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大学生变身“杀人狂”带来的警示

人气 446
标签: ,

【大纪元2016年03月13日讯】最近在大陆颇受热议的是两位名校大学生各犯下杀人以及盗窃罪行的案件。一起是北京大学一位大四的学生于半年前杀害自己亲生母亲的杀人案,一起是南京“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曾在高铁上偷盗他人的笔记本电脑等电子类产品的盗窃案。需要指出的是,这位“高铁大盗”所犯罪行并非仅一次,而是多达30多次;且内心的阴暗程度也丝毫不逊于那位弑母的北大学生。他不仅写过“没有最狠,只有更狠”的“死亡笔记”,还列过要一一进行报复的“死亡名单”。据他本人所说,名单上的人都是“伤害过自己的人”,“他希望报复这些人,甚至是杀了这些人”。而他所认为的伤害“也许只是一个轻蔑的眼神,一次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如此看来,这位从名校毕业的“高铁大盗”虽未来得及犯下杀人重罪,但从他内心按捺不住的愤怒与冲动来看,有朝一日或将成为“杀人狂魔”,也不足为奇。而如今已然发生的儿子杀害母亲的不伦惨案,也正在以悲剧性的结局印证着人性的魔变。更令人唏嘘、感慨的是,这两个具足了“杀人狂”特质的大学生,不仅头顶着“名牌大学”的光环,并且还被亲友、师长冠以“优秀”之名。

比如北大的这位,不仅荣获“三好学生”的称号,还得到了大学授予的“廖凯原奖学金”。“高中和大学成绩都非常好”,GRE成绩“惊人的高”,“母亲一直以儿子为荣”。此外,他给人留下的印象也不坏。从“为人和善”、“乐于助人”、“找他帮忙都很热情”的评价中,我们或能感觉到这名学生不但智商高,情商也不低。再看那位南京名校的毕业生,“从小就成绩优异”,“极度好学”,“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他还对哲学、文学等有着浓烈的兴趣”,“曾经对公安民警的各类破案技巧、办案心理进行过相应的研究与学习”。从这些描述中也显然可见,这名罪犯同样是一名有知识、有文化的“高智商”。

事实上,翻开过往,我们或许会更加惊惧的发现,拥有高智商、就读于普通乃至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曾犯下的杀人惨案并不只是今时今日的这两例。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刑事案件就曾使得举国震惊;2009年,吉林农业大学某学生只因室友打呼噜影响自己休息而将其杀害在宿舍中,后被称为“吉林马加爵”;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某学生在撞到人之后,非但不施救,反而将其连刺数刀,最终导致受害人死亡;2013年,上海复旦大学某研究生投毒杀害室友。

这些从未停止过发生的蓄意杀人案似乎总在促使人们反思,中国的大学何时成了培养“杀人狂”的暗黑之地?这些凭借着高智商以及勤奋好学跨过每年居高不下的录取分数线的幸运儿,为何会在高等学府的求知过程中,升起杀人这种恶念与冲动,甚至最终能将其付诸行动?想来令人匪夷所思,古往今来,求知之路都是一条诉诸理性的正途,而如今这些大学里的骄子们,却踏上了一条旨在宣泄私愤、诉诸暴行的非理性之路,一条绕不开“杀人偿命”之理的不归路。

反观之,我们不禁发现,如今的大学或许早已不再是追求真理、诉诸理性、传承精神的神圣殿堂。如今,越是名声响亮的大学,似乎越注重与物质利益的对接、与社会关系的联络。越是知名的学者、教授,似乎越有着深厚的官方以及社会背景,往往头衔诸多,更容易名利双收。大学被冠以“名牌”的价值,并不体现于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充满着高尚道德的人性的培养,而只是功利性的被衡量于经济利益的得失之间。因此,这一理念下教育出来的学生除了对金钱、名利以及个人所求充满了无限欲望之外,根本就不会顾及其它。

而他们心中无限膨胀的欲望,最终使其无暇明辨是非,无暇分辨善恶。更重要的是,在尝到用知识换取利益的甜头之后,知识中蕴藏的真理便永远不再被提及,对生命的关爱、对道德的重视,更成为了完全可抛之脑后的无用之理。再加上中共治下社会浮躁与暴戾之气弥漫,这样的环境,学生变身“杀人狂”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郑贻春:马加爵罪案启示录
梅酉:谁是马加爵现象的幕后黑手?——中共
马加爵日记曝光 突显寒门子弟早熟
女大学生自曝杀大款碎尸的理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