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語言

中國網絡流行「咆哮體」
互聯網的出現衝擊著傳統正規的語言文字表達方式。在中國,網絡語言的變化更為突出。最近中文網絡出現了一種有很多驚嘆號的文體咆哮體,有人還製作咆哮體轉換器供網民咆哮洩憤。

标签: 網絡語言

大學生英文文法是否真的下降,專家們並沒有得到共識。(photos.com)
大學生英文文法差 網絡語言非禍首
(大紀元記者李丹、柳青多倫多采訪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表示,現在大學生的英文能力下降,包括不曾或很少學習英文文法。其原因被歸咎於大學生慣用手提電話短訊跟人聯繫、社交網站,如Facebook和Twitter大行其道等,以及在中學沒有得到合適的文法教育等。大紀元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的大學教授,安省教育廳,大學生和學生家長等,對於大學生英文語法能力是否下降,並不是所有的大學都有共識,專家們也並不認為現代通信方式和社交網站是大學生文法下降的罪魁禍首。

标签: 網絡語言

一個公民新聞網站 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翻譯項目「Lingua」(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lingua/)
網絡語言多樣化 挑戰翻譯技能
(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在網絡剛剛出現的早期,幾乎所有的內容都是以英語顯示的。但這種局面很快就被轉變。例如目前,維基百科的文章就包含了超過200種語言。免費軟件平臺WordPress中有7百萬個博客,其創始人穆倫維格(Matt Mullenweg)說,其中36%使用英語之外的其它語言。

标签: 網絡語言

相關話題:翻譯

六年級小學生寫的作文通篇都是網絡語言,讓父母憂心忡忡。(網路圖片)
網絡語言氾濫 小學生作文如「天書」
「……在外太空我終於看見了這個走召弓雖的SP,一見到偶他居然使出了久已失傳的KHBD,偶狂暈,kao,外星人也用這種X3L的招數,暈死了……」,看到在黔江聯一小學6年級上學的兒子的作文,爸爸曾靖(化名)才真的「狂暈」了,因為他絞盡腦汁也沒讀懂兒子寫的啥。對此,專家學者建議,要多加引導孩子閱讀經典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並在在網絡的衝擊下,幫助孩子分清楚現實和虛擬的關係。

标签: 網絡語言

相關話題:作文

學生日益使用網絡語言
調查顯示,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在家庭作業中使用過表情符號和其他非正式用語。

标签: 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流行 家長與孩子溝通難
當有人用你聽的懂的語言對你說你聽不懂的話,會被說懵;如果對你說話的是你的孩子,那會被說急。中國青年報就報道了這樣一件事,一位母親被她兒子說的網絡語言給急懵了,暴力扯掉了兒子的網線。這位母親怎麼也想不到,‘喜歡’被說成‘稀飯’; ‘這樣子’ 可以說成‘ 醬紫’。更聯想不到LT是老土,DC是獨裁等。

标签: 網絡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