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转动台湾】顶风的乡愁 口湖海乡和他们的故事

口湖海岸线沧桑地貌——宜梧滞洪池,海水来了,就住下了。(吴雁门/大纪元)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8年07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吴雁门台湾报导)口湖系西滨海岸线上的一个小渔乡,在国境之西。明末清初,先民渡海来台,经俗称“黑水沟”海流强劲的澎湖水道,复前行40海里,蹈海而来的海客欢声呼叫:看见陆地了!

海啸痛史  族群集体创伤烙印

这片漳、泉人士入台湾最先接触到,后来被称为“口湖”的炎荒之地,犯难登岸的“罗汉脚”们,有人就顶着灰濛濛的东北季风,选择于此落地生根;更有人越过牛挑湾溪,与先前从笨港溪出海口,溯溪而上,在10里外“水漆林”、“笨港”两地舍舟上岸的先民聚居屯垦。

口湖、水林和北港3个乡镇,日月更迭,逐渐形成目前164线道共同生活圈;生活圈内居民普遍存有金湖地区海啸而后衍生瘟疫,造成“万善同归”的创伤性事件集体记忆。

清道光25年(1845)阴历6月7日始,连着5天狂风暴雨肆虐,牛挑湾、笨港二溪溪水暴涨决堤,与汹涌大潮包夹灌入沿海村落,9个村庄灭顶,土厝崩泥、船筏尽没,官方估计罹难者有2,300人,疫病接踵而至,生民又添浩劫。

每年6月8日,几无例外的,海天总是阴着脸飘起雨来,而在澎湃的潮声中,乡公所、万善祠与社区文化团队规划的金湖“水藏祭”,渐演为海村民俗文化盛典;是日,旅居在外的游子,都会返乡团聚,同时参与此具有特殊意义的祭典活动。

海村人黄金城〈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举目有山河之异。(吴雁门/大纪元)

创伤事件成为历史故事,在口湖海乡转型的新文化层里,更有许多人以积极正向的心态,在逆境中找出路,默默地注入了珍贵的人文元素。

风头水尾一方人 他们顶风行船

/民主先驱李万居
台湾民主先驱李万居(1905~1966),口湖乡梧北村人。19岁时,于堂兄李西端协助下,赴上海求学;23岁进入巴黎大学文学院,攻读社会学。1945年由重庆返台,接收日据时期之《台湾日报》,后更名为《新生报》,担任发行人兼社长。

诗人李丁红推崇李万居是大格局的政治人。(吴雁门/大纪元)

“中华民国传统诗学会”理事长李丁红与李万居同村,受业于李西端,青少年期经常听他兄弟俩月旦时政。他盛赞李万居特具文人风骨,属于理念型与大格局政治人物,以高票连任4届省议员,质询内容每涉及民主人权、中央民代改选、政党政治等敏感议题。

1947年创办《公论报》,重视副刊文字,同时也鼓吹其政治理念,屡触禁忌,发行14年间,多人系狱,最后被迫交出经营权。李万居为媒体人与政治工作者,顶风行船,对台湾的民主化有启迪之功。

/试管婴儿权威李茂盛
台中市茂盛医院是治疗不孕症的研究型医院,患者来自全球36个国家,至2017年,活产试管婴儿超过万名;这位在人工生殖医学上,取得卓越成就的李茂盛院长,是口湖乡梧南村人。梧南村、梧北村就一条村路之隔,他与李万居是同个家族,并深受族长的民主思想启发。

试管婴儿权威李茂盛院长。(茂盛医院提供)

“小学6年中,未曾穿过鞋子!”“小五时立志要当个医生,却被认为是做白日梦!”后来,李茂盛不仅当上医生,获得博士学位,更成为治疗不孕症的权威。“借上帝之手,补人间缺憾”,他造福无数患不孕症夫妇,更挽救了许多濒临崩解的家庭。

从童年至成为名医,吃苦、挫折与考验,一样也没少过,遂锻炼出他坚韧的个性来。接受媒体采访,一忆及兄弟姊妹工作供他念书的往事,总是激动莫名。李茂盛提携族中晚辈,积极参与家乡事务;李万居栽培子侄,关心台湾民主化进程,饮水思源不忘本,正是海乡人的本色。

/人文导师吴继钊
“汪洋中的一条船”书中主人翁,郑丰喜克服身障与逆境奋发向上及和吴继钊女士的爱情故事,感动、激励了千万台湾民众。台湾民众透过生命斗士郑丰喜,认识了在地平线下方的口湖。遗孀吴继钊执教口湖国中,2004年退休后,全心力投入“财团法人郑丰喜文化教育基金会”慈善工作。

郑丰喜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吴继钊。(吴雁门/大纪元)

基金会设立于1977年,其成立与运作过程,唤起国人对身心障碍者权益的关注。她带领基金会设置身障学生奖学金、辅导身障者技艺训练、促成云林县滨海儿童关怀中心、推动环保巧手艺术、成立乌麻园慈善工作队、义卖书展……。

我们约在“郑丰喜纪念图书馆”见面,6月炎蒸,海风穿堂入室,漫步回廊间,她神采怡然。当轻声询问,41年来基金会帮助过多少位身心障碍的朋友?她的眸子转为苍茫,略沉思后,悲悯的说:真记不得了!

