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图洛桥迎75岁生日 或将退休

标签:

【大纪元2012年11月16日讯】 (大纪元陈怡然温哥华综合报导)横跨菲沙河连接二埠和素里的帕图洛桥(Pattullo Bridge),在11月15日迎来它的75周岁生日。这个当年被誉为“时代先锋”的大桥,在建造时不仅符合时代的需求,也考虑到未来长期的交通容量。但如今大桥在路面安全、架构和抗震能力上的问题不断涌现,当局正考虑是否让这个年老力衰的大桥退休。

帕图洛桥来历

帕图洛桥建于1937年,大桥主体长746米,南端引道长1,221米,主桥跨度137米。大桥为四线行车,南北各两线,每条行车线宽3米,南行线旁设有1.8米宽的行人和自行车道。
  
来往二埠和素里的“K de K”渡轮于1884年投入服务,当时是连接两地的唯一交通枢纽。随着渡河需求的日益增长,“K de K”渡轮在随后的十年内被承载量较大的素里号渡轮取代。而联邦政府更于1902年斥资兴建二埠大桥(New Westminster Bridge)。该座桥于1904年落成启用,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供铁路使用,上层供马车和汽车使用。
  
随着现代汽车交通的繁荣,卑诗省府于30年代决定在二埠大桥旁兴建一座新桥,即现在的帕图洛桥。帕图洛桥的建设在当年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从选址到车道设计,都经过相当深入的讨论。大桥于1935年9月动工,于1937年11月15日正式启用,按当年货币价值计算,造价为4百万加元,以时任卑诗省省长汤玛士‧德芙灵‧帕图洛(Thomas Dufferin Pattullo)的名字命名。

75年风雨历程

帕图洛桥开通后,二埠大桥的上层通道被拆除,该桥遂成为铁路专用桥。帕图洛桥启用初期曾收过过桥费,1952年官方取消收费,成为了一条免费使用的大桥。大桥不仅为菲沙河谷农场同超市建立通道,也成为通向温哥华市中心主干道McBride大道、10街和Kingsway街的主要枢纽。让菲沙河南岸的民众可以便捷的往返于温哥华、本拿比和二埠。
  
帕图洛桥早期隶属卑诗1号公路和99号公路,后于1970年代初转到新建成的高速公路路段,并随之归为1A和99A公路。卑诗省府于1999年将帕图洛桥转交运输联线管辖,并取消其省道资格。
  
2009年1月18日清晨,帕图洛桥南端桥面下的木制支架起火蔓延至桥面,事件中无人受伤。运输联线原本预料大桥需封闭一个月来进行复修,但由于当局能够利用架空列车和加拿大线工程的剩余物资,因此大桥于1月26日重新开放。

路面安全和抗震能力受质疑

随着交通容量的迅猛增长,其他横跨菲沙河的要道也逐渐落成,包括曼港桥(Port Mann Bridge)、新曼港桥(new Port Mann Bridge)、女皇镇桥(Queensborough Bridge)、阿力克斯‧菲沙桥(Alex Fraser Bridge)、乃街桥(Knight Street Bridge)、渥街桥(Oak Street Bridge)、阿瑟莱恩大桥(Arthur Laing bridges)和马西隧道(Massey Tunnel)。
  
同时,随着机车的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多,桥面就显得越来越窄。如今,帕图洛桥其狭窄的行车道,已成为司机们的噩梦。1990年至2008年间共有21人在大桥或其引道上遭遇致命车祸而丧生。运输联线数据显示,由于车道过窄,每年大桥上平均发生138起车祸,大桥的安全因此备受质疑。
  
运输联线近年已实行数项措施,包括将大桥的行车速度上限从每小时60公里降低至50公里、在来回方向的分隔线上放置一系列反光胶柱、从2005年7月起每晚10时至翌晨5时封闭大桥的两条中央行车线以减低车辆迎头相撞的风险。
  
运输联线在2007年的一个报告中已明确指出,即使来临一个小地震,帕图洛桥也有坍塌的可能。如果可以改造,在未来十年预计将耗资1.5亿。而这个有着75年历史的大桥,由于在架构、抗震能力、路面安全和河床冲刷等方面已暴露出一些问题,说明大桥的寿命已接近尾声。运联每年需花费300万,用于维修和监控大桥的运作状况。

当局考虑大桥退休事宜

运联执行副总裁帕滕(Robert Paddon)表示,如果可以改造,大桥必须在未来30年具有抵御地震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将路面扩宽到六条车道,南北行各三条,因为现存车道过窄,达不到如今的使用标准。如果不能改造,运联就必须做出其他选择,包括达成一个新的协议、寻找新的资金来源,来修建一个新桥,或者将现在的大桥关闭。
  [
新西敏市长赖特(Wayne Wright)和素里市长沃茨(Dianne Watts)均表示,对大桥改造和重建的关注和支持。◇

责任编辑:易君

相关新闻
维修铺路 帕图洛桥今明两天关闭
工程人员粗心大意 曼港桥帕图洛桥大塞车
素里市议会通过预算 物业税将上涨7%
卑诗省新批准20个社区优先增加住房供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