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北明:“金十条”泄露的理财产品潜在的危机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7月08日讯】实体经济萎缩
中共当局在7月5日发布自救的“金十条”。其中第九条是“促进理财产品对接实体经济”。这正显示出中共当局对目前理财产品状况的担忧。据大纪元报导,大陆共有235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购买理财产品金额已超80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的也不仅是个人,也有些公司将部分资金投入理财产品中,藉以拟补业绩下滑。对应理财产品的发展,实体经济在逐渐萎缩。危机在不断做大。

权宜之计突显资金紧张
就在6月底钱荒之际,大陆许多民众收到许多银行发送手机信息推广理财产品。招商,工商,建行率先提升短期理财产品收益水平,这也显示出银行是在以牺牲盈利来应对自身资金紧张的权宜之计。

理财产品去向何处?
除银行为缓和自身资金紧张,应付自身危机。由于中国实体经济并没有较大的利润率,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对像一般是以货币市场工具以及债券为主。对于具体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人来说,资金流向并不清楚。

因此,这种资金的流向并不会推动实体经济,也就是说这种投资并不会真正的创造价值。如同炒高房价获得的收益并不代表经济的发展,只是最后的接盘者的深度套牢以及埋下最后的大崩溃危机。

理财产品的风险
在理财产品高收益背后隐藏的是风险。银行的理财产品会告知预期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收益,这意味着投资者要承担难以如期足额兑付的风险。理财产品更大的风险在于资金流向已不能有收益的企业,甚至政府。地方政府在无法面对债务危机时,就会动用行政力量涉足理财产品。

也许地方政府早已涉足这一领域。这些理财产品的运作正好比借新债还利息的游戏一样。政府官员并不会去为下届政府考虑很多。将危机推后的实质是将危机做大,最终的结果难免大崩溃,但是,这种崩溃却绑架了民众的财富。中国民众的资金并没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投资对象。也许民众投资的理财产品一直都有收益,但在某个时候所有的收益一下子消失。

银行在理财产品中的角色
银行最希望自已的角色是只有收益没有风险。即同投资人同享收益,而由投资者独自承担风险。无论投资者出现的怎样的亏损,银行都会有理财服务手续费的收入。可是,银行在理财产品质量控制上并没有做到足够多的工作,投资人不能从银行方面获得更多的理财产品的更多信息。在资金去向不明的条件下,银行的的做法并不是为投资人负责。

虚拟繁荣的危机
中华民族是个勤劳的民族,中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此。但中共常以此为功绩,实际上中共所做的只是放松了对人民的束缚而已。中共所做的不是过给中国不健康的经济体系不停的注射兴奋剂,然而这一切在将来都是要还的。过渡的追求发展和GDP中牺牲了环境。土壤、水、空气、食物被污染,也许三年,五年,十年,中国人会为了这些生存基本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中共危机四伏时,它还要拉更多的人为其陪葬。这个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政权将会留给中国人什么?

相关新闻
网络热传“首个公布财产过亿”的中共高官
中国国债拍卖流标 大陆银行钱紧
信贷泡沫不断吹大 中国债务危机或将爆发
外媒:央行抽出资金 中国现金紧张加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