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

中国网络流行“咆哮体”
互联网的出现冲击著传统正规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在中国,网络语言的变化更为突出。最近中文网络出现了一种有很多惊叹号的文体咆哮体,有人还制作咆哮体转换器供网民咆哮泄愤。

标签: 网络语言

大学生英文文法是否真的下降,专家们并没有得到共识。(photos.com)
大学生英文文法差 网络语言非祸首
(大纪元记者李丹、柳青多伦多采访报导)近日有媒体报导表示,现在大学生的英文能力下降,包括不曾或很少学习英文文法。其原因被归咎于大学生惯用手提电话短讯跟人联系、社交网站,如Facebook和Twitter大行其道等,以及在中学没有得到合适的文法教育等。大纪元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的大学教授,安省教育厅,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对于大学生英文语法能力是否下降,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共识,专家们也并不认为现代通信方式和社交网站是大学生文法下降的罪魁祸首。

标签: 网络语言

一个公民新闻网站 全球之声(Global Voices)翻译项目“Lingua”(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lingua/)
网络语言多样化 挑战翻译技能
(大纪元记者秦飞编译)在网络刚刚出现的早期,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以英语显示的。但这种局面很快就被转变。例如目前,维基百科的文章就包含了超过200种语言。免费软件平台WordPress中有7百万个博客,其创始人穆伦维格(Matt Mullenweg)说,其中36%使用英语之外的其它语言。

标签: 网络语言

相关话题:翻译

六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通篇都是网络语言,让父母忧心忡忡。(网路图片)
网络语言泛滥 小学生作文如“天书”
“……在外太空我终于看见了这个走召弓虽的SP,一见到偶他居然使出了久已失传的KHBD,偶狂晕,kao,外星人也用这种X3L的招数,晕死了……”,看到在黔江联一小学6年级上学的儿子的作文,爸爸曾靖(化名)才真的“狂晕”了,因为他绞尽脑汁也没读懂儿子写的啥。对此,专家学者建议,要多加引导孩子阅读经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在网络的冲击下,帮助孩子分清楚现实和虚拟的关系。

标签: 网络语言

相关话题:作文

学生日益使用网络语言
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家庭作业中使用过表情符号和其他非正式用语。

标签: 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流行 家长与孩子沟通难
当有人用你听的懂的语言对你说你听不懂的话,会被说懵;如果对你说话的是你的孩子,那会被说急。中国青年报就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被她儿子说的网络语言给急懵了,暴力扯掉了儿子的网线。这位母亲怎么也想不到,‘喜欢’被说成‘稀饭’; ‘这样子’ 可以说成‘ 酱紫’。更联想不到LT是老土,DC是独裁等。

标签: 网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