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锦 文化漫步

【文史】仲秋风月说人生 尽在白露茶水中

作者:允嘉徽
font print 人气: 136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滴如甘露渴人喜,独携天上小团月”这是以前人吟茶赞茶,写下的茶对联。在这昊天高晴,秋气初凉时节,白露微润,明月素光,古人常常煮茶谈心到夜分。谁让白露和明月相系共话秋心?那不就是“白露茶”吗!

“食疗同源”的茶

中国自古就创了茶文化。神农氏尝遍百草教给黎民食物和药方。陆羽《茶经.七之事》引《神农食经》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又引华佗《食论》说“苦茶久食益意思”。这告诉人,茶会让人乐观、做事来劲,又会提神醒脑。这么看来,茶在“食疗同源”的中华文化中,具有开创者的角色。

白露节气启动秋茶的生命力。 (pixabay)

陆羽《茶经》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就说茶适合勤奋朴实、谦和有节制的人,只要啜茶四五口,可以和醍醐、甘露相抗衡。茶可以解郁闷、疏脑疼目涩、舒展肢体,反之饮茶也要懂得节制,否则“莽饮之成疾”。

明人《茶董》拾记,隋文帝生病时,梦见了神人帮他换脑骨,从此就脑痛。忽然他又遇见一为僧人告诉他说:“山中有茗草,服用后应该就会痊愈。”进士权纾听了这事,称赞说:“穷尽心力研究《春秋》历史、演算《河图》探命运,不如得一车茶啊!”1

白露时节白露茶传秋韵

茶是南方嘉树,春茶采摘时节多在清明、谷雨前后。“白露茶”是在仲秋白露节气里采的茶,据茶家说,白露后十天采得的茶才是真“白露茶”。“露从今夜白”是诗圣杜甫的名句,天降白露,再次触动了茶树的生命力。茶树的花季也在这季节陆续启动。但是因为茶树开花会让叶芽生育缓慢、茶菁产量降低,所以一般茶农都会摘除花蕾,把生命力留给茶叶。

小巧的茶之花。因为茶树开花会让叶芽生育缓慢、茶菁产量降低,所以一般茶农都会摘除花蕾,把生命力留给茶叶。 (pixabay)

经过长夏热浪猛烘而荒粗的茶树,得到白露伴秋阳的滋润而悠活,再冒新芽;夜里降落的白露在茶叶上凝聚成珠,滋蔓出白露茶的恬淡芳醇,和润宜秋,赫然是“春风树老旗枪尽,白露芽生粟粒匀”(蓝仁《谢卢石堂恵白露茶》)。秋白露和春黄金芽,各拥茶天地的春秋!

唐代时白露茶就声名鹊起。唐代洪州(今南昌市)西山白露,就以采摘于白露时节而得名,见录于唐人李肇《国史补》:“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唐人毛文锡《茶谱》中集录的名茶,也称赞“洪州西山之白露,味美而淸”。白露茶正是吐露了白露节气的精华,和润清醇解秋燥。

秋天,来一壶白露茶,谈风月说人生。(Fotolia)

明代李东阳《山十首 其三》就是描绘洪州西山白露茶时节,许多茶客驻马西山、带着茶具亲茶吟诗流连忘返的风情:

石桥沙路转逶迤,青草园林白露时。遥望好山频驻马,缓寻流水细吟诗。
梅间客到题名久,云里僧闲出定迟。也识醉翁非爱酒,笔囊茶具自相随。

春茶矿物质多苦锁鲜嫩;夏茶的儿茶素出涩带劲;秋白露茶清醇温和澄淡耐泡。喜爱品味人生、回味人生,莫如汲一壶秋天老水、泡一壶白露茶,回味老故事。仲秋时节,雁字回时,捎来白露茶中明月色。

雁字回时,捎来白露茶中明月色。(fotolia)

茶神陆羽 几世作茶仙

白露茶成了秋天茶盅里的专宠,而让茶在中华文化里升华到仙境高度的尊荣,不能不归功于茶仙陆羽的“使命必达”。陆羽的好友,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耿湋,称赞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见《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真是看透陆羽生命深处。

陆羽是何许人?后人都不知道他的出身来历,如其名“陆羽”所示,大雁把他带到世间。在湖北天门县竟陵城西江上的一座桥畔,鸿雁鸣叫着并用羽翼保护着一个小小孩,直到附近龙兴寺(据唐人《因话录》)的智积禅师来到,然后鸿雁飞了,渐飞渐远!陆羽字“鸿渐”,就是记录了他来到竟陵城奇妙的瞬间。

茶仙陆羽的才德是几世的天赋。《唐才子传》卷三记载陆羽“有学,愧一事不尽其妙”。他专研学问求尽善,穷究事理专注而神入。陆羽的至交好友皇甫冉,称赞他穷究事理的功夫:“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送陆鸿渐赴越序》)。

