得到過呵護,所以她把這種呵護施加到其他弱小者身上,在她潛意識中這就好像是呵護童年的自己一樣。

她喜歡知識,甚至為之痴迷,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她沒有受過教育,但她依舊對知識充滿了好奇與痴迷。

她痴迷知識,但因為自己沒有知識,她痛恨那些有知識的人,尤其是那些和她相像的女孩。她既羨慕她們,又嫉妒進而仇視她們。她讓她們為她朗讀,然後送她們去死,以達到發洩內心仇恨的目的。在和平年代,她雖然痛恨這些人,但她沒有任何機會對她們施以報復,相對於她這個文盲來說,這些人都是高高在上的人,但在戰爭年代,彼此間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她變成能夠主宰她們命運的看守。她「享受」這種變化。

她沒有意識到自己「享受」這一點,她認為這只是她的「工作」。換了其他人都一樣,她並不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惡。影片中當法官質問她的時候,她也曾回問法官,「換了你該怎樣呢?」她想要說的是「我這只是在工作……」

影片中米歇爾的老師在講解法律時說:有八千人在奧斯維辛工作,只有19人被判有罪,6人被判謀殺,要證明謀殺,首先要證明意向的存在。簡單點說,就是如果你當時雖然在奧斯維辛工作,但只是按照上級的命令行事,並沒有在上級的命令之外「額外作惡」,那麼你就是無罪的。也就是如果你是完全被動作惡而不是主動作惡那麼你就是無罪的。即審判不是按照道德,而是按照法律,並且是按照「事件發生時的法律」。

二戰發生時,無數德國人都被捲了進去,二戰結束後,並不是每個被捲進去的德國人都被判有罪,絕大多數人得到了赦免。

所以,要想證明漢娜有罪,還需要證明其有犯罪的意向,即她有主動犯罪的「渴望」。她有犯罪的「渴望」嗎?

3,尊嚴與良知

漢娜在去奧斯維辛之前本來在西門子工作,並且有陞遷的機會,但她放棄了,她見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在招工,就去申請了奧斯維辛的職位……她不是被「徵召」,而是去主動「申請」,她渴望獲得這樣一個職位,一個能夠折磨他人、決定他人生死的職位……她不想承認這一點,或者說她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只是想把這解釋為一個「工作」,是生活所迫……

她不想被人決定,在西門子中雖然職位有所陞遷,但可以知道,也不會是什麼很高的職位,更多的還是被人指使。「 她不想總是被人決定,而是想決定他人。」她要活的有「尊嚴」。

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一個倖免於難的猶太人指控漢娜和其他看守看著教堂內的幾百個猶太人活活燒死,卻拒絕開門。人們能夠想像的到,親眼看著親耳聽著那些曾經有教養的有錢的猶太人被困在火堆之中哭喊掙扎,作為一個沒有任何機會受到教育曾經為了生活不得不苦苦掙扎飽受蔑視的她當時內心是多麼暢快……

而這是發生在1944年冬天的事,德國已經離失敗不遠。可以想見,漢娜多麼不希望納粹德國的滅亡,她沒有想到趕緊給自己找後路,而是正在抓緊時間享受餘下不多的惡……

漢娜的同行看守都明確否認曾經參與過選人送死,漢娜卻直接承認這一點,並指出每個人都參與過。其他人都知道這是邪惡的,是在犯罪,而漢娜卻連為罪惡掩飾也不知道,這不是因為她率真,而是因為她認為這很正常,因為「要騰地方」……她已經痴迷於惡中不能自拔,甚至連審判官因為難以理解而帶有幫他脫罪的「暗示」也置之不理,她就像一塊拒絕融化的冰,不認為罪惡是罪惡,而是很自然的,因為在她看來「生活就是這樣的」。

她感受不到她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她已經對此麻木。米歇爾碰到她時僅僅十五歲,還是一個未滿十八歲的成年人。雖然米歇爾有一定的責任,但她依舊給他造成了傷害。她沒有給予他愛,而是給了他傷害。影片末尾時米歇爾去見大火中倖存的猶太女子時,猶太女子問他,(很長時間以來,包括漢娜在獄中服刑期間,漢娜給你造成的少年時期的傷害,對此)她是否意識到這一點?米歇爾回答,她對別人造成的傷害更重,她更沒意識到過。猶太女子點頭承認(漢娜確實是一個良知麻木的人)。

在漢娜漫長的服刑期間,米歇爾像一個狂人一樣在不斷的為漢娜朗讀,孤寂的監獄生涯使漢娜終於愛上了米歇爾,那麼米歇爾愛漢娜嗎?他為誰痴狂?

