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園地

法語角–法語習語(二十)

【大紀元2015年02月25日訊】

Mettre la charrue avant(devant)les bœufs.

本末倒置,顛倒主次。

Charrue:犁。本短語出現於16世紀,表面意思是說把犁放在牛的前面拉地,用來形容某人做事不合邏輯,沒有主次。

Avoir un poil dans la main.

游手好閒,太懶了。

19世紀時,人們用這條短語來形容某人十分懶惰。因為那時的人們認為常幹活的手會被磨損掉汗毛,而懶人不幹活,手上的汗毛也會長的很旺盛。所以人們就通過手上有汗毛來說明某人是個懶漢。

Passer comme une lettre à la poste.

很順利地通過。

該短語的表面意思是說某事很順利,如同將信投進郵箱那麼簡單。此短語也出現在19世紀,人們用這句話來形容做事很順利,特別是用來形容食物很容易下嚥及消化。當人們將信放進郵箱時,就好比將食物放進嘴巴裡。

Battre son plein.

海水滿潮,處於高潮。

在19世紀中葉,這條短語用來形容海水漲潮到最高點。後來引申為節日慶典達到高潮,人們都玩的很開心;或者是人們的意見出現分歧,討論很激烈,達到高潮。

Mi-figue, mi-raisin.

在滿意於不滿意之間,好與不好之間。

Figue:無花果。Raisin:葡萄。此短語可追溯到14世紀,無花果和葡萄是封齋節時人們最喜歡的乾果,人們將這兩樣水果放在一起表示對這兩種水果都很喜愛,難分上下。15世紀時,本短語的含義演變為「好壞參半」。16世紀,該短語用來形容兩個團隊或兩個人共同完成一件事,雙方協商分配好各自的職責與任務。17世紀,這條短語又有了新的含義,表示「半推半就」。18世紀之前,此短語使用的是moitié一詞,之後被mi取代。

責任編輯: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