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史《應變》

1949年~1956年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續上篇>

*2.「改進」﹙把關內容﹚工作︰
關於「相聲改進工作」,小組採取一方面改編舊的,一方面創作新的作法。小組成員每天上午討論新舊相聲段子,哪些段子能說,哪些段子不能說,以及哪些段子要修改等。他們停演了《反正話》、《六口人》,理由是拿父母、夫妻開玩笑,以及《怯拉車》、《怯洗澡》,因為內容挖苦了勞動人民,又停演了《學聾啞》等拿殘疾人開玩笑的段子。

有些段子由演員自行修改,有些則由老舍等文藝工作者提供他們改編和新創作的段子,協助相聲藝人演出。「相聲改進小組」經過嚴謹的歷程,先由作者提出創作、改編作品,再由小組做技術性的補充,經過集體研究增潤後,進行試演,並聽取群眾意見,最後才印刷本子正式演出。

*3.「演出」﹙監聽分配﹚工作︰
身處一個「集體分配」的時代,相聲藝人誰能說、說什麼,都要求正確,演員們已經無法像從前那樣單個兒作藝、自由創作了。經北京市文藝處批准,「相聲改進小組」從1950年3月2日起,在前門外大禮紗帽胡同路北新華遊藝社演出「相聲大會」。孫玉奎在《北京相聲改進小組始末》中提到相聲改進小組「相聲大會」的情況︰

「新華遊藝社是三間二層樓的樓房,能容納一百多的觀眾。我們採取不售票,觀眾聽了走時收錢的辦法。演出從上午十點到晚上十點,中間不休息,演員都是小組成員。…小組在後院有一間辦公室兼休息室。」

「關於演出收入,新華遊藝社收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其餘百分之八十歸小組。小組的收入除去很少的辦公費以外,都分配給演員。演員的分配以分數計算,最高和最低的相差六倍,侯寶林拿最高的,是12分,常寶霆拿10分,其餘都在8分以下,我也是8分。」

「新華遊藝社開始演出相聲大會以後,北京市各曲藝場所就沒有相聲了,觀眾聽相聲只能到新華遊藝社來。這樣,新華遊藝社的觀眾日漸增多。演員收入除侯寶林、孫玉奎等比在西單遊藝社演出時掙得少,其他演員都比別處掙得多,能夠維持生活。」

後來由外埠回來的藝人也紛紛加入組織,陣容堅強加上每週加演,大家的生活基本上有了保障。

小組演出,並且設立了「監聽制度」。演出時由劉德智等在後台監聽。凡是說的不對或論及迷信、色情、謾罵等詞句都記下來,告訴演員,有問題集體討論修改。

*4.「出版」﹙普及影響﹚工作︰
經過這樣的努力,「相聲改進小組」的活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許多機關、團體、工廠、學校邀請小組去演出,還索要相聲本子。於是陸續出版了許多改編的相聲段子;例如︰《改編文章會》、《改編菜單子》、《改編繞口令》、《兩條路線》、《新西江月》、《思想改造》、《自找罪受》、《紙老虎》、《如此美國》、《擁護和平》、《新八扇屏》、《美的研究》、《一貫道》。

1951年1月,「相聲改進小組」成立一週年,小組編了一本《北京相聲小組一週年特刊》。

*工作小結︰
1951年之後小組成員大多參加了「抗美援朝後方宣傳隊」,等到回國之後因原來的演出團體、遊藝社都停演了,於是在1952年1月成立了民營公助的「北京市曲藝工作團」,負責人為曹寶祿、侯寶林、孫玉奎。曲藝成立了三個月,又有了以鼓曲為主的曲藝一團,以曲劇為主的曲藝二團,以及以相聲為主的曲藝三團;「相聲改進小組」成員參加到其中後,小組便自動取消了。

「相聲改進小組」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它在中國社會面臨重大轉變的時候自立更生摸索前進,改編和創作了許多相聲,培養了新的演員,重新站穩了相聲演出的步伐。不過因為歷史環境的約束,這樣的過程給相聲帶來了「偏左」的思潮,以致後來的一些相聲作品,都呈現了過於強調相聲的「政治宣傳作用」而忽略藝術、娛樂作用的傾向。

