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克飞:我们该往何处去

——关于大城市与小城市

人气 4

【大纪元2014年02月07日讯】早在一个月前,我就动手写这篇文章,但在写了一千多字后,突然兴致索然,干脆放弃。新年期间,读到一篇名为《北上广深打拼的游子,为何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义无反顾》的文章,使我忍不住又敲起了键盘。

它原本是知乎上的一段问答,随后被疯狂转载,引起众多年轻人共鸣。这是个挺老的话题,无非是在三流民办大学毕业的作者曾去上海打拼,尽管学历有限,甚至没有毕业证,但终于凭借努力站稳了脚跟。而且,身边有太多值得他学习的人,使得他每一天都在进步。之后,因为家庭原因,他被迫回到家乡小城,接受了家人安排的一份体制内工作,看似优越,却无法适应小城的复杂人际关系、身边人的落后意识与扭曲三观。他还是决定终有一日重返上海,哪怕变成房奴。

最后,作者是这样说的——“那些放弃了家乡富足生活去一线城市打拼的,都是有理想有希望的孩子,他们才是这个国家各个领域改变的希望。”

关于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争论已经太多,我不反感大城市,但也不打算过度贬低小城市。小城市(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小城)在生活上的安逸与便利,确实不是北上广深可比,如果地处东南沿海,交通足够便利的话,资讯也不会落后太多。

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城市也决非不复杂。体制内自不必说,甚至比小城市更为激烈。即使是私企,各种人事斗争也是常态,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它比小城市的优胜之处,仅仅在于体制外相对(只是“相对”)更重视能力。在体制内年轻人都以圆滑、顺从为“成熟准则”的同时,体制外则因为有思想或者有技术的年轻人大量集中,使得老一辈酱缸文化的渗透稍显缓慢。尤其是在创意产业、科技产业等上年纪的人基本无法进入的新兴领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重业务多于重人际(但人际同样重要)的氛围。对于有才华也有性格的文艺青年和年轻技术人才来说,算是个相对较好的去处。对于自由职业者而言,它也可免去很多异样目光和生活滋扰。

所以,“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好与不好因人而异,亦只是相对而言。但是,那些“义无反顾”地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们,总让我感到更亲切一些。

其实,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并未因这个问题而选择疑难。毕业后,我便回到了家乡小城,直至今天。作为家中独子,我认为这可算是一种责任(虽然我并未真的尽到了责任,但起码出发点如此)。这种决定并不算讨好,因为很多人会认为我这种思维极端老土,同时,我亦知道以自己的性格和奋斗方向,无论是处于老人眼皮底下,还是置身于小城市,都不算十分合适。事实上,我的“不成熟不懂事不爱混圈子”也确实使得家中老人颇为失望——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很多小城年轻人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很多人就此“义无反顾”奔向大城市的诱因。

毕业十年来,有许多人都曾对我选择“隐居”小城感到不解甚至惋惜。在他们看来,无论是我身处的行业,还是写作这一业余爱好,都不该选择小城这一平台,北上广可以给予我更大的平台、更大的名气、更宽广的圈内人脉。

曾有一位我极为尊敬的前辈,痛斥我的短视和追求安逸。也有人比较折中,认为我应该先去混个名头和资历,然后再回小城“隐居”。当许多比我年纪更轻的人纷纷在北上广深挂上各种“总”的名头时,这种惋惜声更多。甚至到了今天,有一些人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直接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最有趣的是,有那么几次,媒体或出版业的朋友在向我发出稿约或书约时,直接说“我们明天去哪里哪里见个面,详细聊聊吧”,直接把我当成了京城人士。

我感谢这些友人,不管是惋惜、痛斥还是其他,于我而言都是厚爱。但我想,时光倒流十年的话,也许我仍会如此选择。一来,我喜欢安逸实在的生活多于虚名小利,二来,即使没有北上广的平台,我也相信自己。

但当我渐渐老去,不再是人们眼中的年轻人时,惜才之念也在我心中萌发,就像曾有那么多人对我感到惋惜一样。我有一个同事,留学归来后,放弃了大城市的各种选择,回到这个家乡小城工作。在业务上来说,她极有天分,而且能吃苦;在生活方面,是这个城市里难得的“百科全书”式的聊天对象,读书多且杂,很有思想。其他爱好也多,人十分有趣,从音乐到电影(不仅仅是电影院里的那些大路货)乃至美剧日剧,随便你提到什么,她都可以马上接上话。性格很独立,不依附于男人,不爱花男人的钱,只爱一个人旅游……

