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墨泥柔痕 关怀大地生态 ——水墨陶艺家杨慧华

水墨陶艺家杨慧华。(杨慧华提供)
人气: 94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2年03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孙帼英台湾台南报导)从2014年荣获南美奖水墨首奖,到2018年南瀛奖得主,水墨陶艺家杨慧华像一匹乍现的黑马,在画坛赛事上连连夺魁,让人惊艳。更令人惊讶的是,2011年她才真正接触水墨画!

能靠近一点 就靠近一点

台南县大内乡下,小学老师李坤池,满腔教育热忱教孩子们画图、捏陶土。“啊!原来可以这么玩!”有趣的美劳课让杨慧华爱上了画画。

为了逐梦,四十多年来,她不放弃任何接触画画的机会,“能靠近一点,就靠近一点。”她这样鞭策着自己。

身为长女的杨慧华体贴父母的辛劳,放弃升学之路,为了逐梦,选择跟画画有关的国立台南高等商业职业学校广告设计科。她说:“每天一早五点就出门,步行一、两公里,扛着裱板、作画用具挤客运、搭火车、转校车。即使如此,觉得很满足,很开心,因为接近画画了。”为了节省学杂费,她每年拼第一名。毕业典礼那天,她捧着奖杯、奖状坐在公车最后一排,面对茫茫前途,不由徬徨而泪下。

做过三班制的女工,当过纺织厂小书记。生活稍微安定后,杨慧华利用晚上到台南家专美术工艺科进修。后来,应征纺织厂印花布绘图员,接受印花制版培训。她说,作画的线条功力,就是那个时候练起来的。

工作两、三年后杨慧华结婚,“只有用力的念书,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她说:“家专毕业典礼第一名,大腹便便不敢去领。”生下龙凤胎后,她当起全职的家庭主妇,“我要画画”的梦想只能暂时束之高阁。

小孩上幼儿园后,先生远赴彼岸工作,那时候,学校的推广艺术教育专案急需人才,杨慧华把握机会走出家庭,在幼儿园和小学教美术。她希望,把李坤池老师对她的影响复制给孩子们。

杨慧华纯朴、亲切的形象,热忱、专业的态度,以及活泼、创意的教材教法,很快获得学校和家长的肯定,镇上几所小学都找她去代课。后来,善化图书馆也邀请她成立儿童美术班。读硕士班时,她又受邀到社区大学开课,帮爱画画的成人圆梦。

中年幸遇恩师 勤学不辍

2010年,孩子上了大学,杨慧华有更多的时间给自己,于是到长荣大学书画系随班附读。原想学素描从头扎根,上了课才知道是教水墨画,素描是用毛笔勾勒线条。

翌年,她考上梦寐以求的长荣大学美术系进修部,主修水墨和陶艺。中年才入门学习水墨,杨慧华自觉起步有些晚,不免战战兢兢,不许自己蹉跎时光。跟张伸熙教授学水墨画,是班上唯一按时交作业的学生,而且反复下修,甚至修陶艺硕士班时,还经常回来跟学弟妹一起上课。张伸熙常笑着跟学生说:“你们那个不想毕业的学姊。”

她说:“很感谢张伸熙教授带领我进入水墨艺术的领域,从山水到花鸟、从基础白描到墨彩设色,按部就班、循循善导,强调多写生及体验生活的重要,鼓励我走向创作之路。”

作品介绍:
地之盛皿 雕塑土 68X80X19cm

地之盛皿 雕塑土 68X80X19cm。
地之盛皿(雕塑土) 68X80X19cm。(杨慧华提供)

作品介绍:
华开之后 雕塑土 45X28X20cm

华开之后 雕塑土 45X28X20cm。
华开之后(雕塑土)45X28X20cm。(杨慧华提供)

杨慧华不但水墨画获屡大奖,陶艺也经常得奖。谈起启蒙老师陶艺家王明荣,不胜怀念与感激。她说:“做陶过程,经常遇到挫折与失败, 但是跟老师聊完后就很开心,又充满斗志。”

