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古代不贺夏至 节俗中蕴含什么深机?

作者:容乃加
夏至落在每年6月21日前后,木槿盛开标志夏至到来,提醒人“夏至一阴生”。(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339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夏至在每年6月20—22日之间到来,这时点标志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可是古人却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展现中华文化的哲学智慧。夏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带着这一季节标志的特色节俗也应时而生。

夏至:一岁算来今夕短

夏至是夏天的第四个节气,夏至日来临表示夏天过了一半了,同时夏至也是一年中日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孝经纎》说:“夏至阴气始动。”从天地阴阳五行的现象来说,从冬至以后直到夏至这半年之间,阳气升而阴气降;从夏至到冬至则是阳气降而阴气升的循环过程。夏至是黄历五月中气,五月之卦是姤卦,卦爻是五阳一阴,一阴起于下,表示“夏至一阴生”的现象。

夏至的夕阳;夏至一阴生。(Shutterstock)

由上可知,夏至来到也表示天地阳气达到极点了,物极必反,从此阴气起,阳消阴长。所以古人不贺夏至[1],这是一种悟道的智慧。唐代诗人元稹诗《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反映夏至物候的同时也重点点出了天地阴阳消长的现象: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诗中“蕤宾”(音ruíbīn)是古乐十二律中的第七律,对应黄历五月、地支中的“午”位,因此,指代黄历五月端午节(蕤宾佳节)。端午节和夏至非常接近,也可能是同一天,五月五日午时处于天地纯阳时点,阴阳未分,过了端午“二气各西东”,阴气渐萌而阳气渐消。

在夏至物候中,有一种花的特色和夏至的阴阳变化现象相应,就是木槿。《礼记‧月令》记载“仲夏之月木槿荣”。在夏至蝉响轰鸣中,木槿展开明媚的花颜,传递仲夏的热情,反射艳阳的光华。木槿这种夏至之花,又叫玉蒸、朝菌、日及、朝开暮落。花如其名,木槿花的艳丽只有一日荣光,短暂是她的宿命。看木槿花的一生,在清晨见光而荣,日中而衰,至夕就凋零了,唐诗人白乐天给木槿取了“无宿花”之名,传达了美丽不过夕、生命无常的讯息。这种讯息也是夏至这节点传递给人间的提醒!

夏至之花木槿。(Shutterstock)

夏至常典  祭土地之神

中华文化善于观察天地阴阳的演递变化,实践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先人从天象变化中寻求归正人事之道,以求长治久安。

夏至一阴生,而且天气炎热、多雨,是病虫害、水旱灾害最频繁的时期。《通典‧礼三‧郊天下》记载“夏至祀皇地祇(神)”。周朝就有夏至祭地典礼的记载,祭典在皇城外北郊举行,天子率领群臣在夏至到皇城外北郊祭祀土地神,并祀祖先,虔诚祈祷风调雨顺、民安物阜。为何夏祭在北郊举行?因为夏至时,中原所见的太阳的位置到达了一年中运行轨道的最北方。(《通典》云:“夏至祭方泽于北郊者,以其日行躔次极于南北之际也。”)祭地的祭坛筑成方形,称为“方丘”,又称“方泽坛”,表现“天圆地方”的概念。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就是明清两朝举行夏至祭典的地方。

古人敬天敬地而自省己身,这种精神启迪人类谦卑自保的生命智慧。

夏至节气的习俗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四个节气之一,古来就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夏至节”,又称“夏节”。从古以来,民间也有很多夏至的节俗,展现了顺应天时过好日子的生活智慧。

吃粽子应天时节气

晋朝到南朝,当时人在夏至和端午节日吃粽子。那粽子当时也叫角黍,是用菰叶(即筊白笋叶)裹黍米,泡在浓厚的草木灰汁(碱水)中煮到熟烂。因为碱性可以增强米粒黏稠性,煮好后粒粒米都黏在一起分不开了。周处的《风土记》记载这样子象征“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就是对应了端午、夏至时阴阳循环刚好处在阳气至极之时点的现象。反映了当时人对天地阴阳五行变化的敏觉。

夏至尝新麦  日短夜长入心来

夏至时节小麦刚刚收获,清香美味,人们期待吃麦尝新,在夏至有吃麦粽、夏饼和夏面的风俗。《吴江县志》记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麦粽做成之后先祭祀祖先,并且用来互相馈赠尝鲜。农家也吃“夏至饼”,擀面做薄饼,烤熟之后夹上青菜、豆荚、豆腐、腊肉等等各种菜肴食用。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北京民俗说:“冬至馄饨,夏至面。”俗谚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以吃面反映夏至后日渐短夜渐长的现象。

俗谚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Shutterstock)

