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灾荒中新婚妻子卖身救夫最终得团圆

作者:泰源整理
灾荒中新婚妻子卖身救夫,最终夫妇俩怎能幸运团圆?(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8294
【字号】    
   标签: tags:

清朝时,青州府(今山东益都)有一位名叫柳鸿图的读书人,和他的妻子刚刚结婚,当时正值灾荒,年谷歉收,他们俩亦无法谋生,他只得带着妻子四处乞讨。很快,他们发现行乞的人多如蚂蚁。

有一天,夫妻俩已经饥饿到极点,相互搂抱在一起哭泣。妻子说:“如果你卖掉我,你还可以活下去;留下我,只有大家一起死,这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柳鸿图悲伤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是摇了摇头。突然,他们看见一辆小车载着几个男女,是贩卖人口的贩子。

妻子说:“推车的大哥啊,我们夫妻俩饥饿不堪,我愿意卖身以求生计。”人贩子看见他的妻子长得漂亮,就问她的丈夫值多少钱?柳鸿图哭得说不出话来,妻子回答说:“只要卖得十缗(一缗钱是一千文铜钱)钱,我就跟你走。”人贩子说:“这价不值,五缗铜钱就可以了。”路边的人看见了,都同情他俩,也跟着劝说,最后卖了八缗铜钱。推车人随即拿钱出来。妻子把钱放到柳鸿图的面前,说:“我出生的时候长得瘦小,父母都很疼爱我,叫我‘一捻金’,谁知今天竟然应验了。柳郎呀、柳郎,有了这些钱你就能活,没有这些钱就得死。你能活下去,但是不要虚度这一生,要为前人争光。卖妻活命,希望你不要忘记我。”

柳鸿图痛哭失声,说:“以我妻子的相貌,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难道今天我和妻子就永诀在这里了吗?抑或将来尚有重逢的日子吧?”人贩子急忙催促他俩,但他们两人相抱不舍,于是人贩子过来拥着少妇上车,将柳鸿图推倒在地上,响动着车铃远奔而去。柳鸿图望着妻子的背影大声痛哭,最后只有独自一人带着钱,含着泪向北走去。

少妇坐着人贩子的车子走了几天,一路上询问她的价格的人很多。人贩子认为他的货很稀罕要价高,结果无法卖出去。

有一天,车子来到了一个名叫新城(今属河北)的村庄。这个村庄里有一个叫王凤山的人,他是个武生(武学生员),家境富裕,性格豪爽,最孝顺他的母亲,乡里的人都很尊敬他。虽然这一年灾荒,但这个村庄的人依靠王凤山得以安宁。

王凤山在村口开了一家旅店。这天,正值人贩子的车子来投宿,王凤山看到这位少妇的举止不像是低贱之流,且凄惋动人怜。他知道她是个被人贩子贩卖的人,担心她会流落到妓院里去。王生就对人贩子说:“这位女子有姿色。”贩卖人说:“如果先生喜欢,为什么不留下她呢?只要得到应有的价格,我就不会要求过高的利润。”

王生回到家告诉他的母亲,但母亲不同意。王生说:“儿子并不是爱她的容貌,而是同情她的处境。母亲能否把她收为养女?”母亲点头答应了。王生去了旅店,告诉少妇想把她当做妹妹,这位少妇非常感激。王生以二十缗钱买下了她,王生的母亲就把她当作女儿看待了。后来他们想把她嫁出去,但少妇不同意,愿意终身当女儿侍奉母亲。王生的母亲也很高兴能有一个照顾她的人。

柳和妻子离别在小麦收成的季节。 (Pixabay)

当日柳鸿图与妻子分手后,就向北方行走,想前往关东地区,但恰好遇到关禁,不许出关,只能原路返回山东。这时正值夏季麦子收获,遗落在路上的麦穗很多,有人雇用他捡拾在路上的麦穗。一年后才回故乡,途中路过新城,就在一家客栈住宿。有一天夜里下着大雨,积水淹满了院子,不能行走,他就用扫帚在院子里清理。

