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轉讀私立名校 美教育部長受熱議

人氣 29

【大紀元2015年07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柳芳報導)就任美國教育部長7年的鄧肯(Arne Duncan)日前將一雙兒女送回家鄉芝加哥,準備讓他們就讀那裡的私立名校——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這裡提供自學齡前至高中畢業的教育課程。奧巴馬就任總統離開芝加哥前,他的兩個女兒也在這所學校讀書。

這所學校的校訓是「培育持之以恆的學術精神、好奇心、創造力與信心」,「尊重實踐與學習相結合、展現友善精神與多元文化」。

據《華盛頓郵報》7月9日報導,鄧肯的太太和兩名子女近期終於從華盛頓DC搬回了芝加哥,並渴望開始在家鄉的新生活。2008年奧巴馬就任總統後,他將時任芝加哥公立校首席執行長的鄧肯也帶到D.C.,任命他為美國教育部長,鄧肯一家也由此搬到首都附近的維吉尼亞州居住。

在維州時,鄧肯的孩子們分別就讀位於阿靈頓的公立學校。

今年4月鄧肯接受Fatherly.com的採訪時被問到,以一位父親而不是教育部長的身分,他如何看待美國的公立教育系統?鄧肯說:「我非常感激能讓孩子們就讀這麼棒的公立學校,這裡有優秀的校長和老師,他們都充滿責任心。我和太太都非常感激,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得到優質的教育,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成為老師良好的合作伙伴,做稱職的父母。」

鄧肯的發言人諾特(Dorie Nolt)近期在一份電郵中說,在DC周邊居住了6年多後,教育部長鄧肯的家人在近期搬回了芝加哥。在那裡,鄧肯太太卡倫(Karen)將回到她原來工作的學校——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繼續做全職工作,他們的兩個孩子也將在這裡讀書。鄧肯將繼續留在DC工作。像許多政府官員一樣,他會在週末回家與家人團聚。

美國教育政策管不了私立校

報導說,鄧肯的孩子馬上將就讀優質的私立校,這裡的管理不需要遵循由他及教育部為公立校制定的各種政策,如為學生增加考試、按照教育部制定的「統一核心」(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標準為學生做測評、以學生成績的好壞來判定老師及學校的教育和管理水平等。這家私立學校的學生們也不必為接受增加的考試而做長期的準備,從而擠占他們藝術類課程的時間。

在私立學校,老師們有自己的工會組織、學校管理者對老師的意見給予足夠的重視、老師的業績不與學生成績簡單掛鉤,因為他們相信成績不能說明所有的問題,不能作為衡量教學成果的唯一標準。而這些做法目前在公立校都行不通。

文章說,將自己的孩子送入私立校就讀只能讓鄧肯更難考量他和教育部為公立校制定的政策,更難判準這些政策對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帶來的影響。

例如,在鄧肯和教育部的支持下,許多美國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s)迅速增加,而附近的許多公立校隨之被關閉,使得許多家庭無法為孩子就近擇校上學。特許學校在開設時往往沒有考慮在哪些地方開辦有利於學生們就近上學;特許校還可以自行決定入學人數,而公立校則不能。

這樣一來,一些城市居民由於周邊的公立校被關閉,只能讓孩子入學特許校,但有時這些學校卻遠離自己的居住區,為他們及孩子上學帶來許多不便。

報導說,許多政策印在紙上時,看起來總是冠冕堂皇,而落實到實踐中則完全是另一種情形。唯一讓美國教育政策變得更務實的辦法是政策制定者多多聆聽老師、校長、學生和家長們的意見。最近美國各地許多家長和老師抗議學生們的考試過多、老師們的業績不該簡單地與學生成績相關聯等就是美國教育政策制定者沒能足夠聽取民眾意見的結果。

改革美國教育法 各界呼聲高

目前美國教育立法是前總統小布什在2002年簽署的「不落下一個孩子」(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它的主要特點是增加閱讀和數學課程的教學時間,減少藝術類課程的時間;為學生增加統一考試和測評;將學生考試成績與教師業績測評更緊密聯繫;增加聯邦政府對地方學校及教師的評估和管理等。

7月以來,美國國會繼續就如何改革美國現行的教育法展開論辯。國會眾議院週三(8日)通過對美國教育法「不落下一個孩子」做大修,將大幅減少聯邦政府對地方教育政策的干預,把這項權利歸還給各州及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

美國總統競選人、共和黨籍參議員保羅(Rand Paul)6日也發表文章說,他非常支持對「不落下一個孩子」的教育立法做大修,讓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成為美國教育政策的主要發言人,回歸美國特有的教育傳統——尊重個體差異、發掘和培育孩子的特質和潛能、廣泛涉獵各種學科、保護美國人的創新能力,而不是讓增加的標準化考試限制了學生和教師的發展。

還有美國網友評論說,「不落下一個孩子」已經變調,成了「不讓一個孩子出色」(No Child Stands Out)。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美國25州退出「不落下一個孩子」 計劃
提振教育 美政府吸引科技類高才生擇教
全美教師工會施壓 欲撤換教育部長
美教育部長: 未來四至六年美國需要上百萬教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