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數來寶的藝術技巧《形式特點之三》

數來寶與快板發展

上面說到「數來寶」通常是見景生情,依景唱詞,來體現「即興」演唱的特點。但是,這一特點在「快板」中並不具備,這與快板本身的歷史發展有關。

快板發展︰

數來寶藝人加入小戲棚之後,一方面要把以往的唱詞片段加工整理,又要自己動手或請人幫助編寫新的唱段,以豐富上演的曲目和充實自己的作藝內容。因此許多數來寶的作品都是在進入小戲棚之後產生的。這些作品很可惜的因為表現內容的需要,以及作藝形式的改變,已經見不到那種「即興演唱」的特點了,只剩下開門見山的敘事、抒情;此一時期的作品內容沒有完整嚴謹的故事結構,關於人物也不注重性格方面的深入刻劃,連唱辭的韻律格式也有別於數來寶的原來寫法。

妙的是,今天研究這些作品所具有的這些特點,可以發現在此一時期——「快板」的曲種形式已經形成!快版竟然是由數來寶派生出來的!或者可以說,快板是由數來寶藝人創造出來的。

但是有一點不可忽略的是,在此之前,快板也有其漫長的雛型階段,多年來許多藝人的口頭創作,以及許多人編寫的快板式的小品,也大量的見於書面上。所以,在快板的正式曲目出現於遊樂場所之前,在群眾文化的土壤中早有了快板的種子孕育其中。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快板形式實際形成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名稱,快板名稱的出現,晚於數來寶若干年。其實「快板」這個名詞,最早見於共黨軍隊,等到1949年中共執政之後,這個名詞才被專業藝人所採用。

漸進區分︰

數來寶進入小戲棚之後,已經發展成對口演唱形式,而且運用了逗、捧關係,這意味著它已經形成了詼諧、風趣的藝術風格。但是,當時所編演的諸如︰《直奉戰》《槍斃白面兒》這一類的快板作品,基本上都是一人演唱,沒有逗、捧關係可言。

儘管某些作品寫得深刻、形象些,因此能引起觀眾的興趣而出現「包袱」。但就整個節目來看,它還談不上具有了數來寶所具有的藝術風格。即使有些快板也是對口演唱,甲、乙之間也只是拆唱,是一種「接替關係」,不是「逗、捧關係」。

快板作品向來著重於對於某件事物或情景,集中而誇張的渲染,和細膩而形象的描寫;擅於運用板式、節奏的多種技巧,達到其感人的藝術效果。如《繞口令》、《說黃河》、《立井架》、《抗洪凱歌》等,就是快板作品中的名篇。

韻律差異︰

數來寶跟快板在韻律格式的講求上,也是有差異的。數來寶是採用「花轍」寫唱詞,轍韻之間轉換頻繁,常常兩句一轍。個別小段落也有若干句詞同轍的,但卻沒有一轍到底的唱段。它在聲調上要求嚴格,上、下句還要同聲。就是說所合轍的字,在聲調上也是相同的。

有的快板也用「花轍」寫唱詞,可是其「轉轍」的次數,不像數來寶那樣頻繁,一般是採用段落轉轍的方法。﹙這個未來會再詳述。﹚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