进修部学生缺乏做陶艺的环境,王明荣邀请她利用暑假到屏东家里做陶艺。老师和师母不舍她奔波,让她寄宿在画室。研究所时期,她常常留在研究室塑陶至凌晨两点才驱车回家,隔天早晨又回来创作。此外,杨慧华也很感谢硕士班指导教授李元程博士,带领她出国参加交流展增广视野。

用墨与泥  关怀大地生态

有一年,杨慧华在产业道路上发现了满地的鸟尸,有麻雀,有白头翁,也有斑鸠,它们都吃了人们仇恨的“报复”,那一堆泡了农药的稻米。她捡起了一桶又一桶的鸟尸堆在刚收割的稻田中,堆成了小丘,很无奈的不知该责备谁。

于是,她开始以鸟类为主角,用画笔把爱刻入画里,把哺育幼雏的巢放入画里,把“希望”放在干枯的杂草间,努力在平凡的场景里经营温馨的角落。她的水墨作品分为〈草间〉、〈悬念〉、〈过客〉、〈家园〉四个系列。很多画里都有鸟巢,她说:“筑巢不只是表面上的生命繁衍,更是我对艺术创作这份理想的坚持与呵护!”

七年来,杨慧华藉墨与泥这两样素材,表达对大地自然生态的关怀。水墨作品探讨生命更迭荣枯,拟人化的情思植入画作中,传达对生命的关怀力。陶艺造型呈现大地被文明侵蚀后生命的枯槁,以及将女性柔顺、温婉、宽容、慈爱等母性意象融入大地。

张伸熙说:“杨慧华在创作的过程中,能掌握各种媒材,应归功于能在生活中与大自然结合,从平凡中感受生命的精神内涵和真、善、美的艺术理念。”

南瀛奖典藏  火烧林投心不死

杨慧华庆幸自己能用画笔表达创作思想,谈起每一幅画的创作理念,娓娓道来充满热情。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带给观赏者慈悲、温暖、积极、正面的感受。能够看到生命的韧性,面对人生的困境不消极,让伤痕都是值得荣耀的标记。

作品介绍:
不懈的心系悬念 240X90 cm

不懈的心系悬念 水墨 240X90 cm。
不懈的心系悬念 水墨 240X90 cm。(杨慧华提供)

卸甲归田的稻草人倒卧在萧瑟枯槁的杂草间,在躯体化泥前还系心悬念地撑起幼雏离巢前的勇气,初萌的生机穿越草人的身躯,稻草人守护着希望的期待并化泥护花的延续着生命的繁衍。

作品介绍:
骤雨 90X180 cm

骤雨 水墨 90X180 cm。
骤雨 水墨 90X180 cm。(杨慧华提供)

午后突来得骤雨,惊动栖身在旅人蕉上的八哥鸟振翅飞起。荣枯更迭的叶面不知经历了多少场风雨洗礼,依然屹立,犹如沙场归来的英勇战士,被风雨撕裂的新绿见证生命力的强韧。

作品介绍:
逆境中的绽放 212X90cm

逆境中的绽放 水墨 212X90cm。
逆境中的绽放 水墨 212X90cm。(杨慧华提供)

海边,林投树和海蚀岩每天迎战着含盐的强风,这样的对峙和坚持在身上都烙下了光荣的印记,也凿出了屹立不挠的坚毅。在这样贫乏称不上沃土的环境中,从岩缝隙间探头绽放的台湾百合就更显得坚强美丽!盘根交错的林投树守护着一窝新生命,雏鸟也正在努力探寻着未来的期待,只要探出头来勇敢绽放生命的力道,盛载“希望”的天光将会在你的身上洒下金色的辉煌。◇

【展出讯息】墨泥柔痕 杨慧华水墨陶艺创作展时间:2022年3月25至4月10日地点:台南文化中心文物陈列馆一楼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