不下十个人曾经问我:“她为什么要呆在这个城市里?”疑问中全是惋惜。

这个城市并不差,甚至可以算是国内小城市里难得的“精品”。经济较发达,人均GDP在国内可排准一流,房价是公认的“珠三角价格洼地”;绿化极好,堪称花园城市,整洁干净,城区道路上很难发现垃圾;不太塞车,也不怎么喧嚣,但也无须担心会太闷,因为前往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四地,都仅需一两个小时车程或船程……从生活角度而言,这是国内比较少见的“进可攻、退可守”的城市,经济、活力、资讯与环境优于一般的内陆小城,但又没有一线城市的拥挤繁嚣和巨大生活压力。所以,很多人称之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但是,在这个城市里,像我这位同事,还有与她相似的那些人(尽管非常稀少),仍然要面临许多困境:工作上的付出与回报未必成正比,即使能拿到相对的高薪,也远远不及北上广深,在价值认同上更是有限(偏偏它比薪水更重要);因为有个性,很难融入相对庸俗化的圈子,在官本位文化、敬酒文化等劣质文化中总是无所适从;要面对相对守旧的家庭和由此延伸出的七大姑八大姨等亲友,与对方交谈的内容永远是“找男友”、“结婚”、“买房子”和“为什么不考公务员”等几个固定选项;很难有真正在思想上能够沟通、碰撞的朋友,以至于越来越不爱说话……

要应付这些困境,需要强大的内心。这之中的痛苦,其实外人很难理解,并不是一句“你为什么不能改变”或者“你为什么不像谁谁谁那么成熟”就可以解决。我不是说这样的人就比普通人高出一头,多读了一些书(这里不是指教科书和学历),多一些所谓前卫的爱好,其实都不算什么,甚至会在生活中带来莫大的烦恼。但如果思想没有依归和回应,存在本身就是痛苦。我并不介意生活的庸俗化,事实上我一直走在庸俗化的道路上,但如果有人能在柴米油盐、房子车子、结婚生子这些事情之外,跟你讨论讨论钱穆、傅斯年、杨德昌、侯孝贤、特吕弗(这个要求其实很低很低)……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

就在这段时间里,有两位朋友明确表示要离开这个据说“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两位都是才女,其中一位更是在三十岁的当口放弃房子车子,选择北漂,从头开始。她们都说,这个城市,她们呆不下去了。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城市里,我曾听到的类似说法居然都出自女性之口。一般来说,男性比较爱热闹,野心也较大,女性相对喜欢安逸环境,小城从理论上应该更对女性的胃口才是,为何我所碰上的例子却清一色是女性?即使我的观察远远够不上取样标准,这个问题也仍不免让我思量。

她们的共同特征是有才或有能力、未婚,她们所抱怨的东西也大同小异:工作没有挑战性,同僚素质偏低,缺乏有共同话题的朋友,更找不到看得上眼的男人。而在忍受这一切的同时,她们还会被许多人当成异端,在各种场合被人质问怎么还不拍拖不结婚,回家又会被逼婚。这一切,都让她们感到没有尊严。

这种不快乐,在这个社会中并非个案,也并非仅仅存在于我所居住的小城,我相信,信息更为封闭、观念更为陈旧的内陆小城,这样的例子会更多,而一线城市的原住民们,同样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这是中国社会常见的一种不快乐。

逃离这种不快乐,甚至比追求工作的挑战性更为迫切。而女性因为社会整体观念的落后(很多人仍将女性视为生育机器和长期佣人),独立之路更为艰难,个性化的选择空间也更为狭窄。

在那篇《北上广深打拼的游子,为何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义无反顾》中,作者提到了凡客的乔布斯广告,提到了那句“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其实,义无反顾地选择北上广深,未必是人生最好的选择,也未必是人生最恰当的选择,它也未必会真的改变这个世界。但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选择义无反顾,仅仅是为了不改变自己——这种不改变,不是固执,不是如年幼时那样不通世故,也不是刻意与世俗为敌,甚至在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变得更优秀、更坚强、更成熟,他们也会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享受或体会世俗的一切。他们所不愿改变的,仅仅是一点尊严、一点坚持和一点理想。

这才是我感到最亲切的。

文章来源:大家

相关新闻
一位妈妈的体验生活札记(七)
周正: 由亚马逊河古文明所想到的
古诗中的多彩年味
感悟历史 珍爱和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