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乐舞诗、词、曲、赋精华赏析

乐舞文学赏析:唐诗.幸武功庆善宫

作者:仰岳
唐 女乐舞俑。(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8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唐诗幸武功庆善宫

唐太宗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1】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2】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3】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4】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5】

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㮰。【6】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7】

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8】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9】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10】

参考注释

明代浙派画家石芮作《轩辕问道图》卷,描绘黄帝在崆峒山问道广成子。(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1】寿丘:古地名,在今山东曲阜东北,传说是黄帝的诞生地。丰邑:沛县丰邑是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

【2】予:我的意思。累圣:历代的圣王们。悬弧:降生。依古代尚武风俗,生男孩通常会于门左侧摆放弓箭。兹:这里,指庆善宫。

【3】弱龄:年幼时。运改:时运更替,此指隋末战乱,隋朝将亡唐代将兴。郁:思考。匡时:挽救动荡的局势,使其转危为安。

【4】指麾:指挥的意思。八荒:八个方向上遥远的地方。怀柔:招来四方诸侯使之归附。夷:平。

【5】梯山:以梯登上高山,比喻经历艰险遥远的路程。款:恭顺。驾海:乘船渡海。来思:归来的意思。

【6】单于:汉时匈奴对其君长的称呼,这里泛指四方部落首领。武帐:置有兵器的帷帐,帝王或大臣所用。日逐:匈奴王号,位次于左贤王。卫:保卫。文㮰(pi):有花纹的屋檐前板。此二句指四方蛮夷臣服。

【7】端:正。扆:帝座后的屏风。朝:臣下见君王。四岳:四方诸侯,这里泛指臣下。百司:诸执事,文武百官。

【8】霜节:初秋时节。轻冰:薄冰。水湄:河岸,水边。

【9】芸黄:形容花草黄色鲜艳。《诗‧小雅‧苔之华》:曹之华,芸其黄矣。芸:芳菜也。贾思勰引仓颉解诂曰:芸蒿似斜蒿,可食。沈括曰:今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其叶极芬香,古人用以藏书辟蠧,采置席下,能去蚤虱。禾颖:带芒的谷穗。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10】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乡宴:乡里的宴会。大风诗:指《大风歌》,汉高祖刘邦所作。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刘邦)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情,泣数行下。

参考译文

寿丘是黄帝的诞生地啊!酆邑是汉高祖的发迹之地啊!
我承袭着历代圣王的天命,诞生在这个庆善宫中。
年轻时遇到了改朝换代,我举着宝剑思考着如何挽救这动荡的局势。
我指挥着大军平定天下,四方万国诸侯都归附于我。
海外偏远的小国都不惜经历着艰险遥远的路程,要来与我邦结缘。
异族部落的单于王、日逐王们都臣服于我,愿守卫大唐的边疆。

明仇英画《帝王道统万年图》册:黄帝。(公有领域)

我在皇城大殿接见臣下们,以无为之治领导著文武百官。
转眼间秋天到了,景致宜人,河岸间结着薄冰。
放眼望去原野上开满了七里香,黄花是如此鲜艳,皇城四周的农田结满稻穗正丰收。
我在乡间与父老乡亲们一同欢乐,此时此刻如同汉高祖回乡唱着《大风歌》。

题解及赏析:

唐太宗画像,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南薰殿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作者:唐太宗(公元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君主,他留下的文治武功为历代君主的典范,史称“千古一帝”,他缔造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时期之一。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到了庆善宫(今陕西武功西北),这里是他的诞生之地。太宗故地重游,感慨万千,他在酒席上即兴赋诗,之后由太常博士吕才制成乐曲,称为《功成庆善乐》,并编制了舞蹈,又称《九功舞》。

此舞为文舞,由六十四名儿童表演。舞者头戴进德冠,身穿紫色宽袖的袴褶服,黑发皮履,其动作安徐飘逸,闲静幽雅,象征着唐太宗文治天下的德行。

唐太宗时期的国家庆典等重要日子,都要表演《破阵乐》及《庆善乐》两个舞蹈,这是唐代最重要的乐舞之一。

《新唐书‧礼乐志》:太宗生于武功之庆善宫。贞观六年,幸之。宴从臣,赏赐闾里,同汉沛宛,帝欢甚。赋诗,吕才被之管弦,名曰《功成庆善乐》。以童儿六十四人,冠进德冠,紫裤褶,长袖漆髻,屣履而舞。

