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
唐太宗
半月无双影,全花有四时【1】。
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2】。
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3】。
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4】。
空余关陇恨,因此代相思【5】。
参考注释
【1】:半月:半个月,喻时间长久。双影:同行的行人。四时:一年四季。
【2】:摧藏:奏乐时抑按的动作,引申为悲痛的心情。掩抑:琵琶声低沉抑郁。
【3】:促节:短促的节奏。翠帷:翠羽装饰的帷屏。
【4】:驶弹:快速地弹奏着。钏:手镯。
【5】:关陇:关中和甘肃东部一带的地区(丝路)。
参考译文
长安到吐蕃的行程路途极为荒凉,接连半个月都难以见到行人,路途中难得见到一年四季盛开的花。
我弹奏着琵琶,其声低沉抑郁,难掩心中的伤悲。短促的节奏围绕着公主华美的衣服,清亮的声音充满了翠羽装饰的帷屏。
弹着弹着进入了快板,音如疾风,慢板如玉镯相击的清脆,琵琶的声音渐渐留白、惆怅。作为父亲难以承受女儿将离别千里走上丝路的哀愁,就让这一曲琵琶代表我对公主的思念。
题解及赏析:
作者唐太宗(公元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即位后改年号为贞观,他缔造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时期之一。
唐太宗是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君主,他留下的文治武功为历代君主的典范,史称其为千古一帝。
这首诗作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当时唐太宗以宗族之女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临行前为公主送行之作。
此诗的背景是吐蕃王松赞干布求亲的历史故事:在盛唐时期西方的吐蕃日渐强盛,其主松赞干布雄霸一方,他衷心仰慕汉地文化,希望能受到东方圣王唐太宗的文明教化,于是派出使者赴长安请求和亲,但未获太宗的认可。
松赞干布见求婚未果,便率军征伐吐谷浑。并屯兵于松州只围不打,愿让唐太宗认可他的实力,太宗听闻松州遭围,便立即派兵征讨,大败吐蕃。松赞干布战后遣使进献黄金五千两,珍玩数百以谢前罪并再次恳请婚约。唐太宗见松赞干布一片赤诚,同时为了教化西藏地区,所以答应了吐蕃请婚的要求。
唐太宗以宗族之女文成公主入藏和亲,随行带的除了金银珠宝外,更带了数百卷传统文化经典、佛像、佛经、艺术品、药方及各类谷物种子等。文成公主人如其名,在西藏地区留下了中华文化的种子,与丈夫松赞干布一同于藏区洪传佛法、护持正教,驱逐异端邪说。
这首五言诗全文清新自然,朴实诚恳。没有华丽的辞汇,即使没有深厚的古文素养也能体会其中的情意。
全诗的核心在最后一段“空余关陇恨”的“恨” 字,此字有怨、遗憾之意,但在全文中却未有怨恨意涵,但为何用此字呢?这就要由此诗的主题琵琶乐器谈起:
琵琶是中国传统的乐器,音色纯净自然,时而高亮,时而委婉低回,中国历代有无数悲壮、凄美的故事流转在琵琶的四弦之间……。
二千多年前汉武帝在位时期,乌孙王昆莫决定臣服请求和亲,武帝让宗室之女细君公主嫁予乌孙王。公主西行千里,为寄托思念之苦,将筝、筑改为可一手抱起的乐器,以便随时吟唱故国歌谣,抒解相思之苦,这乐器据说就是琵琶。
到了汉元帝时期,匈奴王呼韩邪单于至长安拜见元帝请求和亲,汉元帝应允让王昭君及五位宫女出塞。王昭君离开中土前望着塞外漫天黄沙,随手弹起琵琶即兴奏出《出塞曲》,寄托了浓厚的乡愁和一丝憧憬,其声催人泪下。
这个“恨”字体现了作为父母爱护女儿,舍不得女儿出嫁的复杂心情。也让人体会了唐太宗这位伟大帝王在严肃的威仪下深情的一面。@*#
点阅【中国乐舞文学赏析】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