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浴血抗日旧战场 惨烈的淞沪会战

文 ◎ 陈柏年
font print 人气: 191
【字号】    
   标签: tags: ,

对日宣战的当时,许多国外政论家视为是以卵击石的“疯狂之举”。文献记载,七七事变时,中国仅有海军舰艇6万吨位、空军飞机300架。日本则拥有海军舰艇190万吨,2,700架飞机,阵容直追英美。日本军队训练有素、战备精良,而中国士兵除中央军队外,有收编的杂牌军、土匪军,且装备简陋奇缺,3个人伙用一杆枪的情况比比皆是。军力悬殊如此,难怪其夸口将“三月亡华”。

惨烈的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庞大,也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双方俱投入百万人马,而中国草鞋兵以血肉筑成长城,捍卫国家,死伤惨烈至极。一个师有15,000人之多,当时第三战区司令官冯玉祥说:“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3/2,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当时淞沪战场在素称为十里洋场的上海,四面平旷,无险可守,日军陆海空三军的火力尽量发挥之下,我军等于陷入一座大熔铁炉。因此淞沪大会战,可谓以国军的血肉之躯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双方死伤逾百万,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可谓前所未有。参加第1轮进攻的88师士兵蒋堂华回忆:

“我们是8月15日到的,把上海所有被日本人占领的地方,统统拿回来了,就一个大纱厂没拿回来。我们523团攻进去一个营,中断他的电网,一个营整个死在那个大纱厂里头”。

谈到抗战的艰难不易,陈君天说:“我们的空军前3个月就打完了。‘笕桥’英烈传是抗战第一个月的事。”

由于空军仅有300架飞机,数月间就全军覆没。没有了空军,我军依然奋勇死守,一往无前。为了防止日本海军沿长江西进威胁南京首府,国民政府在江阴长江江面上建立堵塞线。在船舰奇缺的状况下,当时海军全力以赴的工作竟是:把船上的炮卸下来,然后把船炸沉。于是海军也消耗殆尽。“江阴沉船”是海军史上壮烈的一页。然而江阴堵塞线也是抗战中最大的堵塞线,像块鱼骨一样,死死卡住日本的海军喉管。

尔后日军为了打通江阴防线,增派飞机轰炸、加援舰艇,我军以对空高射火力殊死战斗,海面烽火蔽天,炮弹激起水柱如林。然而我军死守防线,就是到了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军始终未能突破防线。日军夸口3个月灭亡中国,但中国军人固守淞沪、江阴,就超过3个月之久。

国军在南运河架设浮桥,准备渡河迎敌。(图:原文转载/新纪元)

振奋人心的台儿庄大捷

民众热烈庆祝台儿庄大捷。(图:原文转载/新纪元)

“台儿庄大捷”是一场振奋人心的战役。陈君天在台湾嘉义,访问到淞沪会战时第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当时他已经高龄101岁了。抗战时长沙3次大捷,薛岳是主其事者,任职第9战区司令。当时按照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战略部署,就是避免决战,保存实力。陈君天说:“其实我们老总统(蒋中正,当时任职委员长)从开始就打死不愿意决战的,为什么?因为他没本钱,因为当时兵力悬殊,如果决战的话,一垮就没有筹码了,全国就完了,所以我们尽量的躲、尽量的闪……,能多活一天就多一天希望。”

薛岳当时衔命死守长沙,守不住时就往衡山退,以保全实力。个子小但脾气奇倔的薛岳不服气:“我老薛一定挺得住!”坚持要与日军一决胜负。蒋介石着急地派陈诚与白崇禧调停,乘飞机从重庆到长沙传达命令:“你如果一定要在长沙打,那就是抗命!”然而薛岳拒绝接受,反骂他们“亡国大夫”,将他们骂回去了。陈诚与白崇禧还没有回到重庆,薛岳就打电话过去,请示蒋委员长。当时蒋介石已经就寝。薛岳就跟宋美龄说:“我就要在长沙打,打败了我自杀,以谢国人;打赢了算我抗命,你们枪毙我!”宋美龄说:“薛将军你不要激动。我跟委员长讲。”第二天宋美龄传话:“伯龄兄啊,委员长讲过了,你要有这个信心你就在这里打,这个时候我们难得有这样的信心,有这个信心我们为什么不要呢?你这不是抗命,现在委员会重新再下个命令,配合你。”

