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拓文创商机 传统农业风华再现

人气 68

【大纪元2015年10月28日讯】台湾各地吹起一股文创风潮,举凡知名景点、传产、农业、工艺及艺术等行业,甚至政府部门都想靠“文创”开创商机。彰化确实有许多高人气的文创商品,如花坛乡农会推出的“茉莉花坛”、溪州乡的“溪州尚水友善农产”等,同样以传统农业为出发点,不仅成功塑造出全新的品牌形象,更让当地的农业精神,获得消费者的深度认同。

花坛农会茉莉花梦想馆入口意象。(郭益昌/大纪元)

“茉莉花坛”及“溪州尚水友善农产”,同样以农业为基础,深入挖掘当地特有的农业文化,进而发展出与时俱进的文创商品,让原本平淡无奇的茉莉花和稻米,摇身一变成为人气伴手礼,不管是法人形式的花坛农会,或是怀抱理想的创业青年,他们的创意都源自当地文化,将它视为开发文创商品的根,最终得以开花结果。

老谷仓改建 花坛茉莉花复兴

茉莉花梦想馆在2013年7月正式开幕,由花坛农会的老谷仓改建而成,目前已经成为彰化旅游的新景点,主打自然农法栽培的茉莉花商品。台湾早期的茉莉花有八成来自花坛,全盛时期花坛种植的茉莉花面积高达180公顷,与当地盛极一时的砖窑产业相呼应,由于时代的变迁,茉莉花田与砖窑场也在同一时期走入没落,许多花田废耕,目前仅剩约30公顷,销售量大不如前。

为了唤起民众对茉莉花香的记忆,花坛农会推出“茉莉花坛”品牌,以契作的方式,引导农民尝试自然农法栽培茉莉花,并陆续开发多元化商品,让农药零检出的茉莉花迅速累积好口碑。花坛农会总干事顾碧琪表示,不可讳言,农会的主要收入来自信用部,要重现当年风华,所能投入的资源不多,打造品牌对农会全体员工是一大挑战。

“第一年契作2公顷,产量超少,因为都被虫吃光了,农民急着打电话到农会求助,担心花田不保。”顾碧琪回想当时,笑着说,第一年状况特别多,她告诉花农,“花被虫吃掉,表示自然农法的种植方式正确”,就这样逐年修正,才保有往后的稳定产量,即便如此,产量还是仅有一般花田的三成,但成本极高。

获得多种设计大奖的茉莉花坛特色伴手礼盒。(郭益昌/大纪元)

后来,自然农法使农药零检出的茉莉花挺过食安风暴,成为业界最安心的食用级茉莉花,但是国内习惯饮用花茶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农会除了焙制台湾高山茶、乌龙茶、红茶外,也开发酵素、酒类及咖啡等饮品。另外,果酱、饼干也都相当受到欢迎,甚至面膜和香皂,还有茉莉花坛文创商品都是热门伴手礼。

除了商品展售外,主题馆也推出一系列亲子DIY体验活动,如盆栽彩绘,或是前往香草花园认识香草植物,最后摘采下来搭配茉莉花冲泡,现场品尝一壶好茶。今年夏天,花坛农会首度推出茉莉花入馅的义式冰淇淋,其中南瓜茉莉口味销量极佳 。

友善生态 旧旅社演变农用书店

溪洲成功旅社转型为农用书店。(郭益昌/大纪元)

曾在溪州繁华一时的成功旅社,已有90多年的历史,期间因为台糖的搬迁,老旅社跟着荒废,老旅社也跟着荒废好多年,经历过风光时期,也见证了没落。去年,当地一群热血的年轻人决定推广在地文化,组成“我爱溪州团队”,他们着手改造旅社,在活化老建筑的同时,也注入新灵魂。除了开设农用书店,专门贩售农业相关的专书,目的在于推广自然农法,还教育当地农民,友善对待生态,才能从大自然手中获得最安全的稻米,他们更进一步成立了“溪州尚水友善农产公司”,专门贩售不使用农药与化肥的溪州“尚水米”。团队还定期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他们的文创商品不只是米,还有在地的农业精神。
农用书店店长巫宛萍集合团队致力推广溪洲农业与文化。(郭益昌/大纪元)

店长巫宛萍表示,他们鼓励农民改变原有耕作习惯,以不用药、不用化肥、不用除草剂的方式来种植稻米,这过程当然是农民和团队互相成长,虽然团队没有农业底子,但溪州尚水米却是实现我们理念的稻作,透过我们开发的平台,可以让更多消费者共同来支持,其实不仅可以照顾到农民,也可以照顾到这片土地。

我爱溪州团队当年在溪州参与护水运动,随后成立“彰化县莿仔埤圳产业文化协会”,随着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与产业,十多位成员陆续聚在溪州开发文创商机,103年底开设“溪州尚水友善农产公司”,主要商品包含农用书店、溪州尚水米等。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深耕当地文化,邀请艺术家进驻、空间改善等,还会配合公所每年的文化季,设计活动主题,行销溪州。

责任编辑:罗令尹

相关新闻
郑文灿访日  观摩美术文创会展经验
南投税务出张所  转型文创休闲空间
打造苗栗新风貌 文创商品亮丽开跑
总统访小镇文创 处处惊艳大开眼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