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教本介紹

中國相聲史《呼喚相聲藝術東山再起》

1976年至今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很遺憾自八十年代末期以來,相聲藝術的發展呈現頹勢,似乎已由高潮轉向低潮,有人說「陷入谷底」,有人說「陷入危機」,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景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問題?顯然有著互相關聯的主客觀原因︰

*客觀原因——娛樂多樣化的衝擊︰
現代社會複雜,娛樂項目繁多,娛樂事業蓬勃發展,花樣時時翻新,各式競爭十分激烈,觀眾口味也重新組合、多項分流,難以掌握。

現代觀眾生活節奏加快,需求多樣化,對娛樂要求集中於求新、求異、求快捷,各有所好,各取所需。如過去那樣,有某些娛樂形式或藝術形式能一統天下的轟轟烈烈景象已成為歷史上的陳跡。過去,相聲屬於擁有廣大觀眾的藝術形式,如今走向敗落,令人特別不適應。

相聲固有的規律和表現手法有的已經不適應新的表現需求了,例如構成相聲「包袱」的重要規律之一「三翻四抖」,由於醞釀的節奏緩慢,漸漸失寵,常常變成「二翻三抖」或「一翻二抖」,甚至「隨翻隨抖」,這樣下去,相聲危機不言可喻。

*客觀原因——傳媒的衝擊︰
這部分的衝擊主要來自於電視,在先前<電視帶來“相聲熱”與“後遺症”>一文中,已作詳細闡述,不贅言。

*客觀原因——體制變化的衝擊︰
中國大陸社會在「改革開放」之前,相聲界的管理體制統領的過多、過嚴、過死,妨礙了相聲演員積極性的發揮,也影響了相聲藝術的發展。而後面臨社會轉型,這樣的管理體制迅速解體,但新的管理體制卻並未有效建立,以致忽視了宏觀調控的問題,變成相聲隊伍渙散,相聲演員個個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相聲隊伍的渙散以及對相聲藝術的「偷樑換柱」,使得什麼創作劇本、錘鍊修改、提高水平、理論研究,通通掙扎於政策領導、相聲演員、學術研究人員三不管的夾縫中,原本尚且能「八仙過海」的相聲演員也開始演變為「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的局面。

如此一來,相聲如想擺脫在現代社會中自生自滅的態勢,打破日顯頹敗的僵局,真的需要許多的幫助及努力!

*主觀原因——凡夫多,人才少︰
回顧藝術發展史,舉凡一門藝術要趨於鼎盛,必有賴「擎天柱」般大師級的人物出現,相聲藝術依然。

這類出類拔萃的人物數量不會很多,作用卻非比尋常,他們以精湛的藝術和傑出的代表作樹立起本門藝術的權威,以無可爭辯的藝術表現贏得觀眾喜愛,享有極強的民眾號召力。反觀今日之相聲界,老成凋謝,新血雖有「大蔓兒」可以支撐門面,卻無能與大師級人物相媲美者出現。

*主觀原因——庸本多,名作少︰
相聲的曲本創作在過去累積了大量的藝術珍品,九十年代出版的《中國傳統相聲大全》可以說是集大成者。這些名段有偉大的示範作用,凝聚著所有相聲藝術技巧和表演規律的精華,可以說是影響深遠。

反觀今日的相聲創作,可概括為「一頭小」︰傑出之作少、「另一頭」和「中間大」︰就是尚可一讀的平庸之作多。尤其相聲創作的質與量都嚴重失調,優秀相聲如鳳毛麟角,就算出面舉辦應景式的「相聲比賽」和「相聲節」活動,也常常是人為的紅火一時,傾刻便煙消雲散,很難起到真正的推動作用。

*主觀原因——觀眾俗,品味差︰
或許是社會風氣的關係,加上教育出現嚴重的失誤,導致社會特別是青年的文化水平、文化素養以及藝術欣賞格調普遍下降,能欣賞相聲之美的觀眾日漸流失,也反過來對相聲藝術造成令人擔憂的傷害。

這要說到「改革開放」以來,種種藝術禁區都被打破,猶如開閘放水,難免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細心觀察不難發現,相聲中闊別多年的「葷口」和低級趣味已經死灰復燃;演員運用肢體打鬥、利用倫理關係抓哏取笑、用生理缺陷出洋相、穢言污語的咒罵、矯柔造作的表演…,這些相聲中的糟糠糟粕漸漸又出現了,如此格調的演出,重走相聲沒落的老路,也將窒息新時代相聲的「藝術生命」!!

如果還能針對相聲藝術大力扶植,必要著眼於努力培養優秀的相聲演員和引導觀眾隊伍,更要大力創作佳作曲本,以及加強理論研究。這是最為可能讓相聲再展風華的四條路,也是有心努力的方向。

最後,但願相聲藝術的東山再起,當在不太遠的將來!