陈君天在台湾嘉义访问薛岳的时候,薛岳已经101岁了,虽然说话不是很清楚,但是记忆力仍旧很好。他讲述他的“天炉战法”,所谓的“天炉战法”,就是引君入彀:先调遣士兵往四方撤,让敌人长驱直入。待敌人进来后,再伏击、诱击、侧击、尾击,分段一举包围歼灭。一方面消耗敌人体力,一方面打击敌人,如果没有训练精良的士兵与良好的部署,是办不到的。当时原仅预备截止日军攻势半个月,却坚持长达半年。这次的大胜全民欢腾,国际震惊,大大激励了抗战的信心。

当摄制组采访完毕,临走时,薛岳老先生到书房,为摄制组提笔写了四个字:“精忠报国”。稀龄的退役将军,在默默无闻的平淡生活中仍旧念着精忠报国,使人闻之涕下。

国军曾经在长沙出奇制胜,也曾经为了阻挡追兵而决堤黄河。震惊中外的黄河决口使豫东皖北44个县市,5万4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顿成泽国,民众死伤者、无家可归者不知其数,却也有效阻止日军精锐前进,为中华民国争取了3个月的宝贵时间。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史实,透过陈君天的搜罗剔抉,以影像重现眼前,引导我们重回中华民族艰苦克难与光芒万丈的历史时刻。
 
--转自新纪元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gb/022/3143.htm(新纪元周刊/第20期2007/05/24)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大陆学者所纂写的“卫国战争大会战”系列,严谨地、忠实地记录了大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浴血守土、报效中华之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本栏转载自黄花岗杂志连载“卫国战争大会战”系列〈淞沪大会战〉之纪实,展人物春秋之史章。在中国共产党颠倒是非的谎言蒙蔽真实、道德纷失的年代,重现大时代刻记的忠贞,涤荡人心,诚殊珍贵。
  • B>风驰电掣宋希濂集合军官开会,部署乘车顺序,以及准备干粮和饮水事项等等。风驰电掣的列车沿着陇海路飞奔。沿线民众得知这是东征抗日的部队,人山人海地鼓掌欢呼。香烟、饼干、罐头和糖果像天女散花般地从车窗中投掷进来。南京一镇江一常州一无锡,离上海越来越近了,摩拳擦掌的官兵们,杀敌的热血在胸中沸腾。
  • (shown)沪宁急电   这一夜,蒋介石彻夜不眠。夜深了,蒋介石仍然没有睡意,他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对淞沪抗战的作战方针及指导思想:“对倭作战应以战术补武器之不足,以战略弥武力之缺点,使敌处处陷于被动地位。”
  • 剑拔弩张 对于日本朝野来说,1937年8月13日这一天,是一个吉凶难测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内阁会议作出决定,派遣第3师团和第11师团参加上海作战。
  • 计谋和阴谋 对于日本这个惹不起也躲不过的邻国,蒋介石忧心忡忡。中国人抵御侵略的传统法宝是万里长城。从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动员了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大规模地构筑防御阵地,仅三年多时间,从内陆到沿海,从北方到南国,修筑了比万里长城还要长的防线。
  • 调兵遣将震惊世界的淞沪抗战就要开始了。… 从庐山回到南京,蒋介石斗志昂扬。…听说北伐名将白崇禧到达南京,消息灵通的日本记者立即发出电讯:“战神到了南京,中日战争不可避免!”
  • 二、血与火的搏杀 坚韧意志蒋介石决心以武力抗击日本的挑衅;隆隆炮声中,淞沪前线的最高指挥官在调兵遣将;前仆后继的攻坚战,从江湾到杨树浦一线全面展开;每一寸土地地都浸透了鲜血。  
  • 山东人梁鸿云平时不太喜欢说话,他喜读史书。“九﹒一八”事变后,19岁的梁鸿云投笔从戎进入航校,他立志为苦难的民族英勇杀敌。怀孕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正等着他胜利的消息,而战云密布的严峻形势却告诉他,必须随时准备牺牲。
  • B>寸土必争1931年创立的中央航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空军英雄,他们在淞沪大会战中,搏击长天,歼灭日机,为国争光……。
  • 长天大捷 参加抗战的中国空军,不仅有高昂的杀敌志气,而且大多是中央航空学校的高才生。中央航空学校是1921年由孙中山先生创建的,是中国空军的摇篮。这里集中了满怀报国激情的热血青年,造就了中国第一代的天之骄子。…可尔脱机枪喷出一条火龙,敌机化作了千万片碎散的烟火!中国空军史上的第一声惊雷,写下了辉煌的第一页;也记载了一个英雄的名字──高志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