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月:《出租车司机》的姐妹篇《挖掘机》——良知能否抗拒邪恶?

人气 8876

【大纪元2017年10月08日讯】讲述韩国军政府血腥镇压1980年光州民主运动事件的韩片“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大陆翻译片名为“出租车司机”),8月上映后不久,北京网信办下令,查删所有相关介绍、百科、影评、推荐等文章。目前该片在大陆各大搜寻、电影、新闻网站以及微博的相关讯息几已全遭下架。

《出租车司机》由真人真事改编,讲述1980年韩国时任总统全斗焕暴力镇压光州学生民主运动的故事。主人公金万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从不愿关心政治,不赞同学生争取民主,到为了挣钱,拉德国记者到光州,之后亲眼目睹光州的警察军人开枪镇压大学生和市民,明白真相后的金万夑协助记者拍下真实的影像,成功带出光州昭告于世。

该电影背景与讲述的故事与28年前的北京“六四”事件很相似,由此引发大陆民众共鸣,也触动了中共的敏感神经。

笔者则想到了另外一部同样以光州事件为角度的韩国电影——《挖掘机》。 《挖掘机》在韩国的影评网站上,民众普遍给出了比《出租车司机》更高的评价。

如果说《出租车司机》引起了观众对那段历史的回忆,那么《挖掘机》则聚焦了光州事件中的最需要一个国家共同反思的——那些开枪的士兵。如果说《出租车司机》展现的是极权统治下人性的反抗与挣扎,而《挖掘机》则揭露了人性道德的集体冷漠。

该片以光州事件退役戒严军兵长的视角,讲述了该事件后20年,既是加害者又是被害者的镇压军人们的生活,及该事件带给人们的后续影响。 《出租车司机》是呈现的是悲壮的现实主义,《挖掘机》则不断的拷问我们的良知。

《挖掘机》是一部兼备思想与美学的独立电影。影片中甚至很少用到配乐,只是简短有力的台词,令观众直接听到看到的,是一场振聋发聩演讲,直指人心。影片里的主人公,几乎一直在追问每个当初的加害者与被害者,同一个问题:“你当初为什么要派我们去那里?”每个人都几乎无奈的说是来自上级的命令,从普通士兵、团长、师长、大将、一直追问到总统。 这么大的历史事件,真的难道只是总统一个人的错?当泯灭人性的罪恶得以横行,吹灭良知的,是一个人的噤声,还是所有人的噤声?

影片中那些开枪的士兵,其实只是冰山的一角,而沉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又有多少被人们关注?他们当初为什么选择开枪?他们当时内心在想什么?他们后来有无后悔?他们所做的事情,包括那些告密、批斗、杀人,甚至大屠杀,在当时的环境下,也许他们的借口是无奈、怕会被惩罚、或者觉得不会被判有罪,但是在这种看似道德中立、合法的纵容中, 没有一个人可以最终在道义中得到原谅。

当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的作者)面对艾希曼,发现这个罪犯表现出来的,令人震惊的“平庸”,好像艾希曼只是一个尽职完成上级命令的普通军人,尽管他在纳粹体系中扮演这一个杀人机器。但是当时的法官宣布,艾希曼杀人行经绝不是平庸,是罪恶。

无论是希特勒统治下的军人艾希曼,还是《挖掘机》中光州事件里开枪的士兵们,他们都是一个个犯下弥天大罪的犯罪者,同时,他们又是一个尽责的父亲、丈夫和一个恪尽职守的公务员,甚至还是某个领域里的“好人”。 他们有父母、有妻儿、 追求自由与幸福,但是,你能说这些脱下军装后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的, 用子弹、鞭子、毒气等残忍手段折磨自己同胞、折磨那些手无寸铁的父亲、妻子和婴儿的,不是刽子手吗? 有些罪恶可以通过惩罚,然而有些罪恶,已经超越了世间伦理, 会拷问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导演在剧中直接拷问的,正是每个人的道义良知。

当恶魔的疯狂胁迫了人性的的弱点,当反对者的声音得不到回应而遭到封杀, 比极权统治更可怕的,正是那些执行者、配合者、默许者的群体麻木不仁。良知在那时候,闭上了眼睛,吹灭内心道义呼喊的,不是嚣张的邪恶,正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片沉默。

每个普通公民的心里可能都潜藏着一个罪恶的刽子手。只需要在那些“由一小撮犯罪者”行恶时保持沉默。 如果一个官员,不把自己首先当做是一个人,而只是把自己当做是某一个体制中的工具,以为犯了罪行就可以被免责,如果人人都这么想,那么,将来恐怕整个人类会排队出现在历史的被告席上 。对罪恶的沉默即是同罪。

然而,仍然有些人能够选择不认同、不执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性中对其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质疑。而这种质疑,源于良知的思考能力。这种独立思辨的能力,能让一个人在整个国家都陷入疯狂时依然保持着清醒。

优秀的民族,始终不曾停止对历史的反思。《挖掘机》是这样的电影,用直接坦荡的追问指出曾经的错误。

没有什么能逃过时间的最终审判。面对大是大非,永远不要闭上良知的双眼。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新闻
赵健:国家的命运总是在广场上被决定
今年韩国最好的电影来了 
高天韵:韩国为德国记者树碑 大陆出品404
剧情似“六四” 《出租车司机》被封杀的背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