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

作者:宋紫凤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人在小的时候,容易有一些奇怪的想法,比如我从不相信自己会老。虽然家中长辈常对我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还有诸如此类的训诫,我熟练得几乎可以倒背。但说实话,我真的没有想过自己会老,确切的说,我甚至不认为自己也会老。不只是我,包括他们――在我的印象中,祖母是无所不知的,父亲是年轻高大的,母亲是井井有条的,他们的样子在我的脑海中定格,我生而知之,甚至以为他们生来如此,而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后来祖母去世了,我记得那一晚,父亲一直在厨房里,很安静,我偷偷溜到厨房门口看他,他是背对门口坐着的,他在喝酒,喝一口,停下来许久,再喝一口,我听不到什么别的声音,但看到他不时的在抹着眼泪。

有段时间我在外地,休假时回到家中,却发现父亲从什么时候开始时上楼时居然需要休息,每上两层休息一会儿,有时,他休息得不耐烦,就用手机写短信。每次休息,写出几个字,然后再上,再休息,再写出几个字,等上到了顶楼,短信也写完了,他说,这样上楼就不会觉得总也上不到头。而有一次,他还在长途电话里很认真的把这个经验传授给他的哥哥,我的伯父――我知道,父亲真的老了。

而一向头脑清楚的母亲竟也开始健忘了,比如她会打开空调却忘记关窗,或者坐在那里等电话却忘了开手机,开始的时候,我经常提醒她,有时想到她以前做事如何的井然有序,竟有些不理解为何现在的她糊里糊涂。这样,一次,两次,三次,迟钝的我突然明白,原来母亲老了。

也许我仍然不相信自己会老,但是因为家中的长辈们都老了,而我对于“老”也越来越熟悉了。一次舅舅从老家过来,他是个老顽童,胡闹了一辈子,现在终于老了。而他却是这样解释“老”,他说:“老了就是财迷加怕死,觉得自己又财迷又怕死的时候,就是老了。”我听后忍俊不禁,笑他顽童气不改,可回味起来竟未免心酸。财迷?还真是如此。老了,便有了危机感,孤独感,所以要有点积蓄才安心。其实一共也没几个钱,却像看金子似的,这边防着儿子,那边防着女儿。至于怕死,也是真切之言。记得他年轻时,仗着气盛,爱逞能,动辄一副“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气概,到老了,终于觉得还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哪怕只是“赖”活着。

这些老去的岁月,总是让人感慨,虽然我仍不大相信自己会老。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每日的作息时间有些率性而为,而很少去联想到“老”。比如看一整夜的书,却不大在意第二天是否会出眼袋,或者长年每天十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也不会担心辐射或是驼背。有段时间我的牙齿有些痛,于是我把菜煮得很烂,有段时间我的头发掉的多,于是我把它修短。――对于老,我更愿以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平常以对。可是,对于眼前那些老去的岁月,我却不能不伤感,虽然那好像事不关己。

老去的岁月,每个人只有一次,可是对于这个世界来讲,却是平常得如同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每天都有人在老,以及老去,古往今来,从未停止。有时我看一些古人的故事,却常常发现他们看待“老”和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

那时的老人,也真的是老人的样子,慈祥,正直,公正,博闻。而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老人的地位普遍也很高,受到家族和闾里的尊重,是为耆德硕老。而在朝堂之上,两朝元老,三公重臣们也被视为国之栋梁,开口必老成持重之言,决策必千秋万世之法。就是对于天子而言,倘得四皓之臣侍立左右,就如有凤凰来仪,麒麟出薮,是为圣君英主的标志。的确,耆年大宿几乎就是道德的象征。

还有一种另类的超然物外之老,卧春山而餐紫霞,伴乔松而友猿鹤,采药炼丹,得道成仙,这大概是老的最高境界,譬如张三丰,以古稀之年得道,又做了一百多年的活神仙。真是令人羡慕。