﹙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出身及特色︰
    馬三立,回族,1914年生於北京,祖籍甘肅永昌縣,出生於曲藝世家;祖父馬誠方是著名的「評書」藝人,擅說《水滸》,名噪一時;父親馬德祿是「相聲八德」之一,又是相聲前輩藝人恩續的寵徒和門婿;母親恩萃卿曾壆唱「京韻大鼓」;兄馬桂元師承李德錫,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稱。
  • 常寶堃﹙1922—1951﹚,滿族正白旗人,原籍北京,出生於張家口。父親常連安,藝名「小鑫奎」,原在富連城科班學戲,後來與吳鐵庵一起研究戲法,以變戲法謀生。常寶堃六歲開始隨父「撂地」賣藝,表演戲法的「說口」。童聲清亮、口齒伶俐,抓哏取笑、機敏聰慧,頗受觀眾的喜愛。張家口盛產磨菇,人們親暱的給他取個綽號,叫做「小磨菇」。
  • 侯寶林﹙1917—1993﹚,滿族,四歲時被舅舅張金斌從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門外侯家。養父在濤貝勒府當廚師,家境清貧。從懂事起,就飽嘗了都市貧民生活的艱辛。抱著碗領施捨粥,撿煤核,賣冰核,賣報,打執事,什麼雜活都幹過,最後淪落成小要飯的,經常忍飢捱餓。他只免費唸過三個月的小學,不到一百天。
  • 在侯寶林漫長的六十年藝術生涯後,他因病在1993年去世,臨終前說了這樣一段《最後的話》︰「我侯寶林說了一輩子相聲,研究了一輩子相聲,我的最大願望是把最好的藝術獻給觀眾。觀眾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師。我總覺著再說幾十年相聲也報答不了養我愛我幫我的觀眾。現在我難以了卻這個心願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愛、視為生命的相聲發揚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寶林獻給人民更多的歡樂。我一生都是把歡笑帶給觀眾,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永別觀眾,我也會面帶微笑而去。祝願大家萬事如意,生財有道。」
  • *「單口」大王︰
    劉寶瑞﹙1915—1968﹚,北京人,自幼家境貧寒,曾向崇壽峰學藝,十三歲拜張壽臣為師,學說相聲。十四歲赴天津,與馬三立、趙佩茹、李潔塵等人在南市「聯興茶社」相聲大會演出,並在廣播電台播音,開始嶄露頭角。1940年從濟南回北京,聲譽鵲起。後去南京、上海等地演出,被譽為「單口大王」。到了四十年代末,他赴香港演出,首先把相聲藝術介紹給港、澳觀眾。
  • *諷刺藝術︰
    相聲具有優秀的藝術傳統。處於成長期的相聲更以「諷刺」為突出特色。相聲的「諷刺藝術」並非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和文學藝術的根源。
    從「談笑諷諫」的古代「俳優」,到「直言敢諫」、「實不讓當時言官」的唐朝「參軍戲」,宋朝的「滑稽戲」,到「滑稽幽默」、干預生活為特色的歷代笑話,「諷刺」的傳統是一脈相承。到了相聲藝術,可以說是集其大成!
  • 「九一八事變」之後,著名相聲藝人張壽臣曾經編演這樣一段「墊話」︰「小日本想滅亡中國,那是痴心妄想!中國人同仇敵愾、團結禦侮,誰想亡中國也亡不了。您只管放心,歷史上記載得明明白白;元朝來亡中國,沒幾百年,連蒙古也送來啦!清朝來亡中國,沒幾百年,連吉林、黑龍江西半邊都送過來啦!日本不是也要亡中國嗎?好吧!待不多少年連蓬萊三島也得送給中國。亡?亡什麼?全日本國的人都到中國來,還不夠站崗的哪!」
  • 成長期的相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歷了由發祥地—北京,向外地普及的過程。在北京,相聲藝人隊伍逐漸擴大,競爭日益激烈,促進了相聲藝術的成長。尤其是相聲登上廣播電台以後,拓寬了觀眾面,提高了相聲演員的知名度,社會影響也愈來愈大。
  • 1947年一月中旬,當時著名的民俗學家金受申在《北平日報》連載題為《相聲》的文章,具體描述了那時相聲在社會上發展的現狀,指出了相聲存在的問題。這篇文章發表到今天,已經超過一甲子,然而,文中提到的一些問題,與相聲界的一些流弊,仍然可作為當時的見證與目前的參考。
  • 1949年,大陸上共黨執政後,中國的相聲藝人全都經歷了一個不得不「重新學習與改造」的歷程;所有演出的內容,都必須要通過嚴謹的思想檢查、教育、改良,要達成能為「社會主義」服務的要求;以避免演員說著「未經整理」的傳統相聲,或是提及羨慕富貴權勢、貶損「勞動人民」的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