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8月13日讯】(John Rampton撰文/大纪元记者信宇编译)对于许多人来说,搞明白财务建议是一大挑战。有关预算、投资和债务管理的大量信息往往让人不知所措。但是,如果有一个关键要素可以化繁为简,会如何呢?这就是“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作用所在。
“意向性”并不一定要像财务产品或策略那样复杂。关键在于有意识地引导我们的想法和行动朝着理想的财务结果发展。换而言之,就是将“什么”(财务目标)与“如何做”(具体行动)联系起来。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将理想的理财建议转化为愉快且持续可行的旅程。
本文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意向性”是人人都可以学以致用的基本理财建议。
揭示理财出发点
几乎所有的理财建议都围绕着“如何做”展开,也就是说,如何进行预算、储蓄和投资。虽然这些都很重要,但人们忽视了出发点,即“为什么”要理财。
另一方面,“意向性”鼓励我们更深入地挖掘问题,比如:
- 你有什么理财目标吗?
- 你想通过自己的财富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 你想为理想的假期、舒适的退休生活或家庭的财务安全做储蓄吗?
动力来自于一个明确的理由。原因何在?因为一个明确的“为什么”能够促使你控制预算或投入更多时间来实现你的财务目标。
从今以后,当你面临支出决定时,请问问自己:“这是否符合我的理财意图?”这一简单的问题,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创建个性化路线图
理财建议不应该千篇一律。有些建议可能对你的邻居或朋友有效,而对你可能不适用。不过,只要用心,我们就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理财路线图。
对你来说,什么更重要,人生经历?还是物质财富?为旅行做预算与为买房首付做储蓄所要采取策略的不同。你的投资期限长吗?你的风险承受力高吗?如果你即将退休,你的投资策略可能会有所不同。
简而言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为什么”来做出你的财务决策。
培养富足心态
不管人们怎么想,财富并不仅仅来自于投资。而且,财富也不只是现金的积累。实际上,当你拥有财富时,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每一天。
谈到金钱,主要有两种心态。当你相信自己永远有足够的财富时,你会有“富足(abundance)心态”。有了富足心态,人们就会无偿付出,并往往拥有积极的人生观。根据发表在国际期刊《心理学与认知科学》(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s)上的一篇题为“稀缺心态会改变消费者决策的神经处理过程”(A scarcity mindset alters neural processing underlying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05/23/2019)的文章,富足心态对于人们做出“目标导向的决定”有显着的帮助。
而因稀缺(scarcity)心态而攒钱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问题在于缺钱。他们担心如果付出,钱就会用光。因此,在这种心态下可能很难享受生活。
要培养富足心态,必须付出时间和努力。换句话说,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需要历练。然而,拥有正确的金钱观是我们个人和财务长期发展的关键。
培养感恩之心
当我们只关注自己所缺乏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失去动力。当我们有意识地去感受,我们就更有可能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因此,无论我们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规模或大或小,我们应该坦诚面对,并心存感激。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感到充实和满足,从而使我们的理财之路更加轻松。
金钱只是工具而不是主宰
毫无疑问,金钱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然而,如果我们一不小心,金钱很容易成为我们的主宰。只要用心,我们就能重新获得控制权。我们可以决定金钱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而不是被金钱所左右。
金钱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我们达到目的的手段。正确利用金钱,可以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维护自己的价值观。这种观念的转变,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符合整体价值观的财务决策。
将“意向性”变成行动
那么,如何有针对性的理财呢?以下是我们可以采取的一些实际步骤:
1)确定理财目标
首先,应该确定自己的目标、所需的金额和时间的范围。为了实现目标,我们需要计算出每周或每月需要储蓄的金额。我们需要分门别类,定期记录。
无论你的理财目标是什么,计划购买新车、支付孩子的大学学费、准备购房首付,或是要准备足够的退休金,确定目标是必须要进行的第一步。
2)了解财务现状
为了更有计划的理财,了解自己当前的财务状况是下一步。如果您是理财新手,不妨从制定预算开始。
预算是什么?可能有人觉得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令人生畏,似乎只有大公司才需要预算。事实上,预算就是对生活成本的预先计算。
列出每月在各类账单和生活必需品上的所有花费。你的月收入能够支付这个数额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说明你有可能进一步改善你的财务状况,现在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整。
但是,如果你的月收入不足以支付每月的开销,那就必须寻找其它的收入来源。知道自己每个月都入不敷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你在经济上没有安全感。
3)在购买物品之前,要深思熟虑
以色列裔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教授将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研究我们为何以及如何作出决策,包括财务决策。他认为,金钱就是机会与机会成本,“每次买一杯咖啡时,你都应该想,‘我能用这四块钱做什么更好的事情吗?’”
在弄清楚自己的财务情况,并将收入分配给必需品后,就可以开始考虑非预算项目了。
另外,当我们有意识地进行理财时,就会了解计划外支出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财务状况。即使最终没有购买,只是考虑到这些开销,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4)量入为出,必要时做调整
考虑到你预计的储蓄金额和你支出的金额,你的目标是否可以实现?花点时间思考一下你当前支出的机会成本。你从这些消费中得到什么?是否让你感到快乐?是否与你的目标一致?
如果你审视一下你的大额支出,并与供应商沟通,你有可能会减少支出。例如,可以询问水电供应商或医疗保险公司,是否能为我们提供更优惠的计划。
5)未雨绸缪进行目标储蓄
有些“无心插柳”的人设立了储蓄机制后就没再去管了,到需要用钱的时候才意识到当初的储蓄是多么的明智。为每个孩子建立一个储蓄账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外,你还可以为“度假”、“信用卡还款”和“其它”目标(如退休)创建储蓄账户。这样做就等于创建了一个会有利息的银行账户。每月,你都可以将部分收入转入这些储蓄账户。
6)根据目标规划开支
每当你有意识地消费时,你知道这对当前和未来的财务状况有何影响。因此,要想更理智地消费,就应该开始将你的支出与目标联系起来。
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买这个东西能让我更快地实现目标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购买该物品就是合理的。但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种购买就没有长远的帮助。
记住,重要的是实现目标,而不是拥有的物品。
7)记录并持续追踪
经常关注我们有意向的支出和储蓄。为了养成习惯,丹·艾瑞里教授建议每月做一次记录。
归根结底,就是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在消费时更多地考虑机会成本,并确保有意识地进行储蓄。
意向性与理财工具
意向性并不能取代可靠的理财策略。预算应用程序、投资研究和债务偿还计划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意向性会给这个过程带来目的感和动力。
在以下几个方面,意向性可以提高理财工具的实效性:
- 做预算。通过追踪数字,你的预算就成了实现目标的路线图。通过这种方式,坚持预算会让人感到有力量,而不是有限制。
- 做投资。当你有意识地进行投资时,这种投资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比如孩子的教育或梦想中的假期。
- 偿还债务。当债务被视为实现目标的障碍时,你会感觉更加沉重。当你有意识地偿还债务时,这就会成为迈向财务自由的积极一步。
结语
理财咨询的目的是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但这只是一种手段。“意向性”则是引导我们实现理财目标的关键。
总之,通过了解自己的理财动机“为什么”,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动,你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和内心的满足。
原文:The Power of Intentionality: The Last Piece of Financial Advice You Will Ever Need刊登于Due网站,授权《大纪元时报》转载。
《大纪元时报》版权所有©2024。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作一般资讯参考用,没有任何推荐或招揽之用意。《大纪元时报》不提供投资、税务、法律、财务规划、房地产规划或其它个人理财等方面的建议。《大纪元时报》没有担保文章内容的准确性或时效性之义务。
责任编辑: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