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真人蓋世張三丰

【千古英雄人物】張三丰(8) 武當創絕學

千古英雄人物張三丰。(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623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二、夢玄帝,武當創絕學

《王征南墓誌銘》記載,張三丰「夜夢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

玄帝便是玄天上帝,也就是在武當修道的真武大帝。據道書,玄天上帝為原始化身、太極別體。上三皇時,下世為太始真人;中三皇時,下世為太乙真人;至黃帝時,下世為玄天上帝。古書記載,真武大帝為淨樂國王及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捨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昇天。

《玄天上帝啟聖錄》說真武道成昇天,又到下界,「七日之中,天下妖魔,盡皆收斷。人鬼分離,冤魂解散,逝魄超升」。又「玄帝千變萬化,為主教宗師。分身降世,濟物度人,無邊無量。洞天福地,無不顯靈。感應事跡,簡冊難窮」。《玄天上帝啟聖錄‧神將教法》講述乾興二年(公元1023年),黔州張孝寧的父親供養真武,凡事求籤乃行,件件靈感。孝寧效仿父親也供養真武,專誠不違。一次朝廷比武選拔武將,孝寧夜裡夢到「真武殿下河魁神將,親教槍法弓馬事藝,頓然神悟」。孝寧取得比武第一名,後授瀛州防禦使。

自古道家有習武的傳統,有許多修道之人習武,內外兼修。然而道家講清靜、無為,旨在返本歸真,視武術為「不急之末學」,也就是備而不用,歷來均少記載。加上修道之人多遠離世俗,其武功、絕技不耀於世間;而道家武功的功法與丹法、道法為一體,多以口傳心授,故鮮為世人知曉。因此對於常人來說,道家武術如同麟角鳳距一樣珍貴。

玄天上帝授命張三丰創太極拳,必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當今內家武術形成諸多各具特色的拳功劍法,其功理和功法,套路操作和主旨要領,沒有一個超出張三丰的太極拳理論。

真武大帝像。(公有領域)

三、運太極,萬化生於身

道家太極學說淵源流長,太極學說講陰陽兩氣。在沒有產生陰陽兩氣時是混沌狀態,叫無極,然後生出太極,有了陰陽兩氣,然後太極生萬事萬物。

張三丰在《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中說:「太極之先,本為無極。鴻蒙一氣,混然不分,故無極為太極之母,即萬物先天之機也。二氣分,天地判,始成太極。二氣為陰陽,陰靜陽動,陰息陽生;天地分清濁,清浮濁沉,清高濁卑;陰陽相交,清濁相媾,氤氳化生,始育萬物。人之生世,本有一無極,先天之機是也;迨入後天,即成太極;故萬物莫不有無極,亦莫不有太極也。」

張三丰在此論述的太極,與他的《大道論》同出一轍。前面講「一陰一陽之謂道,修道者修此陰陽之道也」。這裡講二氣為陰陽,「二氣分,天地判,始成太極」。「故萬物莫不有無極,亦莫不有太極也。」人身「本有一無極」是「先天之機」,進入後天,成為「太極」。人身體的一動一靜,動靜相因,如環無端,是一個天成的太極。又說只有人的物質身體,並不能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神氣」才是人生命的主宰。而「神氣相交」,亦是一個太極。張三丰指出要傳他的太極拳法,先要明白這個太極原理:

「人之作用,有動必有靜,靜極必動,動靜相因,而陰陽分,渾然一太極也。人之生機,全恃神氣。氣清上浮,無異上天。神凝內斂,無異下地。神氣相交,亦宛然一太極也。故傳我太極拳法,即須先明太極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

張三丰像。(公有領域)

張三丰說,學太極拳,為了給修道打基礎,而修道則以修心煉性為主。太極拳帶有內外兼修的很多東西,身體隨著變化,思想境界也得提高,人才能煉出東西來。不然的話,不修心性,心神不定,神氣不和,只學打太極拳架勢(套路),不能煉出真功夫。

