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嘉义市历史建筑林宅修复 工法与设计处处惊喜

人气: 14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0年10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撷璎台湾嘉义报导)能找到修护古迹的人不容易,嘉义市台斗街林宅时敏堂,由国定古迹嘉义城隍庙戏台改建而成,为嘉义市历史建筑之一。日前文化局与林家后代启动修复计划,邀请台南大木作匠师萧胜壬等人,进行桁木抽换和仿作等工程。林宅不仅是典型的中日合并建筑,其正厅屋顶最高主梁处,更画有两面中华民国国旗,可说是见证了台湾历史的变迁。

以ㄇ字型“蚂蝗钉”侧向固定梁柱构件。(嘉义市政府提供)

从事古迹、历史建筑及寺庙修复2、30年的大木师傅萧胜壬说,尚未见过戏台式闽南建筑,同时融入日式建材及工法,相当“有看头”。举例来说,室内中央最主要的四根柱子,又称四点金柱,向外延伸至大门口两侧的廊角柱,原为戏台文武场区。后来因应屋主居住需求调整格局,以日式编竹夹泥墙及抿石子磁砖墙等增加隔间,使得林宅有别于一般闽式住宅风格。

使用日本特有工法“追挂榫”接合桁木。(嘉义市政府提供)

萧胜壬指出,林宅正厅上方两侧木构架,可见以三根通梁、五个瓜筒组砌而成的三角形栋架,又名三通五瓜。其下方有龙头鱼身造型的木雕,称为鳌鱼,除消灾祈福外,也意指独占鳌头、金榜题名,具备加强斗拱结构的功能,为传统闽式建筑常见的装饰之一;另他推测,当年戏台改建为住宅时,应是请日本师傅协助,约可从大门上方梁柱结构,以ㄇ字型“蚂蝗钉”侧向固定构件、两旁窗户仍保有日式住宅独有的“户袋”,即防台板收纳处,以及使用日本特有工法“追挂榫”接合桁木等线索判断,是一典型的中日合并建筑。

依原有尺寸更换为同等级木材。(嘉义市政府提供)

萧胜壬解释,“桁木”为屋梁上的横木。抽换工程前需一一检视其损坏情况,毕竟木头最怕潮湿环境,易产生白蚁侵蚀,若腐朽严重者,直接依原有尺寸更换为同等级柳杉木,堪用者则以新材填补旧料裂缝为修复原则。他强调新旧木料黏合处,既不影响建筑主结构,又能维持老建筑氛围。

林宅正厅大梁,彩绘太极八卦图,另一侧有国旗。(嘉义市政府提供)

待在只有屋梁结构下的林宅正厅,抬头一望,大梁彩绘清晰可见,正中央绘太极八卦图,另一侧有两面中华民国国旗。对此林家后代林良华忆起,该处曾各有一面日本军旗和国旗,后来为庆祝台湾光复而改作现状。修复完成后,林宅戏台也将延续近百年前的功能,举办音乐会及文物展等艺文活动,传承先人回馈社会的情怀,同时提醒后辈子孙饮水思源。

林宅正厅两侧木构架,为三通五瓜。(嘉义市政府提供)

文化局表示,历史建筑原嘉义城隍庙戏台(嘉义林宅)修复工程,目前林宅原有屋瓦已全数拆除,也完成盘点大木构件部分,并视受损程度以不同颜色布条标记,共编列至少有40个工项,以修旧如旧方式,恢复早期运用旧戏台构架,发展成住宅空间的独特样貌。

林宅进行桁木抽换和仿作工程。(嘉义市政府提供)

嘉义城隍庙距今至少有300年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庙埕曾于大正11年(1922年)至昭和15年(1940年)间,建有戏台(即接近现牌楼之处)。由当时在地商贾林宽敏捐资起建,以供酬神谢戏。同时推动成立宣讲堂,透过讲解经文与善书,落实社会教化功能;尔后庙方为灵活运用庙前广场,拟将戏台拆除,林宽敏长子林文章得知后,为感念父亲善行,遂买下遗存构材,移建至台斗街现址,并重新规划调整内部格局,增加房间数、厨房及卫浴等居住机能,作为住家使用。

视桁木受损程度,以不同颜色布条标记。(嘉义市政府提供)
嘉义城隍庙旧戏台林宅,历史建筑修复处处惊喜。(嘉义市政府提供)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