这时,正好王凤山来到客栈,看到院子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他很高兴地问:“是谁把院子打扫得一点儿泥都没有呢?”柳生回答说:“雨后我很早起来了,无事可做,就打扫了院子。”王生又问:“你是哪里人?”柳生回答:“我姓柳,是青州人。早前离开家乡,现在正想回去。”王生说:“想必你是富贵回家了。”柳生回答:“我如此衣衫褴褛,何必还戏谑我呢?但愿谋得一个栖身之处,就已经很满足了。”王凤山就说:“既然你还没决定回家,何不在我的客栈里打点杂事?”柳生说,“这正是我所愿。”王很高兴,就立即让他管理前屋柜台,平日则打扫客房,晚上就安排客人住店。柳生又识字又能算账,王凤山非常信任他,就不把他当成佣人来看,而柳生则视王凤山为自己的兄长,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就这样过了两年多。平时无事时,无论白天黑夜,柳生经常在念叨着考试的文章和诗句。到了戊申年这一年,又要举行乡试了,有一天,柳鸿图对王凤山谎称:“我想回家看看,来回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王凤山立即就帮他准备行装,衣服和鞋子全套都更换过,并且给了他很多财物。柳生就辞别了王凤山上路,先向东行,然后转向南,最后到了省城去参加考试。科考完后,柳生便返回王家,王凤山还以为他是从青州回来。

当时快到重阳节了,山东省的考试结果通常会在三、四天之内公布,柳生数着手指头计算着时间,心中怦怦跳动不已。那年新城未举行科考,所以没有消息。第二天,就听说榜首出来了,是寿光地区的,柳生有些失落。他走到村口,在大槐树下来回踱步。就看见远处有两个人气喘吁吁地走过来,坐在树下休息。柳生看了他们一眼,觉得他们好像是传递消息的人,心里很想知道他们要去哪里,就问道:“你们两位要去哪里?”一个人说:“我们是从青州来的。”另一个人说:“别问了,时运真是倒楣透了,说了恐怕让人笑话。费尽办法,谋得一个新举人的喜报,快速地前往青州,但四处寻找并没有这个人,全都说‘大荒歉时他带着家人不知道去哪里了。’难道是鬼吗?”柳鸿图思量了一会儿,说:“天已经傍晚了,何不入住这客店?我是旅店的主人。”二人答应了,就进入村店住宿。

柳生盼望中举,心情忐忑。 (Pixabay)

到了晚上点灯的时候,柳鸿图拿着酒壶过来倒酒,说:“两位朋友刚刚疲惫地赶路而来,不如喝一碗热热的高粱酒,以消除疲惫。”两人起身表示感谢,于是一起喝酒聊天。柳鸿图又热了一壶酒,大家都喝得很畅快。柳鸿图问:“你们到青州报喜的哪位新举人,他的姓是什么?”甲回答说:“姓柳。”柳鸿图又问:“你这喜报人有什么东西作为依据吗?”甲回答说:“有从草榜上剪下来的蓝色条子。”

柳鸿图请求看一下,甲有些不愿意,乙说:“现在是朋友了,让他看看有什么关系呢?”甲就解开绳子展开折叠给他看。柳鸿图一看,眼睛一亮:“第四十名柳鸿图,青州府廪膳生。”看完之后,柳鸿图凄然泪下如雨。

甲问:“兄弟为何如此悲切,是你族里的兄弟吗?”柳鸿图回答:“不是。”甲又问:“那难道是你的堂子侄吗?”柳鸿图说:“也不是。因为这个榜上的人是我族兄弟的弟兄,是我堂子侄的叔父。”两人站起来说:“那么你就是新举人了?”柳鸿图回答说:“惭愧!就是在下。”大家听到后都喧闹起来。

王凤山闻讯后赶来,就问柳鸿图是怎么一回事。柳生便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假装回家,实际上是赴省考试,如今中举之事。王凤山听到后非常高兴,便安排两个报捷的人,跑去告诉他母亲。他母亲也很开心,就为柳鸿图张罗酒筵,村中到处都是庆贺的客人。

这天,王母和少妇在厨房里摆放食物,仆人捧着盆子走进厨房说:“柳伙计在这里已经两年了,竟然不为人所知,现在显贵了,大家都知道原来他就是新中举人的柳鸿图。”少妇听到后吃惊得失手跌掉了筷子。

王母想:“这个女子发誓不嫁,今天听到柳鸿图的名字就这么惊讶,难道是因为受到名利的诱惑而动心了吗?”王凤山回来后,母亲问:“柳伙计有没有妻子?”他回答:“家都还没有,哪里有妻子?”少妇说:“他是青州人吗?”他回答:“是的。”

