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的服饰 (10)

周汛
font print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苏视与关
古代妇女,家居时梳哲,外出则戴帽子。帽子的作用,除了御挡风寒外,可用来蔽面。蔽面的风俗由来已久。它的产生,与古代社会的礼教有密切的关系。按 《礼记.内则)规定:男女无故,不相授器,不共水井,不同寝席,不通衣披。“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要拥蔽其面,就需要有一种遮面的工具。最早的面具,是一块很小的帛巾,它的面积,只能勉强遮住颜面,故被称为 “面衣”。到魏晋南北朝期间,遮面的帛巾有了变化,不只是遮住颜面,而是用黑色罗 谷把整个头部盖住。这种风气,一直影密到睛唐时期。

惰唐时期的括罐,就是一种遮面之巾,它除了可以遮住脸面外,还可用以障蔽身体。通常以黑色纱罗为之,戴时覆于顶,下垂于背,在近脸面处开有小孔,以便露出眼鼻。这种幕篱早在六朝时已经出现,不仅妇女可用,男子也可以用之,多见于西域地区。(陷书.吐谷浑何):“王公贵人多戴幕霹”。同书(附国传):“其俗以皮为帽,形圆如钵。或带括玮。”

北朝以后传入中原,成为妇女出行之服。到了唐代,算玮已变成妇女的专用服饰,男子用此者十分少见。 (旧唐书.李密传)中有一段关于嘉起的记载:“(密)乃简挠勇数十人,着妇人衣,戴幕玮,藏刀裙下,诈为妻妾,自率之入桃林县舍。须央,变服突出,因据县城。”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密令兵士身披幕霹,主要是为了“诈为妻妾”,即化妆成妇人,以此蒙蔽敌人,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可见这时的寐玮已成为妇人的专用服饰。

需要说明的是,幕罐只是一种出门远行时用的首服,并非在任何场合都可使用。一般多戴着它骑马出行,以防被路人窥见脸面,(旧唐书.舆服志》记:“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晴旧制,多着幕鲤,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

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一幅唐圭,名(树下人物图),图中有一个妇女,左手高抬,正在脱卸头上的面幕,这种面幕以黑色织物制成,长不过腰,下缀飘带,上开圆孔,固孔中露出眼免,其余部分全被遮蔽,这种样式的面幕应该说就是幕罗的原型 (固48见第138页)。

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三彩女陶俑,也戴这种面幕。整件器物除人物头部外,均施色柚,惟头部施以彩绘,可看得出面幕部分原为黑色,现已褪落。面幕制为平顶,脸部开孔。它与(树下人物田)所结的那种样式基本相同,只是在面幕的长度上稍有差异:前者下搭在胸前,后者只垂至颈间。值得注意的是该妇女戴它时正骑在马上,与文献所记载的情形相符。

括霹的销声匿迹,是由于帷帽的兴起。(新唐书.五行志)称:“永徽后,乃用帷帽,施裙及颈,颇为浅露。至神龙末,幕霹始绝。”

帷帽的前身是 “围帽”,它是一种在藤席编成的竺帽上再装上一圈丝网的帽子,女子外出时戴此,也可获得障蔽的作用。唐刘存 《事始)引(寅录》:“女人戴者,其四周垂下网子,饰以朱翠,谓有障蔽之状。”就是指这种帽饰。帷帽产生于睛代,在初唐时,由于幕睡的流行,帷帽曾一度被废。但到了唐高宗时期,又重新兴起,并逐渐取代了聒罐。

帷帽的再度兴起,与当时社会风尚有很大关系。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发达、最繁荣的时代.。经济事业的发展,促使了社会风尚的受化。这替变化反映在妇女服饰上,则要求简洁和轻便。女子外出,头蒙聒晖,颇然已不合时宜。因此,必然会发生变革,与幕鲤相比,帷帽占有很明显的优势,首先它戴卸方便,其次可以将脸面 “浅露”在外面。这是唐代妇女为摆脱封建礼教束缚所作的大胳宙试。虽然在当时也曾经受到朝廷的千涉,理由是 “过为轻率,深失礼容”。但“递相仿效,浸成习俗”,非禁令所能限制。《旧唐书.舆服志)记:“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则天之后,帷帽大行,幕玮渐息。中宗即位,宫禁宽弛,公私妇人,无复幕鲤之制。”

帷帽的形象,在唐人 《明皇幸蜀图)中有比较具体的描绘。盖面虽以山水为主,人物仅处在陪衬地位,但图中人物的服饰特征仍可一一分辨。其中几个骑在马上的女子,头上就戴着这种帷帽 (田49)。另外,在新庄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唐墓中,也发掘出二件戴有帷帽的女俑。值得珍视的是,帷帽四周垂下的网状帽裙,至今犹完好无损,为我们了解初唐时期的帷帽形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大约到了开元年
间,帷帽之制为胡帽所代替。(旧唐书.舆服志):“开元初,从鹅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胡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

转载自《中国古代服饰风俗》文津出版社(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关于中国最早的钟,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以在陕西境内出土的一件陶钟为起始,年代为原始社会,距今约有5000年之久。在那时,我们的先民就制作出了陶铃,以在劳作之余来娱乐。
  • 据考古资料显示,人类对死亡有较明确的概念,并对死者进行埋葬活动,距今约有十万年之久。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已经会为死者佩带珠子、兽骨类的装饰品,山顶洞人的墓葬即是一例。但值得注意的是,山顶洞人在死者身上撒上赤铁矿粉的举动,似乎代表着某种特别的意涵,古人类学家的研究指出,红色是血液和火焰的象征,为死者洒上红色的粉末,代表生命的再生;而火焰具有威吓野兽的功能,因此,红色也能够保护死者不受外力侵害。
  • 圜钱是一种圆形圆孔的货币。部分圜钱币面上,有“西周”、“东周”、“长垣一釿”等字样。史载春秋末期,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其后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称为东周公..............
  • 秦始皇征服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在钱币制度上推行“半两钱”,半两钱是一种圆形方孔的铜钱,钱面上有“半两”二字,亦即后来“孔方兄”的最初面貌。
  • 刀币的使用,在战国时代的燕齐两国及其邻近地区最为普遍。刀币中的“明刀”,在币面上有日月的图案,是在是战国时代的燕国所铸造,出土数量相当多。
  • 唐朝建立以后,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发行“开元通宝”(或读作“开通元宝”),这是中国以“通宝”、“元宝”命名钱币的开端。
  • “布币”流通于战国时期的中国北方,可分为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釿布四大类。尖足布主要在赵国一带通行,魏国部分地区也可以使用。
  • 唐玄宗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唐肃宗即位后,为了筹措讨平叛乱的军费,于乾元元年(758),发行了“乾元重宝”当十钱,又铸造“乾元重宝重轮钱”当五十钱。
  • 唐代后期,由于铜材不足,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下令将各地寺庙内的铜铸佛像销毁,用以铸钱。这次所铸的“开元通宝”钱,背后印有铸造地的地名。这批开元通宝,称为“会昌开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