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立春回味节气文明 迎春养生就吃这一盘

作者:容乃加
迎春花是立春的代表花,迎春最前线。(全景林/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44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立春”昭告春回大地了!草木萌发,万物复苏!立春会在每年西历2月3—5日之间到来,直到“雨水”节气之前,这半个月期间都属于立春节气。立春是春天的起点,同时又是汉代以来使用的黄历历法的新年起点,因此立春这个节气在一年中特别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悠悠千载 立春春来

从节气的观察来看,“立春”在中华文化中已经确立几千年之久。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所以在立春之际展现内心的诚敬之意,并且以隆重的祭典展现敬天信神的精神。《礼记‧月令》记载立春日的礼仪,天子亲率百官举行春祭、庆贺天地春来,且施惠于人民,并教导人民如何依循天时作息、农耕,而朝廷的典礼、法规等也都谨慎遵循日月星辰的运行法则所示的道理,不能违背天道。

节气的精神与器物文明表现

中华古人观察天地万物以及物候,形成一套节气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观察天道运行的结果立下了“二十四节气”,作为一年中生活与行事的指引,并且制定了领先于世界的历法。几千年岁月的考验,验证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文明高度。中华民族的“二十四节气”文化成为世界人类文明遗产,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的表现同时兼具精神和物质的内容。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建的天坛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典型的祭天建筑群。天坛祈年殿初名“大祈殿”,原为矩形大殿,是明清两代祭拜上天与祈祷丰收的地方;嘉靖二十四年改为三重顶圆殿,殿顶由上而下依序覆盖青、黄、绿三色琉璃,对应天、地、万物;乾隆十六年改为统一的蓝瓦金顶,称为“祈年殿”。

祭天祈谷的天坛“祈年殿”。(Shutterstock)

《礼记‧月令》记载,初春禁止伐木,禁止打猎和杀害胎、卵、飞鸟等等生物。这内涵展现慈悲生命,保护万物永续依存的精神,并透过国家的礼法加以规约。

《礼记‧月令》也记载,立春祭天祈谷于上帝之后,天子选择吉时亲载着农具、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等等在王田躬耕,作为勤劳农耕的示范。

牛是农耕的功臣,东汉时就有在立春日以泥土塑造“土牛”劝农耕的仪式。

立春日出土牛,东郊迎春。图:清代黄钺画《春台熙皋.绮陌迎春》(台湾 故宫博物院提供)

据《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立春日五更前,从京师百官到地方各级大小官员,都要穿着绿色衣服在官府门外塑造“土牛”和“耕人”,同时插上代表春天的绿色旗帜,用来告知民众:春天来了,要勤劳耕种了!在官署门前立起来的土牛和耕人要保持一整个春天,直到“立夏”那一天为止。

立春的养生之道 咬春吃“五辛盘”

立春日是一年春夏秋冬之始,俗语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的古人利用立春的天赐良机,实践“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流传下来咬春和“五辛盘”的养生文化。

古人的天人合一养生之道,讲究顺天时而动,在立春养生怎么吃?就要“咬春”——吃春蔬,尤其是春天初长成的辛味蔬菜。这种养生文化从南北朝到明清都很盛行。

咬春

“咬春”是指配合天地春回的契机,吃下温辛的新鲜蔬菜,回复阳气去“春困”,以舒展身心的立春民俗。虽然各地食用的蔬菜略有不同,大体上“咬春”的主要食材是萝卜(白、紫色两种)和五种带辛辣性质的蔬菜,杂合组成“五辛盘”,加上春饼食用,也有的做成春卷。

春天返回时,人的身体急速从休眠的状况回复,人脑的血液流到身体内脏多,就容易出现暂时性思困的疲惫状态,这时食用五辛菜春盘可以昇阳助阳、疏利肝脏缓解春困。

古人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天时而动,立春时节讲究吃春蔬、春盘。图中红色蔬菜即是芦菔。(容乃加/大纪元)

五辛盘

立春食生菜春盘的风俗起源很早。唐代《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食芦菔(音卜)、春饼、生菜,号春盘。”芦菔就是紫花小芜菁,也叫莱菔、萝卜,具有微辛味,可以甦“春困”。紫芜菁廉价又营养,且含有丰富的铁质,养血美颜,难怪不论贫富家的妇女立春日“咬春”都要咬咬它。