只是,神仙虽好,正法难遇。所以相较而言,孔子“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更为古人所乐道,孔子是大才,大到只能称素王而不能拜卿相,拜卿相而相一国,成一国之治,何如称素王而相天下,立万代之仪轨乎。我想以孔子的智慧与道德,一旦明及此理,整日埋首著书,教化门徒,唯恐时之不再来,哪里还有心情去做伤春悲秋的幽兰之叹呢。

这些故事真好,不由我掩卷而叹,如果“老”可以是这样的,那么人真的就可以跳出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了。而我在生活中也还真遇到过一些与众不同的老人。那是在九九年之前的一个下午,我在一个小公园里看到一些老人,最年轻的也快六十了,他们在那里坐着读书,正是十几年后的今天被译为三十多种文字畅销全球的《转法轮》。那些老人在谈自己学炼法轮功,修心向善的心得。有的说身体如何的好了,不给儿女添负担。有的说心胸宽广了,跟媳妇相处如母女。有的说这么好的功法,应该让亲朋好友也来学。我第一次听到这些,有点云里雾里,但有一点我听明白了,就是他们所说的完全没有自己的利益因素,更无关乎后来中共强加的政治罪名。这是一群以古稀之年去追求真理,以至诚之心去实践道德,以无私无我为至高理想的老人,是一群我以为只有在古书里才有的令我肃然起敬的有道长者。

那个下午,夕阳很是灿烂,这些老人就坐在那里,散发着道德之光,有如穿透云层洒下的辉煌。这样的“老”,没有桑榆晚景的落寞,没有美人迟暮的哀伤,没有英雄老矣的悲叹。我一直不相信自己会老,而他们则演绎了一个现实版的不老的传说。我也愿全天下的老人们,如我的父亲,我的母亲那样的老人们,也都能拥有这样一个充满了感恩与幸福的晚年,不负这一段离合在夕阳下的流光。

——转载自看中国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若童年无忧,青壮之年曾有过坎坷的生平,因为有青春岁月生命能量的加持,苦难并不算什么,而到黄昏暮年,则否极泰来,夕阳无限,并无唏嘘惆怅,这样的晚年,谁说不是人生的一大福份呢?

  • 英国籍华人科学家高锟,在发现光纤通讯,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一个划时代的贡献后,几年前移居美国旧金山。10月6日,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后的伟大科学家高锟,仍然过着美国一位平凡的老人的生活。
  • 黑龙江省伊春市,每天都能看到一个70多岁的用拄着枴杖探路的双目失明的老者,不知为什么双目失明,最近听一个知道事情的朋友道出了原由,也是一个善恶有报的实例!
  • 年仅19岁时,她每月零用钱换算当今币值约120万美元,21岁则继承了庞大财产。谜样般的美国富豪人瑞修葛特.克拉克晚年却独自在医院渡过,她在今晨辞世,享年104岁。
  • 清末民初,中国内忧外患,多少仁人志士在探求强国之路。 陈独秀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并引进了马克思主义。21年陈独秀出任了中国共产党首任总书记,但很快跟共产党分道扬镳;32年陈独秀被国民党抓捕后,阅读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的古书,最后与共产党决裂;然而《新青年》却引导一代精英上了贼船,把中国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大纪元记者吉一斗德国报导)德国社会在变老。但是金属工会(IG Metall)抱怨说大部分企业对此没有准备,员工年纪越来越大,却很少有年轻人来填补。
  • (大纪元记者邓振梁编译报导)睡眠不足造成的基因干扰对人体有多大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员却越来越肯定睡眠不足对身体会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 【大纪元记者穆笑晨综合报导】加拿大养老系统负担沉重,并有可能进一步推迟养老金的发放,专家建议个人退休规划宜早不宜迟。
  • 大脑要多用才灵活,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大脑活动得多可延缓认知能力衰退,专家认为进行喜爱的活动能起到更佳的效果。
  • (大纪元记者朱文综合报导)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同情心与年老时的健康状况与幸福感有关,而缺乏慈悲心者恐让他们在晚年时变的寂寞、孤单,严重者还可能陷入孤立状态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