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美丽传奇——缂丝艺术品鉴

font print 人气: 111
【字号】    
   标签: tags:

缂丝,又称“刻丝”、“克丝”、“克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经纬交织的丝织品。从外观上讲,缂丝织物似与常见织物没有区别,然而缂丝织造过程却含有很多特殊性。

缂丝融丝织工艺技巧于一身,堪称“织中之圣”。因它技法巧、耗工多、用材贵,历代人们把它与黄金价值相等同,堪称“一寸缂丝一寸金”。

《刻丝花卉.芙蓉傍水》(国立故宫博物院)

缂丝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根据出土资料得知,先秦时期,新疆一带已开始制作以羊毛为原材料的缂织品缂毛。至少在隋唐时期,中国即开始制作缂丝了,敦煌石窟中的缂丝幡幢,图案多是几何纹样,设色华丽,可见当时缂织技术已趋成熟。

宋代开始,缂丝的主要生产地集中在定州一带,多为临摹名家书画的缂织作品,设色典雅,技术精湛,表现手法写实,是缂丝的黄金时代。

〈明缂丝花鸟〉(国立故宫博物院)

缂丝在专业化之前,正是女红中最为耗时、最为极致的一种。与普通织物“通经通纬”的编织方式不同,它是“通经断纬”的, 实质上就是在经面上用各种色块进行有机的填补,并用多种特殊技法如戗、搭梭等把各种色块连结起来,形成一幅完美的作品。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4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高雄县二十一日电)前南非大主教屠图夫妇今天参访高雄县美浓镇,了解客家文化,称赞美浓纸伞漂亮,制作美浓纸伞妇女的手很巧。中午由县长杨秋兴招待传统客家美食。
  • 传说古代在没有墨的时候,写字和画画很不方便。周宣王时,有个叫邢夷的人,他很擅长绘画。
  • 满清末年清政府颟顸无能,朝政腐败,然而清政府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骄纵自大,闭关自守。当时欧美列强日渐壮大,并把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主要目标。
  • 孟宗竹生长于高海拔山区,不但长得俊秀素雅,而且是高经济作物。那么为什么叫“孟宗竹”呢?
  • 华府华侨文教服务中心于7月17日下午2点至5点在该中心会议室举办第四场美化人生系列讲座,本次特别邀请杨为华及许惠珍2位老师示范台湾民俗文化-捏陶与草编,吸引130余位侨胞与小朋友热烈参与,共度一个愉快又充实的周末。
  • 【大纪元7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高雄县二十八日电)高雄县内门乡“宋江阵”阵头远近驰名,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生日时展开表演、绕境活动,民众展现敬神的虔诚,近两个星期的活动期间也吸引游客,了解台湾本土民俗文化。
  • 人皆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所以,自古以来,少女们拜月时都会祝愿自己,希望能“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 世界上最早的日蚀、月蚀记录,其实是在商朝遗址中被发现的。
  • 【大纪元10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倪国炎金门二十七日电)金门观光特色之一为拥有丰富的闽南文化,并以闽南传统建筑为代表,地方俗谚说:“有山后富、无山后厝”,山后民俗文化村的“十八栋厝”,正是闽南建筑的瑰宝。
  •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风俗:当小孩子长到一周岁时,大人们会将工具、文具、文书、兵器、日常用品等物品放在其面前,任其随意抓取,以其先抓到的物品来预测他以后的前途和兴趣,这种活动称为“试儿”,民间称为“抓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