吃夏至蛋健身一夏

民间传说夏至吃蛋,能强身有劲。有的地区吃夏至蛋,将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红枣煮汤吃。俗谚说:“夏至吃蛋,石板踩烂。”有的地方在夏至当天早晨将鸡蛋煮熟,然后用染料将蛋壳染红,再用一个小网袋装上,让少年、儿童挂在胸前,直到中午或过午再剥壳吃蛋。

夏至避暑风尚

古人在夏至有避暑的风俗。唐代诗人韦应物诗《夏至避暑北池》描写:“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在清代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更在夏至时放假三天。

南宋杭州都城人士多以登舟泛湖避暑。身上佩戴香囊、清香的茉莉花以驱蚊抑臭,同时携带画扇驱热,这种习尚延自辽朝北地,人有也互赠香囊的习俗。

南宋都城杭州人在避暑船上享用新鲜时令水果、凉汤、凉茶和冰雪兼赏荷、观碧芦。游船多停在岸边不驶入湖中,傍着柳密荫深凉爽的地方,水钓玩耍,直到月上柳梢才返家。甚至也有人使用宽敞的画舫、设置有凉席、高枕、快速洗浴的设施,整夜留宿湖心,尽兴才归。

小结
在一年之中,夏至日标志阴阳循环消长,阳气至极而阴气生的重要转变,节俗中也多反映了古人敬慎天地间阴阳变迁的生活态度,提醒自己生活的顺应之道。

我们这些年来的夏天,大地异象频发,非常不安宁。频发的水旱灾都是超常的灾害,甚至改写有史以来的灾害纪录比比皆是。另外,阴阳错位的警讯,夏天下雪,冬天打雷,地震频发,且异常现象频繁密集令人怵目惊心。还有令人不解的,突然塌陷的地洞,找不见起因的地鸣……。

我们居住的大地已经山河变色:大江大河大湖的生态被过多的水坝、水库、耕田……侵占摧残,大山大岭的空间磁场被森林砍伐、开矿采伐、核弹试爆、人工道路……改变搅乱。我们人以“建设之名”展现了“人定胜天”的狂妄自大;以“需要之名”取得了绝对的制高点,却不解那些怵目惊心的警讯因何而发,更把警讯视以为常!如果我们从夏至节气学得古人一丝丝对大地的虔敬和自制的能力,这也将是今天我们的大幸!

注[1]:《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故不贺。”@*#◇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白露是从夏到秋、从热转凉的转折点。中医养生注重顺应天时,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白露节气时的生活,我们应该如何顺应天时的大变化来收敛阴精,以养生呢?秋天养生调护重点在于照护心神与呼吸系统,要怎样进行呢? 中医的养生一般从日常生活的起居、运动、饮食和身心各方面齐步进行调护:
  • 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佛教称“盂兰盆节”,从南北朝时代就有以“盂兰盆会”超度的作法,后来的历代也很盛大。“盂兰盆会”怎样慈悲救赎?怎样探涉了生命遭业报时的救赎呢?
  • 从立秋节气应节的成语中,能否学得应变的处世智慧?
    自然界的“先知”梧桐一叶落,迎来立秋节气!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也是多变的季节!古人从秋天的节气物候,得到许多感触,化作成语,也教给后人许多应变预防的功课。在这多事之秋的世局中,我们要如何应变保安呢?
  • 中华文化自来就发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阴阳生克之道表现在天地人间,表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民俗节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该当端午节莫属了!让我们来轻轻揭开这道绵延几千年的文化面纱,找找端午节俗中蕴含哪些阴阳五行的道理?
  • 说到艾草,你可能会好奇它和端午节的关联。艾草一直都是端午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个习俗呢?摘了艾草要干嘛用呢?
  • 平日寂静的上水古洞村,在今年3月底迎来村内最盛大的节日——观音宝诞,远远就可以看到青山公路旁搭起竹制的大戏棚,满挂贺诞花牌,十分吸睛。穿过闪耀的大花牌,伴随着喧天的“查笃撑”锣鼓声,大幕拉开,六位台柱闪耀登场,上演开台例戏《六国大封相》。
  • 历朝历代的中华古人对于节气相当重视,相应衍生出不少民俗。立夏的民俗中隐含养生观念与作法,展现民俗养生的内涵。关于立夏的食补、禁忌和养生的民俗一次看遍。
  • 古人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发扬的季节。谷雨是暮春的最后一个节气,错过谷雨终就错过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当下!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到来,此时天地万物的生长皆清净㓗齐阳气发,所以称“清明”。自古以来清明融合了节气、历史的内涵,形成古老又丰富多元的节俗!其中不少节俗传自仅相隔一二天且节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