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防治
旺宏科學獎今天揭曉,由建中學生陳奕愷、南一中學生石登輝、師大附中學生曾靖國3人拿下金牌。其中陳奕愷研究抗憂鬱症藥物保護細胞的機制,希望有助於於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的藥物研發。
據國外研究顯示,八成的癌症病友患有營養不良問題,進而被迫中止治療,其中四成死於營養不良,並非癌症本身。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王輝明表示,癌症病患營養照護的重要性,如癌友營養不良副作用恐加劇,進而自行停藥,影響治療。如患者出現癌症惡病質,如體重減輕等,應立即補充營養。
雌激素屬於一級致癌物,有明確的致癌特性,歐盟、東協及加拿大等國家地區,更是嚴格禁止雌激素類成分添加於化粧品中,醫界提出警告,長期過量接觸雌激素易干擾人體內分泌(荷爾蒙)的運作,有增加卵巢、子宮、乳房病變或癌症的風險,孩童則會出現性早熟,且排放後亦可能對環境具有潛在影響。
據癌症主題期刊《Oncotarget》報導,一項新的對中國眾多傳統中藥和非藥物療法進行的科學分析表明,這些治療能提升癌症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幫助他們緩解沮喪、疲乏、疼痛、焦慮和失眠症狀,對於腸胃功能也有積極作用。
今天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日,醫界估計,台灣40歲以上人口中,平均每6人就有1人罹患此病,72%患者合併心血管疾病,戒菸是最好防治方式。
本週一,美國華裔博士吳習峰(Xifeng Wu)及其研究團隊經過對比分析得出結論,食用過多肉類容易罹患腎癌。該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癌症》雜誌上。
蘿蔔整珠都有它的營養價值,包括肉質根、葉,種子。它裡面除了富含澱粉外,還有重要的微量元素,包括維生素、鈣、磷、鐵等等。至今,胡蘿蔔已成為民眾餐桌上常見的菜色。另外,還有研究顯示,同屬胡蘿蔔屬的野胡蘿蔔(wild carrot),它的油狀萃取物,更具有抵抗乳癌的效果。
中醫,源自於傳統的道家,而中國道家自古就不像現代人這樣的生活。古時的道家希望人們的生活都合乎於自然的理,像《內經》所云的「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雖然中醫不使用化學實驗、化學檢驗、物理檢驗或統計學等工具,可是它卻有量身定做的治療方法。
全球罹癌人數逐年增加,誰都無法保證自己不會罹癌。
據分析92%的民眾每年至少會使用健保卡看一次病,建立醫院主動癌症篩檢服務,將是最符合篩檢效率的方法。民國103(西元2014)年全台4項癌症篩檢共服務523萬人,當中發現超過5萬名癌前病變及1萬1,502名癌症個案。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16日公布,去(2014)年各類癌症醫療支出超過782億元,占健保總額約5,900億元中的一成三,去(民國103)年十大癌症醫療支出排行中,超過百億元的前三名是結腸直腸癌、肺癌、乳癌,各項都有藥費成長,而位居第四名的肝癌的就醫人數持平,但藥費成長逾20%。
如何經營優質的生活型態,雲林縣衛生局今天建議,遠離檳菸酒,生活有規律,健康更長久,盼推廣到家庭、朋友和職場。
癌症病患面對病情,易陷負面情緒。臨床心理師建議,抬頭挺胸、保持笑容,有助改善心情,另外,每天練習腹式呼吸,可助身體放鬆。
40歲是健康的分水嶺,人們感到體力和腦力大不如前,新陳代謝變得遲緩,身材逐漸發福走樣,慢性疾病開始成為健康的隱憂。想要延緩老化以及對抗潛藏的健康問題,吃對的食物是關鍵要素之一,本文結合《預防》雜誌和《每日郵報》的建議,提供中年讀者8大類養生食材。
二十一世紀,醫學突飛猛進,但大家依然談癌色變,癌症在大家的觀念裡仍是絕症,幾乎和死亡劃上等號。其實,現代醫學對癌症的治療及其觀念已大有進步,許多癌症已經是可以治癒或控制的疾病了。一起來看看世界各國都是怎麼抗癌的吧!
