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活:我的泰國朋友瑪尼

德樂

人氣 15
標籤:

一轉眼,在德國已經生活了二十多年。我發現周圍來自異國他鄉的外國人就像一面鏡子,能照出自己和海外華人的異鄉生活,他們的喜怒哀樂就像我們的喜怒哀樂,我的鄰居朋友、來自泰國的瑪尼就是這樣的一位。

認識瑪尼之前,先認識了她的女兒卡塔利亞。那是剛搬到這個小城的時候,地方報紙在拍攝聖誕市場時,把瑪尼的女兒也收進鏡頭並登在了報紙上。當時我看報時,對那個騎在旋轉馬車上,約莫四、五歲的可愛小女孩有很深的印象。等認識瑪尼後,第一次見到她女兒,一眼便認出來了。我當然忘不了誇姑娘卡塔利亞長得漂亮,這話令瑪尼很受用,她驕傲地說∶「是!她小時候更漂亮,真的象個洋娃娃。回到泰國探親,走到哪兒都圍著一群人看。」

瑪尼那年快四十歲了,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是我們中國人喜歡的那種美女,可謂「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她很高興我們小城來了我這樣一個亞洲人,這讓她又有了一個能多說話的朋友。

後來我帶著孩子常到她家去串門。在一起聊家常時她告訴我,她祖輩上是中國人,很早以前移居到了泰國,現在家族已經完全泰國化了。怪不得她膚色偏白,原來她是華人血統。

瑪尼說她一直想學中文,曾學過幾天,又放下了,現在只記得「恭喜發財」四個字。我隨口跟她重複這個幾個字時發現,怎麼那麼陌生、憋口?仔細想想,這輩子大概頭一次從自己嘴裏說出「恭喜發財」這個詞,因為我在國內那個極左年代裏,誰都不興對別人說「發財」,這是個犯忌的詞。誰能想到,現在大陸一切向錢看,為發財恨不得「圖財害命」了!

瑪尼是我認識的第一個泰國人。我好奇地問她,是不是泰國的男人都得當和尚。她說是,她的一個哥哥就出家當了和尚,到現在沒有還俗。我聽說過,出家的和尚不吃葷,連父母都不認,而瑪尼告訴我,泰國的和尚不是吃素的,他們也可以吃大魚大肉。她哥哥有時會回家來看看她們,但不在家過夜。瑪尼管哥哥不叫他出家後的法號,也不稱哥哥,就叫他和尚。當時我聽了,很奇怪,因為她哥哥這樣的和尚和我想像的不一樣。等後來我對佛門瞭解得多了以後才知道,她哥哥不能算作虔誠的佛教徒,出家人還惦記世俗的家,屬於「六根不淨」。

瑪尼還把家裏的照片拿給我看,有一張是她與母親二人生前的合影,令我過目不忘。她母親坐在一把太師椅上,慈祥而端莊。瑪尼跪在母親跟前,兩隻手輕輕地放在腿上。母女互相深情地看著對方,請攝影師留下了這永恆的瞬間。照片上,一高一低,一老一少。照片洗印時,還特意做成泛黃色,顯得典雅、古樸。女兒瑪尼要給慈祥老母跪拜一輩子,也報答不盡母親的養育之恩似的。

瑪尼家的這張照片,什麼時候想起來都感覺作為中國人我有點兒可悲。母親活著的時候,都沒想著跟她好好合個影,更沒想過跪在母親面前拍張照。當然即便想拍這樣的照片,當時在中國的照相館裏也沒人敢給你照。問題是我不會想到跪在母親面前照相,因為從我出生記事起,好像只有壞人才下跪,不講孝道,沒有長幼尊卑。所以瑪尼這樣的照片我是照不出來的,只能羡慕瑪尼了。

