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中國相聲史《六十年代初期傳統相聲的挖掘》

1957年~1975年

1961年前後,中共中央的調查單位所撰寫的書面報告,也檢討了相聲遺產的侷限性,認為雖然傳統相聲暴露出舊社會的一些黑暗面,但都沒有從政治的高度進行「揭露」跟「批判」,諷刺的矛頭也只觸及了次要的一面,仍然無法擺脫過去統治階級的思想影響和相聲藝人的思想限制,因此認為有些傳統節目,在內容「階級界線」和「是非觀念」上都是模糊的,在「新時代」的相聲裡就必須要加強。

*傳統或糟粕的辯論︰

議論還說,傳統相聲中的確有侮辱勞動人民,輕視農村婦女,以及嘲笑生理缺陷的以致誨淫誨盜的糟粕,但是這樣的結論不宜輕下。例如過去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怯口」的段子必然是拿勞動人民取笑,但這次議論列舉的材料證明,事實上並不完全是這樣。同樣的,講文盲的笑話決不等於是侮辱在「舊社會」裡被剝奪了受教育權力的勞動人民。

議論認為,分析一個節目,要著眼於總的傾向。例如︰

1.《戲劇雜談》中說近視眼不能唱「青衣」、「花旦」,也並不等於嘲笑生理缺陷。

2.《騙剃頭挑》是講惡作劇的故事,但不是宣揚騙術。

3.《扛刀子》主要內容在於表現相聲藝人、理髮匠、裁縫、京劇武生等行業人員的外表特徵,而由一個妓女善於察言觀色說起;但絕不能因此就把這個節目同大講嫖經的段子等同起來。

因此,以評論者的看法,基本上好的節目中也難免會有雜質,基本上壞的東西也並非都不無可取。經過這次中央方面的整體議論後,也在這方面肯定了傳統相聲並非全是「有問題的」糟粕。

*改造傳統相聲小結︰

1. 傳統相聲的內容還包含著許多不見經傳的社會知識與文化知識,對這種知識要做具體分析。

2. 有些來自勞動人民的體察經驗,和有益無害的掌故見聞,都是應當保留的。而其中對於吃喝嫖賭的見識,就是無用而有害的。

3. 相當一部分的傳統相聲必須經過去蕪存菁的工作,才能成為有益無害的上演節目;例如學唱類的絕大部分節目屬之。

4. 何謂「有益無害」,評論定義為︰具有開闊眼界、培養機智的作用。最好同現實的生活合理的聯繫起來,賦有一定的諷諭和教育作用,給人啟發。

5. 不過,評論也終於發現,要向所有的傳統相聲節目要求「教育作用」,確實是不實際的!

*討論相聲中的笑料︰

圍繞此一話題,探討了笑料在相聲中的地位以及笑料的思想性。評論小組也認識到相聲是在笑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笑料是相聲的基本材料,它不只是穿插的噱頭跟科諢﹙像戲曲、評書這樣﹚。缺少笑料的相聲徒具「相聲」的虛名,沒有多大的藝術生命力。

相聲與笑話,從來就有「詼諧」與「諷刺」兩大傳統,但無論哪一種都不能離開笑料,評論建議︰

1. 以諷刺為主的相聲~希望笑料與諷刺的觀點要結合起來,使聽眾通過一笑來「分清敵我」、「明辨是非」。

2. 以詼諧為主的相聲~保持巧妙的構思、便捷的口才或有趣的模擬,以博一粲,娛樂聽眾。

3. 面對指責傳統相聲缺乏思想性的意見,主要是針對詼諧性的相聲而發的狀況;評論建議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滿足廣大聽眾文化娛樂的需要,一方面不要向詼諧性的相聲強求外加的「思想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避免低級趣味與廉價笑料﹙主要指貧嘴與油滑﹚。

*傳統相聲腳本總集︰

1961年初,中央廣播說唱團將挖掘、紀錄的傳統相聲編印成內部資料,共四冊。它是最早的一部傳統相聲腳本的總集。到了同年九月,政治風向拋出一份通知「關於加強戲曲、曲藝傳統劇目的挖掘工作」,強調要加強領導、組織力量,努力搶救遺產。

為了進一步整理傳統相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花了半年時間派人分赴瀋陽、吉林、哈爾濱、天津、濟南、漢口、南京等地尋訪老藝人,繼續挖掘傳統曲目,前後共錄了近三百段,迄今保存完好。

1962年,天津曲藝團請觀眾與文藝界人士進行座談討論;相聲作家何遲終於指出了大家的心聲︰「相聲是反映現實生活的具有喜劇性的語言和表演藝術,有的相聲不一定使聽者哈哈大笑,只要詼諧幽默,聽者覺得酣暢愉快就可以了!」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