《旧书‧乐志》曰:庆善乐,太宗所造也,名九功之舞。舞蹈安徐,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乐也。冬正享燕及国有大庆,与七德舞偕奏于庭。

《乐府诗集》:唐功成庆善乐舞辞。一曰九功舞,殿庭朝会所奏文舞也。

《太平广记》:《破阵乐》。被甲持戟,以象战事。《庆善乐》,长袖曳屣,以象文德。

这诗的开头连续用了远古黄帝时期及汉朝两个治世发源地为开端,接着陈述自己身负天命一统江山后文治天下、四夷来朝的历史。太宗以无为之治统御文武百官,众臣均尽忠为国不敢懈怠。

诗的最后三段描述了一个丰收的场景:初秋时节,河水渐渐结冰,田野中盛开着七里香,农夫们庆祝丰收。太宗带着群臣返回故里与乡亲父老同乐、闲话家常。这一切如同当年汉高祖刘邦回乡唱着大风歌。

幸武功庆善宫》仅一百字就道出了大唐文治天下、万国来朝、百姓安居乐业的历史,并能和声、配舞流传于世。

刘邦的《大风歌》隐约中透露着苍凉,流露出帝王基业能否长保的忧心。汉初天下虽定却是危机重重,英雄韩信蒙冤而死,内有外戚权臣之乱,外有匈奴外患之忧。相比之下太宗治理的大唐却是空前盛世,也是在这一年,太宗释放近四百名死囚回家过年,之后全数归来无一逃离。

太宗给百姓的是道德教化,天下人皆重德修善,归于大道,合于自然,他文治天下的理想在这首诗中表露无遗。@*#

点阅【中国乐舞文学赏析】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 我在花丛之下摆放着一壶美酒,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亲友陪伴。我举起酒杯邀请天上明月共饮,在月光下映着自己身影就这样成了三个人。可惜明月不懂得我独自一人饮酒之乐,而影子也徒然伴随在我的身边。
  • 舞蹈家们头戴着金花装饰的折风帽,骑着白马在台上徘徊漫步。挥舞着宽广的衣袖姿态潇洒优美,就像猛禽海东青般翩翩飞来。
  • 我知道只有深刻了解礼乐含意的人才能创作新的礼乐,能了解礼乐种种仪式的人才可说明礼乐的规范。能创作礼乐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称之为“圣”,能说明礼乐规范的人,如子游、子夏、季札称之为“明”。
  • 《七德舞》起源于《秦王破阵乐》,是唐代最著名的一部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宫廷乐舞。是基于原唐初军歌《破阵乐》发展而来。贞观七年,唐太宗亲制《破阵乐舞图》,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正式更名为《七德舞》。
  • 长安到吐蕃的行程路途极为荒凉,接连半个月都难以见到行人,路途中难得见到一年四季盛开的花。 我弹奏着琵琶,其声低沉抑郁,难掩心中的伤悲。短促的节奏围绕着公主华美的衣服,清亮的声音充满了翠羽装饰的帷屏。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其中“鸥鹭忘机”典故出自《列子‧黄帝》,也作者的修行感悟。白居易《放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辨物如此,识人亦然,不仅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还因此而衍生出了其它名句。如“路遥知马力,岁久见人心。”
  • “巴山夜雨涨秋池”言外之意是说,本身秋天因为天时的关系,河水开始上涨,河道开始畅通,就让人有想回家的冲动,更何况是因夜雨河水都上涨了,河道已经畅通,能不想念吗?而第三第四句中重复“巴山夜雨”四个字,是为了说自己在这个时候最想家。《唐诗绎》评曰:“于寄诗之夜,预写归后追叙此夜之情,是加一倍写法。”
  • 宋玉、杜甫等先贤,将落泊生涯化为优美的诗篇。让我们后人在拜读了这些诗篇后,领略了有可说道的、有可借鉴的、有可受益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重新演绎、弘扬给现今的世人。正如北宋‧欧阳修《感二子》诗中写的:“英雄白骨化黄土,富贵何止浮云轻。唯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
  •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缸。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苏诗诗中的熏香可不是为了所谓的“附庸风雅”,用篆香及木炭隔火熏香,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用木炭火熏香,香气的能量场是纯阳的,吸到肺部后,阳气足。古代将病毒、细菌通称为病气、邪气,它们是属阴的。所以,用传统的方式熏香,就能防止一些流行性的疾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