「學太極拳,為入道之基,入道以養心定性,聚氣斂神為主。故習此拳,亦須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擾之。氣不外聚,神必亂之。心性不相接,神氣不相交,則全身之四體百脈,莫不盡死。雖依勢作用,法無效也。欲求安心定性,斂神聚氣,則打坐之舉不可缺,而行功之法不可廢矣。學者須於動靜之中尋太極之益,於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剋之理,然後混七二之數,渾然成無極。心性神氣,相隨作用,則心安性定,神斂氣聚,一身中之太極成,陰陽交,動靜合,全身之四體百脈周流通暢,不粘不滯,斯可以傳吾法矣。」(《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

張三丰在《大丹詩八首書武當道室示諸弟子》中說,「尋真要識虛無竅,功夫只在意所到。往來順逆煉陰陽,升降坎離在顛倒。恍恍惚惚太極生,杳杳冥冥嬰兒兆。出玄入牝由自然,若忘若存守壇灶。」往來順逆煉陰陽,有意無意生太極,於是杳杳冥冥產出元嬰,這是修道者的真身。

人生存在太極陰陽之間,張三丰深入淺出,將太極在人身體內的形成機理揭示給人,明示太極拳與煉丹的關係。後人稱其著作為太極煉丹秘訣。#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點閱【千古英雄人物之張三丰】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按計劃治理徐州一帶,包括徐州、揚州和豫州的一部份。徐州東起大海,南至淮河北岸,北到泰山。河流有黃河、淮河及沂水;山系有蒙山、羽山。向東治理泗水、沂蒙水,向南治理淮水,從桐柏山開始疏導淮河,向東和泗水、沂水會合,東流入大海。沂蒙山、羽山可以種植了。
  • 帝舜歸天後,服喪三年完畢,禹為了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躲避到陽城。但天下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來朝拜禹。禹繼天子之位,國號夏。
  • 秦王嬴政(後為秦始皇),順天時、應地利、符人和、治百亂於一瞬,興百廢於一時,一統江山,正本清源,為華夏千古保正道、固良基,樹萬古豐碑。
  • 後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書坑儒」,並將其當作秦始皇殘暴,毀壞歷史、文化之所謂依據,不知真正準確史實。為正視聽,還原歷史真貌,本節將細述「焚書坑儒」史實、原委及意義。
  • 韓信打下漢室天下,享受戰果卻詭計多端厚顏無恥的劉邦,將叱吒風雲功高蓋世的一代戰神蒙上「謀反」的罪名冤死在長樂宮中,留下一段千古遺恨。
  •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紹兼併公孫瓚,據黃河以北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封號烏桓,北無後顧之憂。袁紹以其長子袁譚、次子袁熙、外甥高幹分守青、幽、並三州,自擁精兵十萬、騎萬匹欲南向以爭天下。時曹操主豫、兗二州,兵不足兩萬,北有袁紹大兵壓境,南有張繡、劉表不肯降服,東有劉備聯紹,東南孫策蠢蠢欲動,西有關右諸將觀望。
  • 魏武大帝曹操瑞應黃星,真人下世,撥亂治世,天下莫敵。曹操造就中國文學史上黃金時代之建安文學,使中國神傳文化在長期戰亂、社會殘破背景下得以承傳興盛。其武學巨著及用兵計謀為後世歷代兵家推崇傳揚,故後人稱「言兵無若孫武,用兵無若韓信、曹公」。曹操杜絕官民淫祀,剷除低靈亂鬼,扶持道教初生,致魏國上下習道成風,舉國清平。
  • 堯、舜、禹三位聖君上次滔天洪水後開創本次人類中華五千年神傳文明,教化人民,重德崇道。秦皇漢武一統天下,開疆擴土,欽定國家體制,確立思想文化體系。三國之時,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聯袂上演千秋大戲,圓滿詮釋「義」之內涵。這些千古英雄人物雖處不同朝代,皆致力於開創、保護神傳文化;亦與不同天朝眾生結緣、演繹新朝新文化。一幕幕大戲,驚天地、泣鬼神,轟轟烈烈,光耀寰宇。
  • 作為中國神傳文化鼎盛期的唐代,其繁榮文化就世界而言,可稱得上無與倫比。
  • 唐孟棨《本事詩‧高逸》稱:「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捨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歎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賀知章如此欣賞《蜀道難》,因沒帶酒錢,遂興奮地解下衣帶上之金龜換酒與李白共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