癌症目前是造成人類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根據世衛的數據,2012年約有1400萬新發癌症病例和820萬例癌症相關死亡。而研究顯示,飲食結構的改變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日常飲食營養更均衡,以及多食用某些食物,可減低癌症的發病率。
研究癌症專家們認為,癌症生成主要是因細胞分裂時基因產生突變(DNA複製發生錯誤)而起;內生性的基因突變難以由外介入去改變。相對地,大量的研究指出,基因上尚有許多影響細胞癌變或分化的因子,它們不改變DNA的序列,是我們比較可以調控的。
上次專欄提到,美國兩位癌症研究專家表明,只有1/3的癌症可歸咎於環境因素或基因傾向;而得癌2/3是因運氣差。他們指出,癌症是因正常細胞分裂時,DNA複製發生的隨機突變所導致的(如圖所示),隨機突變純為運氣,不受外來影響。
癌症希望基金會25日公布全台首次「癌症病友使用保健食品大調查」,有高達82%癌友曾使用保健食品,平均吃4.3項,其中7%吃保健食品超過10項,且癌症越晚期,吃的保健食品越多,最多服用13項保健食品。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癌症病友應主動和醫護人員討論,避免產生藥物交互作用。
科學家在研發癌症疫苗方面,展現傑出成果,他們相信,這可能成為扭轉抗癌局面的關鍵。
生活壓力、飲食不正常會影響腸道健康。醫師指出,如果大便呈「半膏狀軟便」、「硬塊狀」、「泥狀」或是「圓滾狀」,都是不健康的警訊。最好的大便應是香蕉狀、金黃色且無臭。
中央研究院院士李文華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打造IL-17RB抗體,並證實可減緩胰臟癌細胞轉移,未來可望發展新藥。
人到中年,體內脂肪越積越多,新陳代謝減慢,「大肚腩」自然成為了你的「好朋友」。大肚腩,又稱作中央肥胖、肚腩贅肉、士啤胎、Call機肉、豬腩肉等。有大肚腩的人,通常脂肪主要沉積在腹部的內臟間隙之中,長久下去會間接引起各種器官疾病。
蔥的營養成分很高,各個部位都具有效用,中醫學認為,蔥一身都是藥。大蔥有解熱、通陽、防癌的功效,吃蔥對人體好處非常多。
目前,各種污染源給人們帶來各種疾苦,產生的各種醫學難題,經常令醫生束手無策。所以,當記者聽說有一種活性炭製成的膠囊——人體解毒劑「黑」能清除五臟毒素,甚至讓整個山村700戶的人家大都不用尋醫問藥,不免感到難以置信。帶著疑問,記者一行日前驅車三個多小時,專程來到生產「黑」的韓農製藥廠基地,拜訪了代表理事鄭碩東先生。
婦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每年新增4千至5千人、死亡超過1千人,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為響應全球防治婦癌,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28日發起「紫為妳走--戰勝婦癌健走活動」,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醫師周宏學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和卵巢癌新增患者,確診年齡介於51~56歲,而肥胖是婦癌的危險因子之一,發起健走活動提醒女性應多運動,遠離肥胖就能降...
根據台灣衛福部民國92年(西元)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淋巴癌每年新增人數約1千人,到100年時已新增到3千人。癌症希望基金會理事長王正旭表示,淋巴癌是沉默疾病,發病症狀不明顯,常常被輕忽而延誤就醫。淋巴癌是可以治癒的,隨時注意身體是否出現「燒腫癢汗咳瘦」淋巴癌六大症狀,及早發現與治療。
據台灣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去(2013)年10大癌症死因,肺癌排名第一,肺癌患者以肺腺癌占多數。農委會特生中心近年來持續進行原生植物抗癌篩檢,特生中心22日表示,近3年從100多種原生物種及特有物種中,篩選出3種特有種及10種原生植物萃取物,具有抑制肺腺癌細胞的潛力。特生中心說,植物萃取還在癌細胞試驗中,呼籲民眾不要任意採食原生物種。
社會進步醫藥發達,但是疾病的種類越來越多,還有很多不知名的疾病。醫學新觀點,癌症不是病,人是因為體內毒素積累太多造成身體不舒服。要想身體健康必須先清除體內毒素。
共有約 1324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法國海軍上將警告,中共在歐洲展開「蜜罐行動」。精心設計的橋段,美麗的姑娘,浪漫的異國愛情,掌握機密的軍事將領等驚悚諜戰片中的元素正在現實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