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儿童如何成长﹖ 心理学家解析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6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清芳奥斯汀报道)孩子的成长有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中孩子的心理特点也不同。如果孩子是领养的,家长需要面对更多的棘手问题﹐比如怎样向孩子讲清楚﹔孩子在什么时候开始建立心理承受力和理解能力﹔如何处理好生父母﹑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如何帮助孩子面对生活环境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6月21日奥斯汀心理学家Lisa Lasater博士在维斯特欧尔山教会(Westover Hill Church)就领养孩子的心理世界和成长做了两个小时的报告。

孩子没有怨恨

Lasater博士在报告中播放了她采访的不同年龄的孩子谈论领养的录影带。9岁到11岁领养的孩子讲述他们的心理世界。当被问及如何理解“领养”的意思时,一个墨西哥裔的孩子说道,“我的真正的妈妈没法养我,她已经有几个孩子要养……她没有钱。”镜头前的孩子努力表现的轻松,但是泪水已经涌上了他的眼眶。

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因被领养而产生怨恨﹐当一个孩子被告知要和他的生父母相见时,孩子显得很激动,对他的养父母说,“我不知该怎么办,好紧张,我见到他们(生父母)一定会哭的。”大人以为孩子会因为伤心委屈而哭,孩子却说,“见到他们(生父母),我会因为高兴而哭。”

幼小的心灵面对的困境

领养的孩子在他的群体中,同伴时常会问,“你为什么是领养来的?怎么领养的?”“你是象我一样是生出来的吗?” “他们(大人)要你吗?”“你现在还是领养的吗?”“你太酷了!我也要象你一样做个领养的。”有些不明世理的大人也缠着孩子问个不停,而且往往得不到明晰的回答誓不罢休,孩子经常被这些问题纠缠,很烦恼,觉得人们都不明白什么是领养。

有些领养的孩子经历同伴的嘲弄。因为人们有一种观念认为领养通常是由于虐待造成的。这些孩子被说成是被(生父母)丢在门口,扔出来不要的,或者是生父母很坏。而这些观念从媒体和电视中得以加强,比如当今很红的电影《Harry Potter》的主人公Harry Potter就是被丢在门口,后来由他的叔叔养的。

面对这个问题,有的孩子的养父母主动到孩子的日托所给孩子的班级讲解什么是领养,以期为孩子打开困境。Lasater博士认为这么做是有效果,但必须是在尊重孩子的隐私和自尊的前题下。

何时告诉孩子是领养来的事实

关于孩子在什么年龄能够明白和接受领养的事实,Lasater博士认为如果孩子问及此事时,就说明孩子已经可以理解和承受事实,13岁左右可能是一个适当的时候,因为从儿童的发展阶段来看,这个年龄是可以明白什么是领养。如果孩子问到了,大人要做到诚实,不然孩子一旦知道大人在撒谎,欺骗他,孩子会更非常难过。

有的听众持另一种意见,认为孩子很难在心理不成熟的成长阶段面对这个事实,所以没有必要把领养一事早早告诉孩子,这样孩子不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不会经历那些不愉快和嘲弄。这在上一代人中很常见,有些人直到三十岁才了解到领养的身世,而且觉得没什么影响。

不过如果是跨种族的领养,那么就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了,所以也是因具体情形而定。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纽约地区FCC年度中国文化日
无畏小女人战胜强暴者
荷兰家庭所领养孩子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领养孩子只限于异性恋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