讨海人的日常 鱼塭、湿地、海洋!

湿地造景。(吴雁门/大纪元)

/类自然生态养殖户何铭辉
鳗苗量剧减后,文蛤成为口湖养殖业最大宗,金湖、台子村地区有400余甲养殖池。何铭辉三代均养殖文蛤,拥有10甲池子,于金湖地区算是大户。

类自然生态养殖家何铭辉。(吴雁门/大纪元)

“一甲池子曾收成4万5千台斤,平常保持在3万余斤左右!”他表示,40年的养殖经验及熟悉类自然生态养殖的知识,他的池子育成率是区域内最高的。“不用药,运用生物链技术,维持池中生物平衡!”依比例混养的虱目鱼、黑鲷、鲈鱼、草虾,是负有维持生态平衡的工作鱼。

他拥有类自然生态养殖的知识,鼓励儿子就读云科大环工所,拟结合实务与学术研究,提升家族养殖专业能力,这是口湖地区养殖业者提升的缩影。

/现代版蚵女翁金绵
翁金绵台子村人,养蚵人家的千金女,嫁与养蚵人,近海作业50年,台湾海峡的潮汐,她再熟悉不过了。站在消波块上,我请教她,会不想出海工作吗?“辛苦就不说了,一天经常要来蚵田两趟呢!”她迂缓的将竹筏拉了过来,还未坐上竹筏,年改后的消极情绪,当下竟然被疗愈了。

现代版蚵女翁金绵。(吴雁门/大纪元)

现代版台子村蚵女,最高纪录曾养过4万余条牡蛎,她喜欢唐诗,当过媒体地方记者,写得一手好文章;写文章的手,能将百斤重的整篓牡蛎,抬举过腰,直送上接驳车。

口湖乡金湖近海养殖─蚵田。(吴雁门/大纪元)

“自己身上充满能量,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她半截身子泡在海水里,指着逐渐消退的海潮,有意无意的,对我说起道法来!

/海乡故事人蔡云珊
远客作口湖一日游,车子导航至“口湖游客中心”,迎接您的会是专案经理蔡云珊,和她准备的“碗公饭”、“艰苦人的风味餐”,菜单展露十足海线人豪迈风格。

海乡故事人蔡云珊。(吴雁门/大纪元)

南北两池,面积达100公顷,有“小明潭”之称的宜梧滞洪池,就在游客中心西侧,小明潭北接成龙、湖口湿地,生态景观丰富。她是咖啡成瘾者,同时也是一位迷恋乡土的导览人员。

宜梧滞洪池,南北二池,水光潋滟,有“云林小明潭”之誉。(吴雁门/大纪元)

蔡云珊的生态保育理念,认同成龙、湖口湿地并非主题乐园,应保持原来地貌,不宜引入破坏式建筑和恒久性装置素材;连结进来的农渔村观光行程,则推荐好好领受乡村生活,渔民挑战气候,艰苦的海上作业及食材故事,均值得记录在玩家的旅行日记里。

/口湖乡乡长林哲凌
口湖有8个养殖区,渔业署认定,半数以上人口从事养殖业,中途补选接手的林哲凌认为,口湖有条件成为渔业重镇,但渔产品极少在本地加工,应设立渔业加工区,辅导业者建立自己的品牌。

口湖乡乡长林哲凌。(吴雁门/大纪元)

产业与观光的结合上,2018年似乎看见了契机,云林县第一次办理龙舟赛场地,选择在宜梧滞洪池,大大的提升了口湖乡能见度。龙舟比赛期间,林哲凌晒了一身黑,他坚定的论述,要将宜梧滞洪池、成龙及湖口湿地、海口故事园区,3处发展成口湖乡具吸引力的景点。

成龙湿地上的舟群,想像着海洋。(吴雁门/大纪元)

地层下陷趋于缓和,宜梧滞洪池、成龙与湖口湿地,转负为正,变身为环境教育与观光赏鸟地标;只是海风和夏潮不解人事,俱拉开嗓门,犹殷勤问讯:海乡人,乡愁还在否?

湖口村外地层下陷地貌。(吴雁门/大纪元)

责任编辑:黄郁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