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诏令.颁示礼乐
唐太宗
先王之辨方正位,体国经野[1]。象天地以制法,通神明以施化[2]。乐由内作,礼自外成[3],可以安上治民,可以移风易俗[4]。揖让而天下治者,其惟礼乐乎[5]!固以同节同和,无声无体[6],非饰玉帛之容,岂崇钟鼓之奏[7]!!
日往月来,朴散淳离[8],淫慝以兴,流湎忘本[9]。鲁昭所习,惟在折旋[10];魏文所重,止于郑卫[11]。秦氏纵暴,载籍咸亡,汉朝修缉,典章不备[12],时更战国,多所未遑,雅道沦丧,历兹永久[13]。
朕恭承明命,嗣膺宝历[14],惧深驭朽,情切纳隍[15]。凭宗庙之灵,资股肱之力[16],上下交泰,遐迩乂安[17]。率土阽危,既拯之于涂炭[18];群生遂性,思纳之于轨物[19]。兴言正本,夕惕在怀[20]。盖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21],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22]。朕虽德谢前王,而情深好古[23]。伤大道之既隐,惧斯文之将坠[24],故广命贤才,旁求遗逸,探六经之奥旨,采三代之英华[25]。古典之废于今者,咸择善而修复;新声之乱于雅者,并随违而矫正[26]。莫不本之人心,稽乎物理[27],正情性而节事宜,穷高深而归简易。用之邦国,彝伦以之攸叙[38];施之律度,金石于是克谐[29]。今修撰既毕,可颁天下,俾富教之方,有符先圣;人伦之化[30],贻厥后昆[31]。
参考注释
[1]太宗为教化子民亲自下《颁示礼乐诏》。依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颁布施行。
辨方正位: 树立思想体制,辨别四方,以正君臣之位。
体国经野:体:划分;经:丈量。此句泛指创建与治理国家。《周礼.天官.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高官分职,以民为极。”
[2]象天地:取象于天地。《周易.系辞下》: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3]内:内心,内在行为。外:外在动作,应对进退。《礼记.乐记》:“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
[4]安上治民:教导人民恭敬和顺。移风易俗:改善不良的风俗习惯。《孝经》: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5]揖让: 作揖及谦让,是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这里做为人民互相礼让,太平治世的场景。《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
[6]同节同和: 顺应天地节日、气数。《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无声无体:意即礼乐之原理:三无之意。《礼记.孔子闲居》:“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孔颖达 疏: “非有升降揖让之礼,故为无体之礼也。”
无声:达到心中的平和,而不需以声音来表现。
无体:发自心中的敬意,而不需动作仪式来表现。
无服:真心表示对人的悲悯与同情,而不是因为关系亲近。
[7]非饰玉帛之容,岂崇钟鼓之奏:并非华美的器物,或者演奏宫廷、庙堂的乐舞这一类形式就把它当作礼乐的根本。
《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8]日往月来:形容岁月流逝。《周易.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朴散: 淳朴之风消散。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王琦 注:“朴散,谓淳朴之风散失也。”
[9]淫慝:邪恶。汉 刘向《说苑.政理》:“后宫不荒,女谒不听,上无淫慝,下不阴害。”流湎:放纵无度。《礼记.乐记》:“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
[10]鲁昭:鲁昭公,鲁国之二十四代君主。任内时期大权旁落由“三桓”把持朝政,最后发生了“斗鸡之变”,鲁昭公因此逃到齐国。
折旋:一种行礼的动作、礼仪的步伐。《韩诗外传》卷一:“立则磬折,拱则抱鼓,行步中规,折旋中矩。”鲁昭所习,惟在折旋。应是指鲁昭公已有失礼法而只注重“周旋”等仪节形式的意思。
[11]魏文:魏文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经济。魏文侯为人好学,经常向孔子的弟子子夏请教学问及音乐之道。
