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

普洱半月遊 也做品茶人(一)

初識普洱

七月的廣州,早已熱的不行,來到雲南邊陲的城市普洱,卻可以感到絲絲的涼意。據說,這個城市全年氣溫都在攝氏二十度上下,七、八月份算是全年最熱的了,但也只是攝氏二十四、五度,獨特的氣候和水土,使這裏成了產茶的好地方。

講起普洱市,儘管當地要員們拼命的宣傳,可能還不是很多人熟悉,不過提起「普洱茶」,相信有點茶齡的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除非年紀太小。而現在的普洱市,正是普洱茶的故鄉,不過它的前身並不叫普洱,叫「思茅」。

因為思茅處於雲南邊境,與多個外邦相鄰,歷來都是駐軍很多的地方,所以它也有個外號叫「兵城」。據說,當年三國的諸葛亮「七擒孟獲」時曾率軍來這裏,在城市的東面,至今還有一條河叫「洗馬河」,也就是蜀軍當年洗馬的那條河,現在河邊還有蜀軍的塑像。

思茅的出名就在於它盛產普洱茶。思茅市的領導們,為了更大範圍將城市名氣推廣出去,以便發展旅遊和茶產業,就想出一個辦法,將思茅市改名普洱市,再沾沾這個名茶的光,也將普洱茶的「功用」發揮到極致。於是,二零零七年四月八日,思茅市正式改名為普洱市。

提起改名也是一件趣事。當日普洱市委書記和市長,正在城市改名大會上宣佈將思茅改為普洱時,天上可謂是黑雲滾滾,隨著市委書記的話音,一陣鴿子蛋大小似的冰雹「劈里啪啦」打了下來,將主席台上的領導及台下的觀眾們,都打的狼狽不堪。

台下的小領導們,及拉來觀禮的觀眾們舉起坐凳頂在頭上抵擋冰雹,可也顧頭不顧腳,全場散開時,走不及的人身上挨了不少冰雹打。事後,市委書記接著講話,說這次改名大吉大利,天上雷公來助陣,冰雹助威。

雖然「佩服」書記的「機智」,群眾們心裏還是少不了的罵,這明明是不吉利,偏說吉利,睜眼說瞎話嗎?提起這個故事,每一個來當地遊玩的人都少不了哈哈一笑。

在普洱市的東側,有一條南北走向縱貫普洱市的大道叫「茶城大道」,沿著茶城大道走,道的兩邊幾乎隨處可見賣茶的店子,當然茶品全都是普洱茶。由於當地是邊境的山地城市,森林眾多,各種各樣的樹根,也就成了做茶具的最佳原料。

各個茶店裏,幾乎都可以看到有特色的茶具。一塊大的原木板,或幾個帶有原始味道的樹根狀凳子,或是樹根反轉雕成古色古香的茶桌、茶具,都透著一股濃郁的茶文化,自然,專門賣這樣茶具的店子也不少。

茶店的經營方式,請客人品茶是少不了的,每一家店的老闆都是非常熱情好客,對每個來店的客人都要請品茶,無論買不買茶都一樣,而且通常是老闆親自不停的給大家泡茶,也有店裏請來茶妹子幫大家泡茶。

一邊品茶一邊聊天,山南海北都可以聊,客人可以隨意坐多長的時間,老闆也不煩,有什麼關於茶或當地風土人情的事都可以問。

其實,老闆並不在意你現在買不買茶,只要你來喝茶他就高興,你經常來喝他更高興。長期做茶生意的普洱茶商都知道,喝的多了,你總要買的吧,你自己喝出習慣來了,逢年過節送親朋好友也要買點,做生意嘛,首先就是交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