4,愛與憐憫

漢娜在獄中服刑期間並沒有真正反省,即使認字以後,她給米歇爾寫信,米歇爾沒有回信,她都沒有反省過,當她出獄時,米歇爾來接她,她一直認為米歇爾是愛她的,所以為她朗讀,就像米歇爾十五歲那年所表現的那樣,但她錯了,米歇爾並不愛她,她試圖擁抱米歇爾,但米歇爾未作任何反應。漢娜終於明白了,成年後的米歇爾並不愛她,他已經早就不愛她了。(當看到她容顏衰老被審判的時候,他內心回憶裡那個美麗{可能在他當年看來還善良}的漢娜已經死掉了,影片中有一個他去探望漢娜最終臨陣退縮未見漢娜而是回來和班上女生做愛的細節,就是表明米歇爾已經不再愛漢娜了,他決定並努力忘掉她)。直到這時,漢娜才開始了真正的反思,她才意識到米歇爾之所以忘不掉她,並不是因為愛她,而是她給米歇爾的傷害太深了。

在她明白她給米歇爾造成傷害的時候,她終於開始明白在二戰時她給猶太人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於是她無法面對被喚醒的良知,她終於感到羞愧,在出獄前夕吊死了。

米歇爾既對漢娜已經沒有了愛,為何在漢娜服刑期間多年一直堅持為漢娜朗讀?不是愛那是什麼?

是憐憫。

是因愛而生的憐憫。既是對漢娜的同情和憐憫,也是對自己的同情和憐憫。影片中可以看到,米歇爾雖然和漢娜不同,他上過大學,但他同樣也是一個小時候沒有得到過家庭關愛的人(他父親去世時,他甚至找藉口不回去奔喪)。正是在他得猩紅熱時家庭對他的冷漠,把他推向了漢娜的懷抱,這使他一直記恨自己的家庭,從這一點也可以側證出,在他成年以後,尤其是在旁聽審判之後,他對和漢娜的那一段交往的回憶,已經不再是美好,而是揮之不去的痛苦(他曾經迷戀過的是一個毫無人性的女人,而他把她當做自己心中的維納斯,這使他無法原諒自己)。這使他懷疑自己是否知道什麼是愛,進而喪失了愛別人的能力,他後來和妻子離了婚……

於是他開始了朗讀。他的朗讀不止是對漢娜的救贖,也是對自己的救贖。他可以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家庭父母,可漢娜能把她的不幸歸咎給誰呢?他雖然父死不奔喪,但他終於還是在離婚之後領著孩子回到了母親身邊,而母親也對他表示了關懷,兩者達成了和解。他達成了和解了,可漢娜跟誰達成和解呢?漢娜把她的不幸歸咎給不識字,她能跟不識字達成和解嗎?不識字就一定不幸嗎?為何米歇爾識字上過大學他依舊覺得自己不幸呢?很多不識字的人似乎活的也很快樂,為何漢娜不能呢?如果漢娜的不幸不僅僅是因為不識字, 那麼還有什麼原因造成了她的不幸?

是社會風氣。

5,尋找失落的尊嚴

正是社會對像漢娜這樣的文盲、對沒文化的人的強烈歧視、蔑視,深深的傷害了漢娜的自尊,她只是希望做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不被人蔑視的人,一個和別人平等的人,她的要求高嗎?

人們不去蔑視那些良知麻木的人,不去蔑視那些邪惡的人,不去蔑視那些不遵守社會倫理道德的人,而是去蔑視那些知識不多的人,社會對人的評價機製出了問題……

當社會按照知識多少對人進行劃分的時候,漢娜落到了最底層,她無法再得到別人的尊重,而只能得到眾人的蔑視。她無法接受這一點,她希望活得像別人一樣有尊嚴,在和平年代,也許她永遠沒有機會了,她私下慶幸的是,二戰發生了,希特勒對猶太人施行種族滅絕政策,於是她發現,自己雖然不識字,原來比識字的猶太人還「高級」,她趕緊報名應徵當看守,她選擇一個又一個識字的猶太女孩為她朗讀,然後送她們回奧斯維辛去死……

當教堂內的大火著起來的時候,眼睜睜地看著裡面幾百個猶太人(他們通常都是有知識有教養又富裕的)活活燒死,她不去開門,「那熊熊的大火燃燒的多麼美麗啊」,也許她那時在這麼想,她迷戀這種生活……

她已經對罪惡產生了依賴感。

因為那能讓她找回做人的「尊嚴」……

漢娜是一個悲劇。

對尚處於專制文化籠罩下的中國人來說,特別容易理解漢娜這樣的人物。當「笑貧不笑娼,笑窮不笑貪」的扭曲的社會風氣形成後,無數農村女孩進城做小姐,難道真是因為吃不上飯了嗎?恐怕不完全是,還有就是為了「尊嚴」。一個買的起化妝品的小姐會感覺比一個買不起化妝品的農村女孩更有「尊嚴」感,就像一個有錢的貪官會感覺比一個貪得少的貪官更有「尊嚴」感一樣。而這,正是由於社會對人的評價機制的扭曲造成的。

漢娜是一個悲劇。她不知道,自己只是扭曲的社會風氣的傀儡。尊嚴永遠不可能在罪惡中找到,只能在正義和良知中覓得。

──轉自《自由聖火》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法輪功4.25上訪 歷史的轉折
行人關注民生事 教師網友訴艱難
特別預算比例墊後 陳菊籲尊嚴平等對待
夏威夷:奧斯卡獲獎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與《三峽好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