郑卫:泛称淫靡的音乐。《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12]修缉:编纂整理。唐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贞观初,敕秘书丞令狐德棻、秘书郎岑文本,共加修缉,定为《周书》五十卷。典章:制度法令等的统称。”
[13]未遑:没有时间顾及;来不及。雅道: 正道;忠厚之道。历兹:到现在。
[14]明命:成其教命。《诗.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马瑞辰 通释:“《尔雅.释诂》:‘明,成也。’明命犹言成命,谓成其教命使布之也。”嗣膺:继前人而当受。宝历:国祚,皇位。
[15]驭朽:喻帝王治国,艰险不易。《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孔颖达疏:“我临兆民之上,常畏人怨,懔懔乎危惧,若腐索之驭六马。索绝则马逸,言危惧之甚。”
纳隍:出民于水火的迫切心情。唐 陆贽 《论淮西管内水损处请同诸道遣宣慰使状》:“傥宏善救之心,当轸纳隍之虑。”
[16]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之处。股肱之力:形容做事已竭尽全力。
[17]交泰:指君臣之意互相沟通,上下同心。遐迩:远近。乂安: 太平;安定。
[18]率土:普天之下,四海之内。阽危:临近危险。涂炭:喻极困苦的境遇。
[19]群生:一切苍生。遂性:顺应本性。轨物:规范;准则。《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轨物者也。”杜预注:“言器用众物不入法度,则为不轨不物。”
[20]兴言:明白告诉(用于上级对下级)。
晋 左思 《魏都赋》:“圣武兴言,将曜威灵。”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王于兴言,阐肄威棱。”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陛下所以负扆兴言,思清敝俗者也。”也可指心有所感,而发之于言。
晋 陆云 《答兄机》诗:“衔思恋行迈,兴言在临觞。” 明 杨慎 《圣泉篇赠韩石溪》诗:“荒涂欣良会,兴言遂成篇。”
正本:端正其本源、根本。夕惕:小心谨慎。在怀:放在心里,不能忘怀。
[21]盖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意思应为,只有深刻了解礼乐含意的人才能创作新的礼乐,能了解礼乐种种仪式的人则可说明礼乐的规范。出自《礼记.乐记》: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郑玄注解 述:谓训其义也。
[22]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意思应为:能创作礼乐的人称之为“圣”,能说明礼乐规范的人称之为“明”。出自《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郑玄注解 作:作者谓之圣,禹、汤、文、武、周公是也。明:述者为之明,游、夏、季札是也。
[23]谢:不如。好古: 谓喜爱古道、圣贤之嘉言懿行。《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4]大道:礼乐的正道;指最高的治世原则。《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斯文: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将坠:将要衰亡。
[25]遗逸:隐居避世的高人。奥旨:奥义;要旨。三代:夏、商、周上古时期。英华:美好、精粹的人或物或上者之德行教化。
[26]新声:郑卫之音,民间俗乐。
[27]稽乎物理:考察事物的道理、规律。
[28]情性:本性。事宜:事情的道理。简易:简单易行;不烦难。彝伦:常理;常道。叙:秩序次第。整句为安定邦国的原理与社会秩序。
《书.洪范》:“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29]律度:音律的法度标准。金石克谐:使庙堂之乐能谐和。
[30]富教:使人民富足,并加以教化。《论语.子路》:“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尊卑长幼之间。《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 舜 )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31]贻厥:指留传;遗留。《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后昆:子孙,后嗣。
参考译文
先王树立思想体制,辨别四方、正君臣之位治理国家。体悟天象,了解神的旨意并用之以教化天下众生。
礼乐的教化由人的内心而发,表现在外就可以使人民恭敬和顺,改善不良的风俗习惯,人民互相礼让而天下大治,不正是因为礼乐的功用吗?
