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表情符号中的动物,几乎最多就是一两种图案,猴子却有好多种,捂嘴、捂眼睛、捂耳朵,还有一只蹲着不动的。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这些从中国红到全世界的表情符号,源自于孔子的《论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那么,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讲出这“四勿”,他说出这句话的本意到底是什么;还有,这些猴子又是如何成为今天表情符号的一员?
《论语》中的“四勿”
《论语》第十二卷中的第一条,记录了一段孔子与颜渊的对话。颜渊就是颜回,他是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论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孔子,怎样做才算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节,这就是仁。哪天人们都能克己复礼,那天下就能归服仁德了。修仁德,完全在于自己,怎么会由别人来决定呢?
也就是说,修仁德,是每个人自己分内的事,行不行都取决于自己,不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不要指望别人的改变。
后来,颜回又说了:“请问其目。”也就是说,实行仁的具体条例是什么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勿”了,不合乎礼节的不要看,不合乎礼节的不要听,不合乎礼节的不要说,不合乎礼节的不要做。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回说,我虽然不聪敏,也会按照您的指示去做。
“四勿”的内涵
可能有人会想,人们按照“不听、不看、不说、不做”去做,怎么就能成为仁人了呢?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天性都是纯朴善良的,但是所见所闻多了,慢慢就被污染、变坏了。人若能保持一颗纯净善良的心,也就成功了一半。“不说、不做”即是人从实际行动上约束自己,不随波逐流,也不去污染别人。
这标准,人们听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要真能做到的话,是了不起的。
从“四勿”演变为猴子表情符号
在过去几千年里,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整个亚洲地区,包括日本、韩国、越南和东南亚各国。
公元5世纪,《论语》传到日本,其中的“四勿”衍生出这四只猴子的形象。后来,最后一只猴子的姿态不雅观,被省略掉了,以至“四猴”传至西方,就变成只有三只猴子,最有名的为日光东照宫的三猿像。
印度国父甘地也经常提及这三只猴子,使得它们声名远播。2010年,三只猴子荣登了Unicode标准万国码6.0版,从此在国际编码里获得了一席之地。2015年,它们正式加入了Emoji的大家庭。现在,人们于手机、电脑上都能打出三猿的图像。
▼ 相关影片(授权来源:爱丽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