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故事:好琴

廖真珮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以前有一位有名的琴师,名为工之侨。工之侨不但能弹出优美动人的琴声,连制琴的技术也堪称一流。村里有人知道工之侨非常爱琴,特地从远地带回来一块绝佳的桐木给他。

工之侨拿到了桐木一看,高兴得连连点头,认为这肯定是作琴的最好材质! 工之侨当天彻夜未歇的画了制琴草图。完成了草图自己也觉得挺满意的,他开始照着草图的样式在桐木上量身制作。经过了繁复的工作,最后终于把那桐木制成了一张琴。

工之侨兴致勃勃的弹着刚制成的新琴,发觉这张琴弹出来的音色质感真是不同以往曾经弹过的琴,他想着: 作了那么久的琴,弹了一辈子的琴,像这样的琴恐怕世上也没有几把!

工之侨拥有好琴的消息立刻传遍村庄,大家都争相来看这张琴。很快的这件事便传到掌管礼乐官的耳中,乐官将工之侨找了去,要工之侨当场用这张琴演奏。虽然乐官也找来了乐师们来评价,但这些乐师根本没有人看得起工之侨,认为这张琴也不是古代的,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当然也就不值钱了。

工之侨回去之后,极为懊恼丧气,难道这琴不好吗?

不久,工之侨找来了漆工,在琴上漆上仿古的花纹,也请来了木工,在琴身上又刻了一些没有人看得懂的蝌蚪文字。然后把这张琴埋进了土里。

经过了一年后,工之侨把琴从土里挖出,拿到市集去卖。有个大官刚好经过了市集,一眼就看到了工之侨所卖的琴,他见琴身上纹路斑剥,还有一些看不懂得文字和花纹。他看了看这琴,发出了惊叹声,这可是历史悠久的琴啊!这位大官随即拿出二百两黄金将琴买下。

这位大官把买来的琴贡献给朝廷。朝廷又请来当初那些的乐官乐师们,让他们来评鉴这张琴。乐师们争相看这张琴,看过的人都觉得这确实是一张难得的好琴,音质好、造型佳,每个人对这张琴都赞不绝口。

工之侨听说了乐师们对这张琴的评价后,不禁叹气:不都是同一张琴吗?这些人趋炎附势,人云亦云,握好是非判断的标准,如果自己不把心摆正,还真容易随波逐流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郑国有一位叫师文的人离家找鲁国的师襄子学习弹琴。

  • 孔子曾向师襄子学琴,一首曲子弹了许多天。师襄子有一天便说道 “行了,可以换一首新的了”。孔子说 “我只学会了音的弹奏,还没有掌握好音乐的表现” 又继续练习。
  • 东汉音乐家蔡邕有不同凡人的听觉,让人很钦佩。
  • 我国有一种乐器叫竽。战国时齐宣王就非常喜欢听竽的乐器声,当时据说有二三百人的竽的大合奏。那时有个南郭先生,听说去演奏竽这个乐器的薪水很优渥,就想混进去这个乐团。他终于千方百计的进入这个乐团,虽然实际上他不会吹,但在演奏时,他总是有模有样的装作很像是在吹奏似的。
  • 司马相如,字长卿,汉城都人。司马相如是汉代一位辞赋名家,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声誉,在音乐上也有相当的造诣,善于鼓琴。汉景帝时,他曾做过皇帝跟前的骑兵侍卫。
  • 秦王派遣使者告诉赵王,要和赵王在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王势力强大,不想去参加这次的会面。廉颇和蔺相如则说道: “王如果不去,则无异向秦王表示赵国的懦弱胆怯阿。”赵王听了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前去渑池赴约,蔺相如也陪从着。
  • 春秋时代,周宣王有个叫萧史的史官,他常在万籁无声的旷野中吹箫,箫音回荡于天地间,像是造物者的召唤,每每引来白鹤和孔雀。
  • 嵇康,字叔夜,三国魏铚人。从小就很聪颖,书读得很多。喜欢弹琴作诗,与山涛、阮籍、阮咸、王戎、向秀、刘伶为竹林之游,有 “竹林七贤”之称”。
  • 在中国历史里,诸葛亮这个名字已成为智慧的化身。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又是天文学家、地理学家,音乐也相当高明,弹得一手好琴。

  • 唐高祖李渊曾命祖孝孙制雅乐。而等到真正制定好这雅乐时,已经是太宗李世民当政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