仅仅追求那些如外交礼仪上出现的华美器物,或是那些在宫廷、庙堂演奏的名贵乐器,不能当作礼乐的根本;像孔子所说的,顺应天地节日、气数,恢复礼乐的三无原理才是礼乐的根本。
岁月流逝,物换星移,上古淳朴之风日渐消散。邪恶逐渐兴起,人民放纵无度,忘了自己的根源。春秋时期的鲁昭公安于逸乐、只注重“周旋”等仪节形式,最后大权旁落,最后亡命齐国。战国的雄主魏文侯也不免沉溺于淫靡的音乐。到了秦朝秦王演绎暴的文化,上古的典籍也因此损失亡佚。汉朝开始编纂整理典籍,但仍不够完备充分。因为前面又经历了战国时期,各国攻战不断,没有时间顾及文化典籍及教育,所以忠厚之道也逐渐散亡至今。
我继位为王,承袭上天教化之命,戒慎恐惧地了解这艰险不易,出自救民于水火的迫切心情。依靠着先王、圣贤们给我的保佑,竭尽全力尽己之能。与臣下之意互相沟通,上下同心希望天下百姓能太平、安定。然而普天之下正临近危险,处在困苦的境遇。我要思考着如何让一切苍生们可顺其本性规范。
我一直想明白告诉人们如何端正其本源,回归做人的根本。这件事我一直小心谨慎地放在心里,不能忘怀。我知道,只有深刻了解礼乐涵义的人,才能创作新的礼乐,能了解礼乐种种仪式的人,才可说明礼乐的规范。能创作礼乐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称之为“圣”,能说明礼乐规范的人,如子游、子夏、季札,称之为“明”。
我的德行虽然不如前代圣王,但是我非常喜爱传统文化及圣贤们的嘉言懿行。我感叹礼乐的正道,亦即最高的治世原则,即将逐渐消失隐没,担忧圣贤的礼乐教化、典章制度将要衰亡。
所以我大力要求朝中的精英贤才们去发掘隐居避世的高人,研究六部儒家经典的奥义,并探寻夏、商、周上古时期精粹的文物、书籍。发现古书、文物在流传中有损坏、残露不全的要选择好的设法修复。民间俗乐若有进入宫廷、混乱雅乐的,就要找出错误之处给予修正。这一切都要以教化人心为本,并仔细考察事物的道理、规律,以归正本性、合于事情的道理为主。使高深的道理简单易行。将此道用之于安定邦国,那社会秩序就会恢复;如用之于音律的法度标准,那庙堂之乐便能谐和。
修订好礼乐的制度后,就可颁布天下施行,使人民富足,并加以教化,才能符合上古圣王留下的人伦关系的规范,并且流传于后世子孙。
题解及赏析:
《颁示礼乐诏》作者唐太宗(公元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即位后改年号为贞观,他缔造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时期之一。
唐太宗是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君主,他留下的文治武功为历代君主的典范,史称其为千古一帝。
此文为帝王诏令,俗称为“圣旨”,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亲政、殡天、继承大统等宗室要务,与国家重大灾变、重大革新或隆重庆典时,诏告天下所用之文书。唐代诏令一般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颁行,但都是由帝王之名义所发,部分由皇帝御笔亲书。
《颁示礼乐诏》为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为教化天下臣民百姓所发,内容充分表现了唐太宗的礼乐思想。
文中开始就说明了帝王的任务在于体悟天象、教化天下众生,而礼乐的教化是其主要方式。然而礼乐的教化不仅是外在华美的表演形式,重点在礼乐的内涵。
文中叙述了秦汉之后历代礼乐散亡,而太宗心怀天下子民,无时无刻不想着要如何恢复上古圣贤留下的礼乐教化,他广求天下贤士,修订雅乐、文物,又命孔颖达等二十余位名士奉敕编撰《五经正义》,除去混乱害人的邪说,化繁为简。而在礼乐的制度完成后,将之施行于天下,并永久流传于后世。
此文诚恳朴实,多处引用《乐记》、《论语》、《尚书》等经典,无太多的华丽词藻修饰,太宗想尽己之能让天下百姓回归正道之心,在此文表露无遗。@#
点阅【中国乐舞文学赏析】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