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食俗】萬聖夜憶糖蘋果

松勁

人氣 13
標籤:

每年的10月31日是“萬聖夜”,英文稱為“Halloween”是“All Hallow Eve”的縮寫,是在11月1日“萬聖節”(All Hallow’s Day或稱All Saint’s Day)的前夕,華人常混淆這兩個節慶。而萬聖節的起源,是天主教會將一些生前具有偉大德性的信徒封為聖人(Hallow),並在該日舉行儀式紀念並表彰所有的聖人,以茲鼓勵其他的信徒能見賢思齊。次日(十一月二日)則為“萬靈節”(All Souls Day)或稱為“追思亡者節”。

而“萬聖夜”的起源,是西元二千多年前,在蘇格蘭、威爾斯及愛爾蘭等地的凱爾特人(Celts)認為,每年10月31日是象徵著舊一年的結束和新一年的開始,所以該晚他們會舉行隆重的儀式,感謝太陽神讓穀物豐收得以過寒冬。但該晚也是死亡力量最強盛的時刻,死亡之神(Samhain)和鬼魂將返回人間以尋找替身(很類似中國黃曆七月“中元鬼節”開鬼門關的習俗),這晚也就特別危險,因此牧師和祭司會主持祭典,燃點火炬,焚燒動物作為獻禮,以安撫死神和鬼魂,另用動物的頭或皮毛做成的服飾裝扮自己,並發出古怪的聲音,祈望死神和鬼魂認不出他們以保安全,過了該晚則鬼魂重返陰間,一切恢復平靜。這就是萬聖夜化妝舞會的由來,而小孩也會變裝,戴上面具,拎盞南瓜燈去按鄰居門鈴、玩 “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要大人請吃糖果的習俗。

但在蘇格蘭,小孩要糖果時會說:“The sky is blue, the grass is green, may we have our Halloween.”(藍色的天,綠色的草,齊來慶祝萬聖夜),然後表演(Show)唱歌跳舞來獲得糖果。這種“Show and Treat”的價值觀很值得大力推廣,讓小孩從節慶習俗中潛移默化,學會需先“付出”才能“獲得”的價值觀,而非不勞而獲,甚至需歸正用威脅搗蛋手段(Trick or Treat)來獲得的變異觀念。為了保護孩子的健康安全,當小孩獲得糖果也需先交大人檢查(若非垃圾食品或未含三聚氰胺的黑心食品)後才可食用,對送糖的家庭也建議不送自製及未包裝的食品。

在萬聖夜人們會在窗戶上點盞小南瓜燈(英文稱為Jack-O’-Lantern是來源於移民到美國的愛爾蘭人在該晚,把挖空並刻上鬼臉的蕪菁甘藍塊根(Turnip)點上蠟燭火,放在大門口的階梯上用來嚇走鬼魂的,後來他們發現南瓜更容易雕刻,就改成南瓜燈),或在前門掛上蜘蛛網,或者在院子中擺放一尊稻草人和幾個南瓜…等布置,若太血腥鬼魅而恐怖嚇人時,近年來有關單位會來勸止,而愛熱鬧的家庭則會舉辦化妝舞會,親友間也會互寄賀卡祝萬聖節快樂…等,都是該節慶特有的習俗,在英語系的國家中,它已成為僅次於耶誕節和感恩節的第三大節日!

萬聖夜應節食品的“太妃糖蘋果(Toffee Apples) ”,是把一顆蘋果插上竹籤,然後手持竹籤把蘋果放在太妃糖漿中轉動,有時會再粘上果仁,深受小孩們喜愛,後因有人惡作劇將大頭針和刀片藏在蘋果內,造成小孩受偒,所以送太妃糖蘋果的習慣就逐漸消失,由於人心的變異致使這項美食式微,真是可惜!“太妃糖蘋果”很類似中國的“糖葫蘆”,將數顆李子插上竹籤,然後手持竹籤把李子浸入糖漿中轉圈取出,等冷卻後食用,甜甜的糖衣綜合李子微酸的好滋味,真叫人懷念!

中國有句俗話:“平日不作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若是心中存有真善忍,不欺騙他人而做到“真”,處處與人為善而做到“善”,不與人爭鬥而做到“忍”,根本就不用扮成鬼模鬼樣使鬼魂誤認為同類而不被抓走,或在門階上點盞南瓜燈來嚇走鬼魂,若能做個真善忍的好人,鬼魂自然就會遠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節慶食俗】勞資相處的微妙之道:吃尾牙
【節慶食俗】談情為何物 西洋情人節
【節慶食俗】正月十五鬧元宵
【節慶食俗】清明寒食潤餅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