瑪尼很少回國,但是一個冬天,瑪尼告訴我她要回國探親了。她告訴我,因為孩子要上學了,再回去不那麼方便了。另外泰國夏天太熱,選在冬天回去還好些。

瑪尼家有兄弟姐妹九個,她是家中最小的一個。瑪尼的大姐年齡比她大很多,丈夫是個德國人,也在我們小城,家裏開餐館。她們姊妹倆很親近,經常能看到姐姐端著飯鍋往瑪尼家去。她早就不想幹餐館了,想把餐館賣掉後移居美國。可是因為德國經濟不景氣,餐館一直賣不出去。前幾年,她和德國丈夫沒辦法,只好在週末開張,或者有老顧客有什麼事求他們時才開一開,不是以賺錢為主。過了四、五年的光景,這個在我們地區小有名氣的餐館才被一個義大利人買走。我們城市小,一點事都登在報紙上,因此小城的報紙還專門報導了這一喜訊。我聽後也為他們高興了好長時間。

瑪尼還有兩個姐姐在美國,兩個姐姐在加拿大。她說,她們兄弟姐妹分散在五湖四海,想團聚太難了,看來這輩子別想了!一次美國的五姐突然因病昏迷不醒,家裏的兩個孩子無人照管,瑪尼想都沒想,連夜坐飛機飛往美國五姐家。一個月後,瑪尼回來告訴我,五姐得的是白血病,現在緩過來已經能起床下地了。她痛心地告訴我,五姐家的兩個孩子很不像話,被姐姐慣得不懂禮貌,一點兒樣兒都沒有。這次就是因為跟孩子和丈夫生氣,姐姐才氣得大病不起的。瑪尼非常擔心,一旦五姐有個三長兩短的,她那兩個沒成年的孩子可怎麼辦?

有一年春天,瑪尼家突然熱鬧起來。我正好去她那裏,才知道,是瑪尼的六姐舉家從加拿大搬到我們旁邊的小鎮子裏來了。六姐夫就職的加拿大公司恰巧在我們這裏有一家分公司,因此他被派駐在此。六姐夫是加拿大人,不會泰國話,瑪尼就跟他們說英文,說得很流利。與之相比,我們中國人的英文可差遠去了。

瑪尼原來在泰國時是一家銀行的職員,那裏還有很多她的老同事。前幾年南亞大海嘯,銀行的一個好朋友不幸遇難,我們當地報紙還採訪瑪尼報導了這件事,瑪尼借機還給遇難的好朋友募捐集資了。

和瑪尼在一起總覺得她心思很重,就是笑起來也掩蓋不住心中的惆悵,後來才知道她的苦衷。原來她與丈夫是在姐姐家的餐館認識的,結婚後,丈夫依然每天下班後不是回家,而是去餐館喝酒,喝夠了酒回到家後看看電視就到該睡覺的時間了。瑪尼想可能因為沒有孩子的緣故,丈夫不願在家裏呆,可等有了孩子後,丈夫每天都先去酒館喝酒,喝夠了再回家。孩子是瑪尼自己帶大的,可能因為丈夫不顧家,瑪尼也沒敢多要孩子。

現在丈夫還每天照舊喝酒。另一件頭痛的事是女兒讀書一點不入門,已經從相當於國內的重點中學轉到普通中學,現在又跟不上了。德國學校中學是半日制的,下午不上課。女兒雖不愛念書,但喜歡跳舞唱歌。瑪尼真想在家裏嚴管孩子,看著女兒好好做作業。但她每天得工作半天,又找不到合適的上午工作,只好把孩子一人扔在家裏。看著孩子學習一年比一年差,丈夫又指望不上,瑪尼愁得一籌莫展。

瑪尼的姐姐六十多歲了,夫婦好容易把餐館賣出去了,還沒來得及去美國定居,不想德國姐夫看上了一個二十多歲的越南姑娘。他很快跟瑪尼姐姐離了婚,娶了越南姑娘。瑪尼姐姐和兒子搬出了家,住在一個離我家不遠的公寓樓裏。一年後,瑪尼姐姐聽丈夫說,德國姐夫跟越南姑娘很合不來,覺得還是原配夫人好,知道怎麼體貼人,想離婚再重婚。但瑪尼的姐姐早已傷透了心,絲毫不能原諒他的過錯。為了「眼不見,心不煩」,晚年的姐姐,最後還是狠狠心,扔下兒子和二個妹妹,隻身投奔美國那邊的妹妹去了。@*

相關新聞
海外生活:赴美必備品經驗談
外逃中國貪官海外生活解密
我認識的一個貪官子女奢華的海外生活
海外生活:洗碗工的最後一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