到了晚上,王母对少妇说:“自从你侍奉我已经两年多了,你真的很孝顺,就算是亲生女儿也无法超越。但是,宴席百年,终究是有散的时候。在我晚年还健在的时候,我想帮你找一个好的女婿,我也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了。你不要太拘泥于之前的事情,哪有人家的女儿在闺中老死呢?”少妇本来就沉着持重,已经明白母亲的意思是想让她嫁给柳生,但她不想直接说出口。她只是回答说:“母亲的意思我会听从的。”

于是王母亲自将这件事告诉儿子,凤山就告诉给柳鸿图,且说这是母亲的意见。柳鸿图说:“生离甚至比死别更加悲痛,灾荒中卖妻之痛,犹在眼前;临别时分手的话,仍在耳边,我今日即使能续得好配偶,恐怕人在天涯,亦无法承受弃妻之叹。世上男子的薄情,莫过于我了!”

王凤山说:“续娶后妻,不过是为了避免没有后代的打算,王兄若迂执不知变通,对爱情忠贞不二,倘若果然琴碎人亡,就会留下终身无法弥补的遗憾。你看哪个重,哪个轻吧!”

柳鸿图说:“谢谢兄长的话,加上老母亲的命令,不敢不谨慎地听从。不过我有言在先,万一将来能与妻子夫妇重逢,尚望此女子能答应屈居其后耳。”于是王凤山回去复命,母亲点头而看着少妇,少妇说:“等到那种情况到来时,再商量也不迟。”因为她本来就是柳生之妻,只是柳生现在仍不知道而已,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王凤山立即就在店中为他们设置洞房。

到了这一天,彩色的轿子在鼓乐喧天中到来,女子穿着锦帔。王家为他们举行隆重的婚礼仪式,王家所有的妇女都来观看。柳鸿图头插花、束冠系带,亲自为新娘揭开红色的盖头。少妇看到柳鸿图满脸喜色,不由得噗嗤笑出声来,又立即止住了。各位嫂子看见,以为姑娘不知道害羞,便回去告诉了王母。柳鸿图原本没有细看,但心中想:这位女子的模样相貌,怎么这样像我的妻子呢?

到了晚上,客人散尽,他走入内室,拿着烛火上前,少妇掩面悲泣。柳鸿图握着她的手,吃惊地问:“你真的是我的前妻一捻金吗?”少妇说:“郎君分别以来一直无事吧?”柳鸿图大哭。接着,他们点亮灯,细数着分离后的相思之苦,悲喜交集,真的像恍惚又过一世。等到天亮,仆妇来铺叠被子时,发现鸳鸯枕上淹满了水痕,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柳鸿图整理好衣冠后去见王凤山,长跪感谢他说:“兄长的大恩大义,让我刻骨铭心。这并不是古时杨、裴诸公所能比拟的。”王凤山惊奇地问是怎么回事,柳鸿图夫妻才讲出他俩破镜重圆的事情。王凤山母亲知道后,也十分高兴地说:“我终于知道此女以前不随便说笑是怎么回事了。”

后来,柳鸿图搬到了新城,王凤山帮他招揽学生,在乡里办起学堂。

回忆乾隆五十、五十一两年,山东省各地出现旱灾,庄稼都死了,棉花也枯萎了,织机停摆,百姓们束手无策,等待死亡。国家采取了免税收的政令和赈济政策,还制定了防灾措施,非常周详,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好。然而,在荒野中饿死的人成了狗鹰的食物,仍然接连不断。哀哉,救灾没有好计策,这确实是实话!此外,卖妻、卖女的事情比比皆是,官府虽然知道,但没有禁止,因为如果卖了妻女,丈夫和父母就可以继续生存,否则他们一家最终会成为沟壑中的鬼魂。当时,草根和野菜每斤卖十钱。市集中有卖吃食的,别人抢了就跑,等到追上,已经吞进嘴里了。又有一群几十人,沿着村子抢夺食物,夜里就放火,所以,家家天没黑就锁门,整夜都没有安宁。像柳生这样幸运的人,确实在千万人中只有一个。

资料来源:《小豆棚》@*#

─点阅【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