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陶瓷碗类

font print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鸡心碗

碗式之一,流行于明永乐、宣德时期。敞口,深腹,内底下凹,外底凸出似鸡心状,小圈足。有大、中、小之分。釉彩品种多为白釉、青花两种。清代雍正、乾隆时多有仿制。
  
宫碗

特指明宣德时期创烧的一种碗式。口沿微外撇,腹部深而宽阔,圈足。这种器形多以青花作装饰,并历代相传。正德时烧制量增大,因此又有“正德宫碗”之称。当时民窑都竞相彷制。
  
盉碗

亦称合碗,明宣德时景德镇窑已有烧制。器形为撇口,直壁,折腹,下腹部有两道凸起的弦纹为饰,上覆圆顶盖,盖内与碗心有青花对铭款,字体有楷书、篆书两种。清代盉碗盖钮多作蹲兽式。
  
骰子碗

俗称“骰盔子”,碗式之一,因与旧时赌博用具相似而得名,明宣德时期景德镇烧制。器形为平沿敞口,浅弧腹,圈足,胎体厚重。器内素白,器外多为青花或洒蓝釉装饰,署款位置或于外口沿下,或于器内底。
  
攒碗

明万历至清代流行的一种成套组合餐具,见“攒盘”。
  
净水碗

佛教供器,为明末清初常见的器形。口微侈,圆腹下收,假圈足。净水碗常配有瓷质器座。座呈洗口,长颈,溜肩,收腹,下部外撇,平砂底,预侧置对称兽耳。瓶与座相配,俗称“海灯”,但传世品往往失其一,不能配套。散存器座多据其器形式样称为“号筒尊”或“洗口兽耳瓶”。
  
盖碗

带盖的小碗,茶具,流行于清。清康熙时期盖碗器形有撇口折沿式、敞口式两种。二式器腹均下收,圈足。盖径多小于碗口径,扣于碗口径,少数盖大于碗口,俗称天盖地式。胎质有瓷胎和宜兴紫砂陶胎两种,常见青花、粉彩、珐琅彩及其他单色釉等品种。
  
八方碗

碗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器形作八方形,有敞口、敛口二式,碗腹多内收。雍正时期有直腹内收式。
  
扎古扎雅木碗

仿西藏喇嘛教木质碗形制烧造的一种碗式。侈口,弧腹,器壁较浅,拱壁足底,内外施木釉。为清代乾隆朝的独特造型。

(资料来源: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景德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陶瓷产地,并且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制瓷名家。
  • 中国大陆文物修复人才不足五百人,以每人每月修复一件文物计算,目前两千万件破损文物就需至少两千年。针对文物修复人手紧缺现象,中国在瓷都景德镇培训古陶瓷专门人才。新华社报导,中国国家文物局、江西省文物局、景德镇市文物局、景德镇陶瓷馆联合举办“全国古陶瓷修复培训班”日前在景德镇结业。文物局表示,这是中国本世纪首次大量培训修复古陶瓷人才。
  • 景德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陶瓷产地,并且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制瓷名家。
  • 台北县莺歌陶瓷博物馆的陶瓷骨牌创意冠军赛,由台北大学与辅大同学组成的蝴蝶队,在长达六个小时漫长的比赛后,评审以“凤凰展翅”创意图案拔得头筹,获得一万元奖金;亚军由新庄高中学生组成的中港大牌队所完成的“快乐的儿时记忆”(H‧M‧S;Happy Memory Space)获得。
  • 磁州窑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陶瓷窑系,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彭城和磁县等地,是北方陶瓷的代表. 这些地区宋代属河南漳德府磁州,故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 〔自由时报记者简群育╱莺歌报导〕台湾陶瓷创作品享誉国际,但餐饮器皿上,一直缺乏一套属于国人自行开发的品牌,和美食相互辉映,行政院文建会为竖立国内陶瓷品牌形象及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委由莺歌陶瓷博物馆研究开发两组精致餐具
  • 台湾陶瓷创作品享誉国际,但餐饮器皿上,一直缺乏一套属于台湾人自行开发的品牌,和美食相互辉映,台湾行政院文建会为竖立台湾陶瓷品牌形象及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委由莺歌陶瓷博物馆研究开发两组精致餐具,台湾文建会陈郁秀主委说,这两组作品,可说是国内在餐饮器皿上等级最高、同时融合台湾陶瓷彩绘技术的国宴级作品。
  •    音乐是美好的,动人的音乐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一些脍炙人口的音乐往往是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的伴侣,音乐有如此的奇妙的作用,殊不知它与陶瓷还有很深的缘分呢?
  • 台湾陶瓷创作品享誉国际,但餐饮器皿上,一直缺乏一套属于国人自行开发的品牌,和美食相互辉映,行政院文建会为竖立国内陶瓷品牌形象及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委由莺歌陶瓷博物馆研究开发两组精致餐具,文建会陈郁秀主委说,这两组作品,可说是国内在餐饮器皿上等级最高、同时融合台湾陶瓷彩绘技术的国宴级作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