陆羽在大历八年秋至九年春(公元773-774年)入颜真卿的幕府,参与五百卷类书巨著《韵海镜源》删烦补阙的编纂工作,受到颜真卿敬重。可见陆羽不仅仅善于茶事,他探究的领域宽广、造诣深厚。于今来说,陆羽是研究者、学问家、艺术家,同时又是茶道的大宗师。

元人集锦 卷 赵原 陆羽烹茶图(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智积禅师收养了陆羽,陆羽给智积禅师煎茶展现了专长;这些穿针引线织就茶仙世界的因缘真是巧妙天工。 陆羽研究茶学,不是闭门造车,他登山探涯、溯水攀岩,实地去访茶乡、鉴录名水。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二十四岁的陆羽走避安禄山之乱,从江北游迹到江南的茶乡湖州,从而长驻着手实地研究。在他三十岁时写成了中国、世界第一部茶的专书《茶经》初版。之后,在大历九到十年间,他又补充了《茶经》下篇〈七之事〉,前后历经二十年从而定版了今人所读的《茶经》。其实《茶经》共十章内容仅几千字,可以见到陆羽实事求是、严谨精研的实践。我们现代人谁能有这样的朴素任真精神呢?对于这样专注研究又多才多艺的陆羽,浅陋学究或乡野狂夫都不适于形容他,他就是精行俭德、使命必达的陆茶神。

茶神带着迷雾般的出身而临世,回溯他与茶的因缘,他的天命正就是发扬茶文化!陆羽遗世的著作很少,巧的是世人能看到他的《歌》恰恰表露了精行俭德的心迹:不羡世间荣华富贵、名利权势,就醉心于茶水。竟陵西江一水,淡淡清清、柔柔韧韧连系了他生命的两端,并贯串他的茶人生、茶世界。

《歌》

不羡黄金罍,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代代之人拥有短暂的人生聚散,境如茶花浅沫在水中乍起又倏忽隐去。陆羽的人生之歌实践了茶的精俭精神与华夏道德文化,越久越芳醇。陆羽对智积禅师纯朴的感恩,留在西江一水中;陆羽的一片冰心玉洁,则留在代代清茶里给后人回味,给了后人启迪。

仲秋时节,西风飘飘,白露瀼瀼。赏秋月汲一瓢银河老水、煮一壶白露茶,冰心玉洁好秋味。老友相聚,谈风月说人生,不就尽在茶水中?@*#

注释:

1、隋文帝生病时,梦神人易其脑骨,自尔脑痛。忽遇一僧云:山中有茗草,服之当愈。进士权纾赞曰: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

(点阅花间集锦 文化漫步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端阳节期,浓艳的虞美人迎风招展,不几日勾颈遗恨,楚楚一生转首空。虞美人和霸王项羽留名史记,往事之多少?美人化作碧风去,霸王遗憾事。虞魂怆入苦情花,千年舞草逐梦,绕天涯!
  • 在中华文化中,说“不可一日无竹”也不为过……王徽之、苏东坡、白居易、郑板桥、卫武公,这些历代名人都有与竹子连结的典故,竹德安闲、贞节……
  • 周代《礼记》的〈月令〉写:“仲夏之月木槿荣”,中华民族早就观照木槿。木槿可以吃、可以观、可也兴、可以叹:为何木槿自古以来担任篱笆的角色?中国有怎样的“槿篱”文化?“无宿花”木槿朝生暮落,诗人寄语后人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 莲花超凡脱俗,是花中君子,是凌波仙子,也是高层次生命境界的象征。莲,入世、出凡,成仙、成佛,说尽俗仙的境界。
  • 茉莉原产于印度,可以说在中国之土成名,“南方第一花”称颂茉莉,茉莉“没利”通佛理去利益之心。茉莉花几千年来一香妙用无穷……
  • 在中国古代,“画麟阁”或“入麟阁”代表著作为臣子的卓著功勋或最高荣耀。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杜甫抒怀“志在麒麟阁”。这一典故因何而来?这要从汉宣帝甘露三年说起。那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起辅佐有功之臣,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的图像。
  • 本世纪罕见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记者对日食如此反应?科学研究表明,观看日食可以强烈影响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发原始的归属感。
  • “年”的古字写作“年”,从古来字形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余”,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们共同的祈愿是什么?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事起源于夏朝末年,源远流长。
  • 门楹上挂上春联,将冬天的气氛一转成新春,千门万户立即焕然一新。除夕前,什么时候换上新春联好呢?在中华文化史上,当前的这种遍及百姓家的纸春联是何时开始黏挂的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