﹙本《中國相聲史》部分登載完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聲電視化之後,最大的功績是挖掘新人,特別是從業餘演員中選拔和培養人才。尤其是八十年代電視台舉辦的「相聲邀請賽」,湧現了大批的相聲新秀,這些從業餘相聲隊伍中脫穎而出的人才,後來都分別得到相關的良好出路。
  • 由於中國社會此時開始「改革開放」,難免泥沙俱下,社會風氣受到侵襲,尤以凡事向錢看的思想為害最烈,引起了相聲藝術的關注。原建邦此時創作的《管子鬥富》就屬於立意新穎、針貶時弊的力作。採取說唱並舉的「柳活」方式,把詼諧幽默的唱哏和抑揚頓挫的繞口令結合在一起,演出頗受歡迎。
  • 過去的娛樂性相聲大致可以分為「技巧類」和「笑話類」兩種;技巧類的相聲主要集中於「學」和「唱」,以超凡的技巧來娛人,這其中也有「說」的,如「繞口令」、「貫口」,都是一種超凡的語言技巧。笑話類的相聲則常常涉及歌誦與諷刺,也不排斥單純以滑稽詼諧取勝;例如高英培、范振鈺表演的《釣魚》,雖含諷刺因素,但真正扣人心弦的還是高度誇張的語言和賞心悅目的幽默。
  • 1949年以來,相聲藝術發生了很大的變革,不但全面戒除了任何具有「葷口」意涵的段子,走「淨化相聲」路線,連表演時間也有縮短的趨勢;過去的相聲段子通常要說個二、三十分鐘,甚至有長達四、五十分鐘的,上得台來,往往藝人演出至少得三刻鐘。但在1949年而後,相聲段子明顯縮短,長的不過十多分鐘,短的則只有幾分鐘。
  • 雖然,女子說相聲早在民國初期就有了,當時在江湖上賣藝的曲藝藝人,一般都是全家上陣,藝人家的女孩子都會說幾段相聲幫襯、舖場,但這都是臨時性的。

    正規的女相聲藝人直到三十年代後期開始才出現。早期的有來小如、于小福、耿四福、張玉鳳、吉文貞﹙藝名︰荷花女﹚等。到了四十年代更趨向於專業,有于佑福、劉玉鳳、回婉華、張松青﹙藝名︰小明星﹚等。再晚一點有吳蘋﹙藝名︰小蘋果﹚、魏文華等,其中不乏藝業精湛的藝人。

  • 作為一個專門名詞,「兒童相聲」出現較晚,而作為一種藝術現象,卻早已存在。最早相聲藝人「撂地」作藝,常常是一家大小齊上陣;年紀幼小的兒童站在椅子上和父、兄一起表演,俗稱「娃娃腿兒」。由於形象活撥可愛,形式又很新奇,因此,「娃娃腿兒」在觀眾中特別有人緣。
  • 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除1938年張杰堯曾經赴日本演出之外,作為北京土產的相聲藝術,可以說是從來沒有出國交流的體驗,連中國引以自豪的相聲作品,也只有《買猴兒》、《連升三級》等被翻譯為英、法文在國外發表過。

    八十年代初開始,隨著社會「改革、開放」,一些曲藝表演團體和相聲名家多次出國訪問講學,透過這些文化交流,擴大了相聲藝術在國際上的影響。最早在1980年侯寶林等人應邀赴日,與日本學者進行交流,開此風氣之先。

  • 相聲創作的過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是在1949年以後,往昔代代授徒的口傳心受,逐漸被「生活—曲本—舞台」這樣的過程所取代。曲本確立成為整個相聲創作過程的中心,而編寫出文字曲本,即被稱為「相聲創作」。
  • 著名的曲藝理論家馮不異曾說過相聲的歷史是「可溯之源長,可証之史短」。之後相聲史的研究,也說明馮不異半世紀前的判斷符合實際,完全正確。對於相聲的歷史溯源研究目前只處於初級階段,仍有很大的考據空間。

    相聲的現狀分析所涉及的範圍很廣,包括作品、作家、演員、風格、流派、技巧、手法、經驗、問題等,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碩果累累,但目前的研究成績仍未盡如人意。每回階段性的趨勢、走向,或對此一時期的回顧、展望,大都是結合了某次大型會演或相聲節一類的活動,來集中進行的,平時並沒有有序的組織或團體專門的這樣做。

    關於相聲的主要藝術手段「包袱」,許多相聲專著和學術論文都涉及到,對於構成「包袱」的種種手法的研究,目前意見基本一致,但也有待於進一步的好好研究、深入。

評論