李时珍从医学角度讲解了立春吃五辛盘的功效,他说:“立春元旦,作五辛盘食,辟温疫”、“岁朝(元旦)食之,助发五脏气。常食,温中去恶气,消食下气”。立春是黄历节气的元旦,就说在此日食用五辛盘可以促发五脏之气,提高脏腑的功能,还可以辟温疫。其实,不只在立春日,在立春节气里常食五辛盘也有很好的功效,可以温暖脾胃,帮助消化除胀气。胀气不作怪,人体的肠胃功能好,健康指数自然提高了。

“立春”日,韩国首尔南山谷韩屋村做“五辛盘”与游客分享。(全宇/大纪元)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黄历)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合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杜甫诗所谓︰‘春日春盘细生菜’是矣。”《本草纲目》中还说“昔人正月节食五辛以辟疠气,谓韭、薤、葱、蒜、姜也”,可见到,“五辛盘”的食材因时、因地制宜,并非一成不变,也不仅五种,但都是带有温和辛味的新鲜蔬菜。

唐宋两代,“立春”吃“春盘”是一种流行的时尚。白居易诗《六年立春日人日作》有“盘蔬饼饵逐时新”的描述,由此可见唐代的春盘有鲜嫩生菜,还添加了米面饼儿,样式常常竞新,形成流行风尚!宋代延续这种养生民俗,陆游诗中描写“鬭饤春盘儿女喜”。鬭饤也叫斗饤、饾饤,是作成花卉禽兽珍宝形状的五色小饼,显现当时春盘的流行,并受到大人和小孩的青睐。

春天鲜蔬盘加上几味五辛菜,就养生五辛盘。(景浩/大纪元)

现在的西方人喜欢食用生菜沙拉,而我们的古人在千年之前已经善用了天然生机饮食——五辛盘的活力,而且符合五行相生之理,对身心保健更有相加相乘的助力。

立春节气文化在“天人合一”的精神之下,开展了丰富的精神与物质文明。指引我们后代人回归天道,从敬天敬神、慈悲生命的精神立定根本,弹奏永续的生命之春的乐章!
@*#

─点阅【节气与生活】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地四时节气的循环,例如秋分的“阴阳相半,昼夜均,寒暑平”的现象,年复一年在时光隧道中循环往复,准确而无穷无已,这是谁的造化呢?“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借着秋分的展现,让我们重新思考上天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吧!
  •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白露是从夏到秋、从热转凉的转折点。中医养生注重顺应天时,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白露节气时的生活,我们应该如何顺应天时的大变化来收敛阴精,以养生呢?秋天养生调护重点在于照护心神与呼吸系统,要怎样进行呢? 中医的养生一般从日常生活的起居、运动、饮食和身心各方面齐步进行调护:
  • 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佛教称“盂兰盆节”,从南北朝时代就有以“盂兰盆会”超度的作法,后来的历代也很盛大。“盂兰盆会”怎样慈悲救赎?怎样探涉了生命遭业报时的救赎呢?
  • 从立秋节气应节的成语中,能否学得应变的处世智慧?
    自然界的“先知”梧桐一叶落,迎来立秋节气!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也是多变的季节!古人从秋天的节气物候,得到许多感触,化作成语,也教给后人许多应变预防的功课。在这多事之秋的世局中,我们要如何应变保安呢?
  • 中华文化自来就发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阴阳生克之道表现在天地人间,表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民俗节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该当端午节莫属了!让我们来轻轻揭开这道绵延几千年的文化面纱,找找端午节俗中蕴含哪些阴阳五行的道理?
  • 说到艾草,你可能会好奇它和端午节的关联。艾草一直都是端午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个习俗呢?摘了艾草要干嘛用呢?
  • 平日寂静的上水古洞村,在今年3月底迎来村内最盛大的节日——观音宝诞,远远就可以看到青山公路旁搭起竹制的大戏棚,满挂贺诞花牌,十分吸睛。穿过闪耀的大花牌,伴随着喧天的“查笃撑”锣鼓声,大幕拉开,六位台柱闪耀登场,上演开台例戏《六国大封相》。
  • 历朝历代的中华古人对于节气相当重视,相应衍生出不少民俗。立夏的民俗中隐含养生观念与作法,展现民俗养生的内涵。关于立夏的食补、禁忌和养生的民俗一次看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